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有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实际上就包含了一种“乐学”的思想,做一件事情,兴趣是我们最大的动力,我们在做事过程中收获快乐与成就感时,会激发我们把事情做好的欲望。同样在学习中也是如此,如果学习枯燥无趣,就如同味同嚼蜡一般,何谈学习的乐趣呢?小学音乐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感与节奏感,为以后的更高层次的音乐鉴赏打下良好的基础,要提高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快乐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尝试。
一、营造一种快乐学习的环境
学习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有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不可忽视学习环境的布置。学校一般都设有专门的音乐教室,音乐教室中有一些音乐器材,方便学生对于打击乐器、弹拨乐器的练习;教师应该将音乐教室布置得井井有条,把乐器合理的归置;音乐教室的墙壁可以张贴宣传画和音乐知识之类,突出音乐的主题;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音乐教室内部或者相邻教室设置表演舞台,提供一个演出的场地,让小学生可以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这样的音乐学习环境能够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致,激发自我表演的欲望;比起只有课桌和桌椅、黑板的教室来说,这样的环境相对轻松,学生进入其中,感受到的是轻松和快乐,对于各种乐器充满了新奇感和求知欲望。
二、建立一种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加强互动
快乐教学需要学生和老师的亲密配合,共同促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老师教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知识是共同的,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和任务都是一致的,因此,师生相互配合、亲密合作,可以打造一个快乐而又积极的课堂。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严肃的,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较远,而快乐教学法倡导一种快乐教学的氛围,强调师生关系上的轻松和友好。
有位教育家说过“爱学生是一个老师最重要的品质”,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为人处世能力还比较欠缺,因此在师生关系的建立上,教师是关键。教师应该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关心爱护学生,理应了解学生对于小学音乐的需求,了解学生最渴望的音乐课教学方式等;在了解这一过程中,教师就明白了学生快乐学习的方式,并且进行思考,在以后的音乐教学中融入“快乐”的元素,调动小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尊敬老师,老师也理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对于学生的不足之处,不能一味的批评,更不能用言语去嘲讽学生,否则会造成学生的反感,对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造成阻碍。老师应该积极引导和谐的师生关系,老师之于学生,不仅是良师,还应该是益友;这样一来,学生在上课时,不会有恐惧心理,而是以一种轻松自然的心态快乐的学习,快乐教学法也渐渐深入开来。
三、课堂上倡导一种生动活泼的气氛
小学音乐教学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因此,快乐教学要想取得很好的效果,必须将课堂教学作为重点。严肃而枯燥的课堂气氛往往使学生昏昏沉沉,学习热情不高涨,学习效率不高;而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就能够激发学生的活力,渲染一种精力充沛的学习情绪,思维比较活跃,积极性也较高。小学音乐教学中快乐教学法的渗透,将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使每个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我能力,在快乐中收获。
教师在上课时,应该亲切而又感情饱满,精力充沛。一位时时将微笑挂在嘴边的老师,会具有很强的亲和力,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在音乐课中,教师通过轻重缓急不同的语气,启发性的眼神以及合适的手势将学习内容讲解得惟妙惟肖,学生能够从老师的授课中感受到老师的热忱,从而感染自己,调动所有的精力配合老师,共同打造一个生动而又活泼的课堂。
四、合理掌控教学节奏
节奏一词本来就属于音乐的范畴,在音乐课堂上,掌控教学的节奏也很重要。松弛有度的节奏使学生能够提高知识的接受能力,并且不会造成“厌学”的倾向。教师应该按照教学内容来调节教学的节奏,内容的重点和多寡的取舍都是决定节奏的重要方面,一堂课若以同样的节奏贯穿,学生必会厌倦和疲惫,快乐教学与快乐学习就荡然无存了。
五、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
现在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多媒体设备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方便并丰富了教学的进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快乐教学,比如,在学习歌曲《金孔雀轻轻跳》时,许多学生没有见过孔雀更没有去见识过傣族风光,可能不是很了解歌曲表达的情境,这时可以借助网络,搜集一些关于傣族孔雀的视频,让学生增长见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孔雀舞是傣族的代表舞蹈,也可以搜集孔雀舞的舞蹈视频,让学生拓宽知识面,了解傣族音乐;在学习歌曲时,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录音功能,将学生的歌唱录下来,然后播放给大家听,教师进行评价,这样做的目的是激发大家的表现欲望,提高歌唱的水平,当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时,一定会乐在音乐课中。这些借助多媒体手段进行的教学行为,使学生怀着轻松享受音乐的心情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来,收获到快乐和表现自己的成就感,维持了对于音乐课的兴趣。
总结:
快乐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正是培养音乐兴趣的好时期,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倡导快乐教学法,能够达到“寓教于乐”的作用。让小学音乐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小学生轻松快乐地感受音乐的无限魅力,是小学音乐教学的一大进步。快乐教学法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感受到快乐,是教学观念上的有益突破,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积极运用,使学生爱上学习。小学音乐教学的目的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感,陶冶情操,是一种精神上的快乐,如果音乐课成为枯燥的负担,是不符合音乐课设置的初衷的。
[参考文献]
[1]文蕾,陈文丽.如何利用小学儿童的心理特点进行音乐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02).
[2]李敏.“游戏精神”观照下的课程知识观[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9(03).
[3]丁海东.论儿童精神的自我中心主义[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2).
[4]米采葑.小学生独立识谱能力的培养[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