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学科,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乐学爱学,是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探讨研究的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学习情境,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利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策略
引言
课堂是教学活动展开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效率是衡量课堂教学实效的重要指标,对学生学习基本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的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因此教师和家长都十分重视。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而小学数学学习的内容偏向理论化和抽象化,因此在学习时感觉难于理解,造成许多学生不喜欢学习数学,影响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妨碍了培养正确培养数学学习的思维。因此使得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还有待提高,教学效果也不明显。目前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方法虽然多种多样,但是大部分仍然是常规的几种方法。有许多小学的数学教师没有考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题海战术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训练,使得学生只为了完成任务而学习,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有的教师仅仅是为了传授学生知识而忽略了教学的效果,使得数学课堂枯燥乏味,因此学生也没有树立正确的数学思维,造成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都较低。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而数学课程本身理论性逻辑性比较强,因此小学的数学教师要想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就必须正确引导学生,因材施教,还要注重学生理解能力,根据学生理解能力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1.创设宽松的教学情境
小学的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想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首先要提高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热情。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师在教给学生学到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要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学生只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学习才能够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提高。因此小学的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给学生创设宽松的教学情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情境,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例如在进行统计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水果雨的场景,让不同的水果以下雨的形式呈现在屏幕上,让学生进行观察后提问出现了哪几种水果各多少个?你能记住吗?有什么样的方法帮助记清楚?通过这样的形式引入统计的内容,使教学内容变得形象直观,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高了数学学习的效果。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热情
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很多,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思维。例如在进行《相遇问题》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玻璃球、小汽车等物品,在上课时让学生玩做一做的游戏时,让学生用玻璃球模拟甲乙二人相遇的过程,让学生通过实践理解相遇问题,使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调动了学生的热情,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有的学生一会把直线相遇问题变换成支付会上的长跑比赛,模拟经过几圈再相遇的问题,通过模拟让学生在和谐温馨的课堂中进行学习,活跃了课堂气氛的同时树立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了数学课堂的效率。
3.利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抽象性都比较强的学科,小学生年龄小不容易理解,因此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利用多媒体辅助小学的数学课堂教学是许多数学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能给学生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使学生快速融入到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进行《圆锥的侧面积》的教学时,利用多媒体可以把圆锥的侧面展开,让学生清晰的认识到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在数学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在课堂练习中实现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
4.联系生活实际
数学来源于实践而又服务于实践,因此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可以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进行实际活动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小学的数学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联想和类比,对所学知识进行加深理解。数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都比较强,但是小学生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小学的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考虑学生的思维特点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把一些形象直观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起他们学习兴趣的例子引入教学中,进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在进行圆的认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车轮做的是圆形的而不是三角形或者正方形、椭圆形导入新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引起学生的思考,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寻找答案。教师可以让学生做出各种形状的车轮进行比较,然后通过自学得出理论依据,了解圆的基本特征。教师在教学时还可以让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是圆形的,并让学生自己解释做成圆形的原因,这样学生就可以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感觉到数学就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体会到了数学的作用和意义。
结束语
小学数学教师要想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为他们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还要充分认识理解学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科学合理的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楼铁飞.探究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34):177.
[2] 林朝宏.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未来英才,2015,(8):121-121.
[3] 王海波.浅议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中外交流,2017,(9):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