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前小学教学中,往往关注学生技巧的传递以及艺术方面的引导,但是在一定的情况下却忽视了学生的审美教育,这样的情况严重的影响了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环境中做好审美教学成为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关键。文章以小学核心素养教学中渗透审美教学的重要性分析,简要谈一谈小学生核心素养美术教学中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核心素养;美术教学;审美教学
引言
随着教育教学活动的发展,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把控好教学质量关,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基础。在全新的教学规划中,教育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小学教学的过程中,也明确指出了未来需要怎样的人才。"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小学生也是如此。在小学生单纯的世界中,他们在面对美好的事物的时候,几乎是全身心的接纳的[1]。为了帮助学生面对美好的事物,并借助艺术的形式呈现出来,就需要认识到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借助小学生核心素养的环境,做好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学。
一、小学生核心素养美术教学中渗透审美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全新的教育教学纲要的提出并推进,对小学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的传承民族文化,帮助学生认识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促进学生的全身心发展,将学生培养成符合时代发展的人。作为小学教师,笔者深知自身肩负责任的重大,在教学中需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结合社会发展以及国家的需求全方位的培养学生,关注知识积累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
多年的美术教学经验可以得出,许多人的审美素养并非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在不断的探索中慢慢的总结出来[2]。综合历史发展可以发现,审美素养可以推动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引导人们走出无知与贫困,并创造更多的奇迹。从原始时期打造石斧、到三星堆青铜器的建设,再如金字塔、埃菲尔铁塔的建成等等,这些事实不难证明审美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在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学属于一种对美好事物判断的能力。也可以说,审美是学生感知美、理解美的一种能力[3]。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关注学生的心理以及个性特点做好审美教学。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构建一个比较高的美术素养以及一个健全的审美心理。而这也恰巧是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关键,也是学生美术基础素养形成的基础。结合美术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为学生道德与人格提升夯实基础。因此,在核心素养美术教学中渗透审美教学对学生的发展非常的重要。
二、如何唤醒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1.唤醒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前提
核心素养并非是先天性存在的。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情况下,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的培养或者引导,但是具备核心素养的学生却在少数。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之下才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推动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要通过美术教学引导,唤醒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夯实基础。
如,在教学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表现比较个性化的学生,他们缺少的是自我实现以及超越自我。在榜样作用下,学生并没有走进自己的内心,关注自己的想法,并且很少有学生想要自己成为人群中的领导者。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分析,结合学生的需求以及学生的个性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有针对性的唤醒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今后教育教学的发展奠定基础。
2.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是发现美和感受美的关键
核心素养是教育界一直关注的重点性问题,但是在过去教学的过程这个,受到错误的认识以及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一直认为"小学美术课=小学画图课"。在这种理念中,基本上传递给学生的都是美术的技法,但是,在这种环境中,学生的技法再熟悉,也很难保证学生已经懂得什么是美。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中,就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本末倒置的感觉。为转变这一教学现状,教师需要认识到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帮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
只有在小学美术教学阶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有助于转变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并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借助学生有较强好奇心的特性,通过好奇心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在小学教学阶段,避免出现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向学生灌输知识,并选择一些能够吸引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材料,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选择一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画。首次上课的时候,我曾经选择张择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图》。学生发现这幅图画的时候,都被图呈现出的画面感吸引,并好奇其中的人。最后学生也没有数清楚里面有多少人,而我仅仅给学生讲解了一下这幅画的尺寸。借助这种教学方式,学生都被这幅画中的情况和内容折服,借此可以培养学习的兴趣,发现画面中蕴含的美。
3.培养小学生的想像力对学生创造美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创造美需要在教育的过程中,在满足人们物质满足的同时,为人们创造更多的精神产品。在这个社会中,科技与创新成为主流。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在这个社会中,无处无时无刻不蕴含着美,美来自于生活,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激发学生的想像力,以帮助学生创造美[4]。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先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通过观察自己的生活以及他人的生活,让学生了解美的所在,并帮助学生创造美。
以中国画部分的教学为例,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借助学生爱玩的天性,通过玩墨、玩笔的方式,让学生绘制"美丽的梦"为主题的画作。由于梦是虚无缥缈的,因此许多的学生在绘制的过程中也会随心所欲,结合自己平时的观察,分析探索其中蕴含的深刻的道理。在学生平时细心观察的过程中,美已经印入学生的心中,在绘制的时候,学生只要结合自己的想法创造,就会呈现出异样的美,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升。有一名学生在画的是鱼,但是其中鱼头与鱼尾是颠倒的。询问学生后才发现,是由于他家的一幅画中,很多的马都是这样画出来的。这就是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之后创造的结果。
4.鼓励学生大胆的创新是学生发现美与鉴赏美的基础
在平时,很多人认为美就像阳春白雪高贵,这种看法仅仅是人们对美的表像认识。其实美并非如此,美是一种下里巴人的形式存在的。不同的情境中,人们对美的理解不同。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生活的实际情况分析,摒除传统思想对学生的影响,鼓励学生尝试各种美感,推动学生学习的发展。作为小学教育的教师,要鼓励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的花花草草、山山水水、川流不息的人群等等,帮助学生寻找到、发现美、并创造美。通过借助画笔,让学生记录下自己的眼中的美。在学习的初期,学生很可能会画出的作品不是很理想的情况。这时,教师要以鼓励为主,引导为辅助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发现美。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白美中不足,提升学生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发现美并鉴赏美,我借助PPT以及视频,将学生带进大自然当中。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远着无穷无尽的魅力,学生在这个阶段也能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在身临其境一般的感觉中,让学生发现美中蕴含的深刻的含义,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美术是一门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科学。在教学中想要在核心素养教学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就需要贴近生活引导学生,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的所在,并借助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找出学习中蕴含的深刻的意义。通过不断地探索和深入的研究,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的状态,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的学习和探索,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夯实基础,帮助学生形成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5] 。
参考文献
[1]胡定珺.探讨小学生核心素养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学[J].魅力中国,2016 (47).
[2]张静.以美感人,以美育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生审美能力培养[J].教师, 2016 (23) :25-26.
[3]张莉.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5(09).
[4]王曦.用艺术家的眼光看世界——谈小学生美术审美能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5(10).
[5]古名悦.浅谈审美素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探究[J].《东西南北:教育》 , 2017 (1)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