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关于初中语文课堂朗读指导及评价策略

关于初中语文课堂朗读指导及评价策略

作 者:文回回 (阿克陶县雪松中学,新疆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845550)

摘   要:初中的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知识同时还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激发他们这习中华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获取知识的基本技能。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手段,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一些优秀的诗文和文质兼美的文章都需要朗读。朗读也是学生必备的语文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学生朗读的课堂氛围,通过教师进行经典朗读示范以及指导学生朗读的方法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朗读;指导;评价策略

引言
初中生正处于掌握知识和学习技能的关键时期,在初中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朗读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情感。在初中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是学生理解课程语言材料与技巧的过程也是学生掌握书面语言能力的途径。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采用朗读的教学方法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
一、初中语文课堂朗读指导和评价的现状
目前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是一种传统的而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初中的语文教师都能够认识到朗读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他们的课堂修养以及解读文本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初中的学生正处于情感丰富的时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使用朗读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文章叙述的节奏和音乐美,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学生通过朗读他人的作品可以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但是朗读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在语文课堂中朗读可以让读者准确的理解和传达作品的思想感情,因此需要朗读者对文章进行设计和处理,有利于开发他们的智力,传递情感。但是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让学生进行课堂朗读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熟悉文本,教师通过分析和学生的对话来探讨文章的内容,因此减弱了学生读书的兴趣。教师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也只是对学生的读音是否准确进行指导,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自身的范读进行言传身教的指导很少。教师对学生缺乏对朗读技法的指导,如如何把握感情、语气、语调、语速以及节奏。在教师进行课堂朗读的教学时,有的虽然也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或者让学生相互评价,但是这种评价往往停留在浅层的评价上,没有进行深入的语文评价,而且评价的语言也只是用读得好,读得很棒等一些低效的评价。这样的评价对学生来说缺乏诚意和尊重,挫伤了学生朗读的积极性。
二、初中语文课堂朗读指导的策略
1.停顿及节奏把握的指导
初中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能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因此初中的语文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学会朗读,要教会学生在课文朗读时学会停顿。停顿是以课文中的标点符号作为依据的。朗读时还要语感也是朗读者停顿的重要依据,朗读者可以根据语感进行自然的停顿,防止出现读错词、短语和句子的情况。初中的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时可以先进行示范帮助学生掌握停顿,使学生做到在朗读时自然而恰当地进行停顿。自然的停顿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如在朗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时,教学生可以根据作者的壮志雄心来进行朗读。学生在朗读文章时也会因为文章的类型而出现不同的朗读节奏。教师在指导学生把握语调时要根据文章类型的不同把握不同的朗读节奏。如在朗读朱自清的《春》就要采用多扬少抑,语速比较快,来表达积极充满希望的思想感情。而朗读《纪念白求恩》时则采用偏暗偏沉,语调沉缓的语气。在朗读《济南的冬天》时则采用舒缓型的,《出师表》则采用凝重型,《黄河颂》采用高亢型来展示积极昂扬的情感。
2.语调控制及重音重读的指导
初中的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语文课堂朗读进还要让学生注意声音高低升降的变化即语调的变化。不同的语调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疑问句和反问句大多数采用的是升调,而感叹句和祈使句采用的是降调,陈述句采用平调,而曲调一般用在表示特殊感情的时候。不同的作品,对于语调的把握要求也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调指导时,要教会学生准确定位语调。教师要侧重关注学生是否采用不同的语调来表达不同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师在进行朗读教学时还要指导学生学会抑扬顿挫的进行朗读。重读和重音是朗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语法和自己对文章的文义以及情感的把握,选择示同的重音对文章进行朗读。如在讲授《伟大的悲剧》时,在课文最后一处摘引斯科特的日记处,对"悲伤地""坚决地""我的遗孀"几个词作重音处理,读出那种沉重的语气。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时要引导学生走进课本,使他们真正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能够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语言的魅力。
三、初中语文课堂朗读评价的策略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变化的重要时期也处于人生学习的关键阶段。因此初中的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朗读评价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尊重学生的自尊,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评价能够认识到自己在朗读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正。初中的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朗读的教学时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进行教学,如可以全班一起朗读也可以分男生女生的角色进行朗读。也可以让小组朗读或者让学生单独朗读。在学生进行朗读时教师还可以采用配乐或者演话剧的形式进行展示。教师可以根据朗读方式的不同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初中的语文朗读教学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师在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时要考虑学生的性格、声音以及普通话的程度等多方面存在的问题,在评价时要采用鼓励的方式。采用赏识性的评价方法,关注学生的提升空间。通过鼓励树立学生朗读的信心,使他们喜欢朗读。
结束语
初中的语文课堂朗读指导和评价是语文教师带领学生突破文本的必经之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朗读的指导和评价时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从多角度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评价。朗读是学生体会作者感情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因此在初中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采取朗读的方式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教师在进行课堂朗读教学时要学会正确的指导和评价学生的朗读,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素养,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陶静.如何让初中语文课"响"起来[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3,(21):19.
[2] 姜鑫.试谈初中语文课中的朗读教学[J].散文百家(下),2016,(8):113-114.
[3] 郭军.初中语文课前预习与课堂阅读结合方法新探--接读法[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5):183-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