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所谓的情境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达到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作用的教学方法。而小学体育情境教学则是教师通过语言的描述、实物的演示等手段来创设教学场景,诱发学生学习体育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体育情境教学中几种典型的创设方式以及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小学体育;情境教学;教学效果
一、概述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体育教学要遵守儿童认知和情感变化的规律。在进行生动活泼和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中,要创设情境,以迎合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学习需要,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所以,在体育课中采取情境教学已不仅是响应政策的号召,更是小学生认知和情感的需要,使小学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进行身体活动,寓教于乐,寓教于动,使"情""体""德"教学活动有机地统一起来,必然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小学体育情境教学中几种典型的创设方式
1.以"语言、图像"创设情境
教师通过抑扬顿挫、妙趣横生的教学语言,描述活动情节、过程,以及角色对话等,使学生跃跃欲试,情趣高涨,未参加活动却已身临其境。如:在课堂上练习前滚翻时,教师就可以先给学生们讲动物园小猴子滚翻玩耍时的情景,并让他们自己事先尝试练习,然后再让他们自己描述前滚翻的动作过程,教师再总结并引出口诀"蹲撑向前两脚蹬,屈臂低头再翻臀;屈膝抱腿团身紧,圆滑滚动成蹲撑。"让他们边唱口诀边练习。这时,再用图像来再现情境,这样可以使运动动作更加直观形象,也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和掌握知识的规律,促使具体感知与抽象思维相结合,易于理解、乐于接受,增进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除此之外,教师可利用动作简图、动作照片、动作路线或队形变化图,将语言描述的情境再现出来,通过对正确而生动的静止图示的观察,给学生以直观的感觉,可弥补讲解、示范的不足,使之建立对动作的完整形象,有助于认识动作的关键技术。
2.以"问题"创设情境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教师应恰当的设"障"布"疑",让学生在困难中运用已知知识技能,能学会从多种角度思考,并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能力功克难关,获取新知。如:在水平二的学生在练习跳跳球时,教师可以给每个小组一个跳跳球,然后让各组同学讨论,交流如何才能跳起来、连续跳的次数更多等。在教师的主导下,同学们各抒已已见,不断尝试、总结。就这样,在这一问一答的轻松环境下,人人都能跳起来,教学质量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比如:在练习立定跳远时,体育教师可以先问大家"青蛙是怎么走路的啊?"同学们说一跳一跳的走,接着就说"你们能模仿它们的跳吗?"于是大家一起讨论交流……"实践证明,如此的情境教学,不但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练习,还能激发学生的好胜、好学之心,激发创造力。
3.以"游戏、音乐"创设情景
体育游戏是体育的魅力所在,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再加上音乐的渲染,给课堂注入活力,让学生兴致高涨,通过意境情绪的驱使进行积极主动的练习。例如:在进行准备活动时,教师将学生喜欢做的《老鹰抓小鸡》游戏带入课堂,并配备略带惊险的音乐,老鹰(班长或老师)戴着面具,小鸡们(学生)戴着头饰在规定的范围游戏,老鹰去抓他们——学生蹦着、跳着、笑着努力摆脱着老鹰的抓捕,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
4.以"童话故事"创设情境
体育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能够触及到学生的思想和灵魂,更能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审美观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童话故事是每个孩子的童年伴侣,他们爱听、爱看、爱讲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所以,作为体育教师就应该抓住小学生这一特点,在体育教学当中引入他们喜欢的童话故事,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提高注意力,让孩子们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锻炼身体,学习动作,体验学习的快乐。
三、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情境教学在准备活动中的应用
体育教师在教学的准备活动中可设置相应的情境来让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而成功让身体由相对安静的状态转为运动状态,从而达到活动准备的目的。一般来说,在情境设置中,教师要重视学生思维与行动的统一性,让学生充分利用想像力来模仿相关的动作,达到智慧与机能的有机统一,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为之后的体育学习奠定基础。
2.情境教学在基本教学中的应用
体育的基本部分的教学,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对此,体育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采用情境教学:
(1)利用情境教学来处理教材
情境教学可以使学生真切体验及深入掌握教材。如,教刚入学的学生进行集合,若只是进行常规的讲授相关要领,学生难免会觉得乏味。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来创设"看谁排队最快最整齐"的情境游戏。学生们都非常认真地进行比赛,进而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
(2)利用情境教学加强体能训练
利用情境教学可以充分训练学生身体的协调性及各种基本活动能力。如:小学生初步掌握了掷投等动作后,要对这些技术要领进一步巩固,教师就可创设消灭苍蝇比赛的情境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们会运用到跑、投及躲闪等动作,活动量较大。但在情境活动下,他们尚能保持积极参与的状态,从而有效锻炼了他们的多种活动的能力,进而使学生的身体得到了锻炼。
(3)创设情境,辅助教学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所以就给教师组织室外活动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队形排列及场地布置等方面往往会浪费很多时间,从而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为了使学生尽快站好队形或快速完成场地布置,教师可创设"火车头带队"的情境活动来进行辅助教学。
参考文献
[1]张明《小学体育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运用》[J],《新课程学习》2015年03期.
[2]赵猛《创设体育教学中的情境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14年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