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幼儿美工区活动材料投放的策略

浅谈幼儿美工区活动材料投放的策略

作 者:殷 慧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机关第一幼儿园 251100)

摘   要:美工区活动是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情感的形式,通过在美工区中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环境和材料,能给孩子们充分表达表现的机会,使幼儿获得巨大的乐趣和满足。我们要合理投放材料、创设背景,使得材料本身的教育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关键词:幼儿;美工区;活动材料;投放

在创设美工区环境和材料的时候,教师往往会因为不能好好把握孩子的年龄特点、个体差异性,使得材料在层次性、游戏性、功能性方面发挥出应有的教育价值。我们到底如何去投放材料、创设背景,使得材料本身的教育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呢?美工区活动是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情感的形式,通过在美工区中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环境和材料,能给孩子们充分表达表现的机会,使幼儿获得巨大的乐趣和满足。
在投放材料的时候,首先我们应该先了解本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和兴趣以及会出现的问题。例如在小班的教学目标中有提高幼儿手部小肌肉发展的目标,针对这一目标,我们要去思考哪些材料和活动内容更能有效的促进幼儿手部小肌肉的发展,对于小班来说,一些直观的、便于操作的材料更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幼儿的绘画能力也各不相同,有的孩子手部小肌肉发展的比较好,能够较好的使用油画棒涂色划线等,但是各别年龄较小的孩子的握笔姿势还没有很好的掌握,手部小肌肉还需要多加练习,比较乏味的涂色活动不能吸引他们的兴趣,那么我们就从孩子的兴趣点着手,提供适宜的材料激发他们的兴趣。等到孩子们的兴趣不断提高之后,再逐一增加难度,激发他们使用各种材料进行美术活动。在集体教学中,往往会受到时间、组织形式的限制,部分美术类的活动往往不能得到充分的开展。个别化学习活动的开展,则很好的为孩子提供表达表现的机会,推进了主题活动的开展。
在美工区提供材料的时候,要仔细分析本次主题中的教育目标与美工区活动内容之间的关系,选择适合本主题活动的内容和材料。在"发现春天"主题背景下,我们在美工区中提供了多种材料,鼓励孩子们用多种颜色、材料、工具,运用涂、画、捏、撕、团、折、贴、拓印等方法表现春天。比如:春天的树——孩子们用皱纹纸剪出树叶的形状然后在粘贴在树干上做成一幅漂亮的粘贴画,拓印树叶——用颜料拓印可爱的树叶等等。
我们在创设美工区环境和活动内容时,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兴趣点,常常替幼儿完成本该孩子自己鼓励完成的活动,抑制了孩子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如果教师在创设环境和活动内容时能够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点出发,真正做到以孩子为中心,少教多学,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来选择开展个别化学习活动,孩子们的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比如在涂色活动中,老师往往希望孩子们用适合的颜色去涂,于是在提供材料的时候去掉那些不属于画面用到的颜色,以防止孩子轮涂乱画。但是在一次教学活动中看到孩子们的活动改变了我的想法,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美工区里提供了一整盒的油画棒和水彩笔,一位小朋友拿了一张没有涂色的苹果图片,他先拿红色的油画棒涂抹着空白的苹果,但没过多久他又拿起了黄色的油画棒开始涂色了,不一会一只鲜亮的苹果就画出来了。我说:"你涂的苹果真漂亮啊!"这位小朋友自豪的说:"我家的苹果就是这样的,红红的,黄黄的,所以我涂色的时候用到红色和黄色,一起涂,这样更好看。"我们的对话,一下吸引了在一旁画画的孩子们,他们也仔细的看着这位小朋友涂好的苹果,收到了很大的启发。
在这次美术活动中,我提供了很多空白的苹果图片,原本以为他们会用大红色来涂色,但是通过这位小朋友的作品,孩子们对涂色本身产生了兴趣。于是,我抓住时机,引导孩子先仔细观察一下苹果的颜色,大胆的选用各种颜色进行涂色,然后我根据孩子们的兴趣,提供了多种水果实物以及图片,便于孩子们先观察在玄色和涂色。本次活动的材料、活动内容来源于孩子们的兴趣点,因此,他们在活动中一直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
美工区应该根据个体差异,提供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有的孩子年龄偏小,能力偏弱,因此,在土方材料时,我们应该充分考虑这一点。要用便于操作的材料激发他们操作的兴趣,激起他们操作的愿望。根据幼儿年龄的特点、尊重个体差异,活动区的材料投放只有具有层次性、多样化,才能使幼儿通过材料的探索,自主、自如、自由的表达、表现自我。
参考文献
[1]儿童美术与创造性思维发展[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