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语文课堂就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学习方式和载体,但是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普遍存在无效或低效教学的现象,所以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了当前小学语文教育者需要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效率
前言
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也有很多,如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因素、教材的因素,以及课堂环境的因素等,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1、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意义
提高教学效率的意义首先体现在学生的有效学习上, 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学习内容并在情商、智商的发展上得到促进,是提高教学效率追求的目标。目前学校教学中存在着一个较为提出的问题及时教学的高耗低效,靠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获取教学质量的提升。如此便出现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苦, 校长管的苦的现象。而学生的全面发展、多元发展和纵深发展却没有理想状态。提高教学效率的意义在于改变这种现状,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在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技能专业化水平的同时, 促进素质教育顺利实现。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2、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效率措施
2.1有效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
" 好习惯终身受益。" 学习更是如此。多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证明,有效地预习可以使学生提前解决一部分简单的问题,不明白的问题在课堂上经过合作学习、教师点拨,就会迎刃而解,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笔者注重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指导学生的课前预习,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的原则上,由易到难,由扶到放。先从解决生词入手,再逐步要求学生画出重点句段,找出不明白的地方,多问几个为什么。所谓" 不动笔墨不读书" 。学生在预习中,让学生把学到的新词,找到的好句,自己的体会记在本上。有助于将自己的注意力指向学习内容,养成边读边思边记的习惯。对预习效果进行及时有效地检查、评价。每课的预习由学习小组长评价,在组内交流。每单元的成果由老师评价,选出预习小明星,班内展评。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分享成果、表现自我、展示个性、体验自己和他人成功的喜悦的舞台,让学生的辛勤劳动得以展现。
2.2精心选择教学方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要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具体来说,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选择教学方法,争取能从一开始上课到课堂结束都能把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充分调动起来,比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比一比谁记得快或谁记得牢等手段适当引导学生参与竞争,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采取比如分组讨论、分角色表演及做游戏等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再就是在语文课上教师要善于引进新知识来扩大学生的视野和拓宽学生的思路,还要注意课堂提问的难易程度把握,使学生都能在自身基础上有所进步,都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及热情,才能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2.3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首先是课题入手,开端引趣。上课一开始以趣导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导入,开始设疑,把课堂教学当作是一项探索活动,激发学生阅读、探究的欲望,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其次是巧妙切入,唤醒情趣。把握课文特点,围绕文本的内容与情感巧妙切入,教师须紧密联系课文的特点,尽量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围绕文本的内容与情感,做到富有针对性、灵活性和机动的引导,唤醒情趣,以便使学生的阅读学习既能有所侧重,又能把握文章特色,以此有效率地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2.4发挥创新作用,提高课堂思维效率
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态度入手,注意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发散思维。如《将相和》一文的教学中,学生在理解"完璧归赵" 一节时,教师运用"悬念激趣法"启发:蔺相如真的会将和氏璧撞在柱子上吗? 是吓唬秦王,还是真撞,为什么? 这样紧扣学生认识的发展与教材知识点设置悬念,以激活学生思维。此时教师再相机诱导,让学生从文中寻找答案,统一认识,蔺相如不是一定要撞,也不是仅做样子,而是要见机行事,若秦王惜玉,则不撞;若硬夺,则人璧俱毁。从而表现出蔺相如临危不惧、机智勇敢的精神品质。这样,顺应了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促进了多向互动的增值,最大限度地开发了学生潜能,提高了理解课文内容的效率。
2.5巧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效率
多媒体在语文课上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渲染课堂气氛。所以,在教学小学语文课时,教师也可以适当地运用多媒体,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比如运用录音带,让学生跟着朗读。在小学中高年级的课本中就有不少适合学生朗读的课文:如《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篇课文,光靠教师朗读很难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中,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录音,再配上恰当的音乐,让学生先静静地听,然后跟着朗读。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会很容易把握住文章的感情,教学也就更容易顺利展开。让学生在课堂上欣赏相关图片也容易把学生带入到课堂的情境中去。如《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这篇课文,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火星和地球的图片,让学生认真观察,找出火星与地球的相似点,并自由回答。用这样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结束语
总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时代的要求,是语文课堂教学自身发展的要求。要想使语文课堂教学真正有效,我们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就要不断探索、研究,抓住备课环节,优化课堂教学,寻求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共同努力,开创语文教学的美好明天。
参考文献
[1] 王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策略[J]. 科学中国人. 2016(21)
[2] 李晓丽.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之我见[J]. 新课程(小学). 2016(06)
[3] 李红茹,马占军.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方法思考[J]. 课程教育研究. 2016(15)
[4] 李占尧. 对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分析[J]. 新课程(小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