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技巧

浅谈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技巧

作 者:何增丽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文峰学校 315700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可许多学生怕写作文,觉得无从写起,虽然有时感觉心里有许多话要说,有许多事要写,可又不知怎样去表达,就算绞尽脑汁写出了一篇,可往往会被老师否定,这样一来很容易使学生对写作文产生厌倦甚至失去信心,使得老师也没有办法。
  就以上问题,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来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凡富有成效的学习,学生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浓厚的兴趣,看见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动力。当学生对写作文产生了兴趣,他们自然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写作。
  对于刚刚学习写作的学生来说,当他们把自己绞尽脑汁或把自己模仿写出来的作文交到老师面前时,他们怀有多少憧憬!此时,老师一定要给他们足够的赏识,诸如:“你观察事物真仔细、真细心”、“你的想像很丰富”、“继续努力,相信你下次写得会更好”、“看,这几个词语用得非常恰当”等等。这样会大大激发学生写作的主动性与创作激情,有了这个热情,写好作文就并非难事了,我们一般从下面几点来考虑:(1)作文教学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或让学生走进生活,去感受生活,让学生充分参与在活动和生活之中,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这样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想写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2)不要轻易规定作文命题,束缚儿童的个性。儿童是最富有个性的个体,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喜好,又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就决定了学生会选择不同题材、不同的表达方式去反映自己眼中的世界,也就会形成儿童写作能创造出他们眼中的缤纷的世界,在抒写表达中体验作文的快乐。(3)紧密结合学生现实生活,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叶圣陶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燥,溪水自然活泼地留个不停。”学生写作的内容一定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针对学生的经验和兴趣,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二、督促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常言道:“天才在于积累,天才在于勤奋。”写作文也是如此。我们所学的语文,是祖国语言文字的典范,老师在教学指导时,鼓励学生从课本中摘录好词佳句,收集大量的语言文字信息,领悟运用运用文字表情达意的方法。除此之外,还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收集多方面的写作信息。要在长期的课内外阅读中积累优美词句;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在阅读中进行有效的语言积累,丰富自己的大脑仓库,这样才能在写作时文如泉涌,下笔如神。没有语言积累,学生的作文将是“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内心有情而不能抒发。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多读书,读好书,不断获取间接经验,积累语言。同时,鼓励学生养成到学校图书室阅读图书、自订报刊、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良好习惯,并要求学生把看到、听到的好词佳句或精彩片段摘录记载下来。这样只要学生持之以恒地不断积累,就会给自己的写作储备一座用之不竭的资料库。
  三、抓好学生的基本功训练
  1、审题。作文审题是关键,题目能集中反映写作要求、范围、重点和难点。如《一件难忘的事》,难忘,就是印象深、影响大的事。抓住了题目,就抓住了文章的中心。
  2、理清作文思路。上好口语交际课,加强口语表达训练,理清表达思路。通过看、演、采访等口语活动,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加严谨合理。
  3、创设练笔机会。教师在讲读课文的过程中,要因文而异,可以通过让学生仿写、读写、补写等方式大量练笔,抓好每个单元的习作。在练笔过程中,发挥学生的写作兴趣,要求写出自己的作文。
        4、坚持写日记是打好基础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
    四、重视修改再修改
  修改作文是作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可引导学生在写作文前列出提纲,认真思考后,直接写在本子上,写完后,在本子上修改。经自己修改后,再交给老师批改,这样老师既看到了学生写的怎样,又看到了学生是怎样修改的。在讲课时要表扬那些修改得好的学生,使学生对“写”和“改”同样重视。
        教师对作文的批改讲评是作文教学中尤为重要的一环,教师既要肯定他们在作文中的优点和成功的地方,指出他们在作文中的不足与失误,让学生养成勤于修改的好习惯。针对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优点、闪光点,一定要提出表扬,要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鼓足他们乐于作文的勇气。  
  以上就是我在作文教学上的一些理解和感悟。我相信教师只要在新教学理念的沐浴下,引导学生立足与生活实际,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再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导,给他们表达的自由和空间,宽容每个个体的个性,一定会改变不愿意写作文的局面,每个人都会乐于作文,乐于表达, 让作文成为学生表达生活的、体验生活的一部分,再也不把作文当作负担去对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