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于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小、心智发展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低且个性心理方面处于发展阶段,因此,班主任工作难度大且任务重。本文基于以上背景,从主体的多元化、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采用灵活性的评价方法、开展"逆商"教育、提高班主任个人综合素养
入手,探究出了该阶段班级管理与艺术牵手的策略,为小学班主任教育开展有效班级管理工作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班级管理;班主任;小学
班级管理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动态性的社会活动,即在教育目标的指导下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带领学生对班级内以及其他资源加以组织、控制的活动,最终目标在于实现教育目的。班主任作为完成教育目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骨干力量,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探究该学段班主任班级管理艺术具有较大的意义。
一、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特殊性分析
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活动的效率,本质在于掌握管理对象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心智等发展现状。其一,小学阶段与其他阶段学生不同在于年龄小、心智发展不成熟,一些"小问题"都会成为管理的重点,例如,一些学科上课纪律差且学生听讲人数少;一些学生好动影响周围同学学习等,因此,要求班主任在管理管理过程中付出更多的努力,更为重要的是有爱心和耐心,掌握一定的方法和艺术性;其二,小学阶段学生最大的特点在于自我控制能力低,自律性不高。为了保证教育过程的持续性,应强化与学生家长的联系,构建共同教育体;其三,小学阶段学生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方面处于发展阶段,在管理过程中注重科学理念的引导,使得小学生能够从小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二、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班级管理与艺术牵手的策略
基于小学阶段学生各方面的特点,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要注重管理与艺术的牵手,具体策略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实现班级管理主体的多元化
教育过程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要求教育主体的多元化,加之小学阶段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因此,调动多元化的教育主体是基本策略之一。实现家校合作为班级管理的方向,一方面,建立家校合作的机制,即成立家长代表或者小组,借助于现代化信息工具实现沟通和交流的机制,针对学生群体内出现的共性问题以及个别学生的特殊情况等,与家长代表共同协商形成一致性的教育引导行动,由此共同教育学生;另一方面,制定家校合作的制度。为了充分发挥该组织的作用,应制定出明确化的制度,如学生家长代表的选举、正式探究问题的时间、运作的规范和制度等,如家长定期到学校听课、各科教师定期的约见、家访等。
(二)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对于小学生而言,班主任经常采用外部管理方式往往容易滋生学生的厌烦心理,导致管理效果变差的情况出现。因此,利用学生心智发展的规律,采用儿科学有效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自主管理能力是根本所在。其一,班集体内设立榜样。小学生阶段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利用学生该特点在班集体内设立各种榜样,如学习优秀标兵、课堂上的"乖宝宝"、作业完成最佳标兵等,从各个方面激励小学生模仿优秀学生,进而规范自身行为;其二,设立多种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例如,学校开设"美术作品展","小小演唱家"、"亲子活动"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组织各项活动,学生在组织的过程中将认知到个人的一些缺点和不足,为提高自主管理能力提供基础。
(三)构建灵活的班级管理评价体系
小学阶段班主任需要根据所代学段学生的特点制定出灵活性的班级管理评价体系,即定期对学生学业、课堂行为、与同学相处情况等做出评价。其一,对于低学段的学生而言,应构建"教师-家长"之间的评价体系,定期将双方的评价结果进行探讨,为改掉学生不良的习惯以及问题等提出策略和方法;其二,对于高学段的学生而言,应构建出"教师-家长-学生"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从学生个人评价入手,结合班主任和教师的评价以及家长给予的建议等,为学生指明存在问题以及以后改进的方面。
(四)强化学生的逆商教育
现阶段,我国多数小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不仅生活条件优越,而且心智发展快,但其具备的缺点在于无法个人面对困难和挫折,若出现困难时,极容易走极端。因此,应强化"逆商"教育。所谓"逆商"是指抵抗困难和困境的能力。小学班主任应把握教育的规律,在班级管理中多引导学生从心理方面排除各种不良情绪,由此战胜困难;同时,也可以设置各种活动,与家长共同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提高战略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例如,组织参与爬山、夏令营活动等,在活动过程中设立各种小游戏以及项目等,要求家长和学生共同完成。
(五)提高班主任个人综合素养
面对小学阶段班级管理的难度和重重任务,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教师,一方面,应该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培养较高的素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多一份耐心和爱心,逐步性地引导小学生改掉不良的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科学观;另一方面,班主任应不断丰富教育和心理等方面的知识,从宏观层面掌握小学阶段学生心理活动过程和规律、该阶段学生的个性倾向性的特点等知识,同时结合班级内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得班级管理过程从科学角度制定出策略,为有效性地引导小学生形成健康习惯等奠定基础。
总之,伴随着新课改在我国教育领域内的不断推进,教育管理的理念、方法等都需要与新时代、新要求相契合,作为小学阶段的班主任而言,由于学生所处阶段的特殊性,因此,班级管理更应讲究艺术性,使得管理过程不仅效率高,而且对学生未来发展有很大的益处。
参考文献
[1]廖丽民.新时代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沟通艺术[J].中国校外教育,2016(3):50-51.
[2]徐学.小学班主任工作如何让管理牵手艺术[J].西部素质教育,2016(16):75-76.
[3]赵芬,马文.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探究[J].华夏教师,2016(2):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