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现在成了最让人羡慕的职业,有稳定的收入,更有其他职业无法企及的超长假期。但很多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却总感觉不到与之相对应的幸福感。
《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表明:
超过8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较大;近30%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有86%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也就是每10个被调查教师基本上有3个出现比较严重的工作倦怠。尤其是许多班主任,因压力大,经常生气上火,导致身心出现健康问题,更屡屡出现了英年早逝这种令人痛惜的悲剧。
寻找幸福感,学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便成了一个热门的话题。哈佛大学的泰勒-本-沙哈尔博士说:班主任的幸福感指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获得的专业满足感、成就感、快乐感和使命感。当正面情绪多于负面情绪时,我们在幸福这一"至高财富"上就盈利了。
如何在至高财富上盈利,成为一名幸福的班主任,笔者就二十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用比较法,寻找职业优势,产生幸福感
一般的班主任文章会先谈"爱",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没有错,这是许多优秀班主任成功的基石,也是幸福感的源泉。但我觉得,现代人更多的是缺乏职业优越感,也就感受不到职业幸福感,更难谈到爱。那么,我们这个职业,究竟好在哪呢?寻找答案最好的方式就是--学会比较。因为幸福感很多时候就是个比较级。有人做了这么个形象的比喻:我饿了,你有个包子,我没有,你就比我幸福;我渴了,你有杯水,我没有,你就比我幸福;我内急,厕所只有一个坑,被你占着,你就比我幸福……话糙理不糙,我们就要学会这种比较方法,幸福感的门槛就不会那么高了。
放眼望去,富贵者,终日惶惶,朝保钱财,夕忧性命,保镖贴身,应酬不断,就像马云,总怀念当穷教师时的"快乐时光"。位高者,忙于政绩,脚履薄冰,头悬利剑,一步走错,满盘皆输,老虎苍蝇,狱满为患。贫苦者,终日奔波,疲于糊口,愁于养家,稍遇到点天灾人祸,便可能一朝回到解放前。普通工薪族,不加班的,往往工资比较低,工资高的,不是三班倒就是两班倒,假期少得可怜,生物钟调了又调,挣得可谓是血汗钱。
我们教师就没有这些烦恼。工资虽说无法让我们达到富贵的程度,但足以养家,又不至于为钱惶惶。虽然拥有"干部"身份,受到各界尊重,却不必有高位者的种种危机之感。我们的工资够花,假期长得令人羡慕嫉妒恨。这样一比,还说不幸福的话,真可谓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人要知足,知足常乐。有人列过一个公式:幸福=现实/欲望。欲望越小,幸福感越高;欲望越大,幸福感就越低。
而班主任,是教师中的教师,是真正的教书育人者。普通任科教师,很难感受到当班主任的那种别样幸福感。因为班主任与孩子们接触时间最长,离孩子的心最近,只要怀着一颗粒诚挚的心融入到他们当中去,你将被更多纯真火热的心所包围。每个孩子都是你的一面镜子,你的每一份付出,都会被几十倍地反射回来。 你付出一份微笑,将收获几十份微笑。反之亦然。是收获喜乐还是哀怒,其实皆由你自己说了算。
二、用懒人法,优化班级管理,体验幸福感
"天道酬勤",班主任工作需要勤快人来做。而我觉得,班主任更要学会 "懒"。勤是职业道德,"懒"是工作艺术。因为更多事实证明--往小了说,"勤娘惯出懒孩子,懒娘练出勤孩子";往大了说,"懒人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如果一个班主任过于勤快,事无巨细,大包大揽,把自己有限经的精力,消耗在无穷无尽的细枝末节上,长此以往,怎能不倦怠,又如何成大事?一代智者诸葛亮,之所以"出师未捷身先死",就是因为事必亲躬, "勤"过头了,是活活累死的。若想能持久作战,能成"大事",就要学会"懒"。不夸张地说,班主任的"懒",才是促进学生们能力发展的最大化,创造学生们自我管理的更大空间的真正秘籍。
而"懒"也是一们艺术,要适时适度,循序渐进,收放得法,不是完全撒手不管。要从替学生干,到指导学生去学着干,再到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干,最后发展到学生能自觉地创造性去干,并能干得越来越漂亮。遵循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懒"的过程的话,班主任工作就会做越做越轻松。当学生们能自己独挡一面,并不断取得成功时,你也就跟着成为一名成功的班主任。
具体操作时,一要注意充分发扬民主,群策群力,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二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因为吃一堑才能长一智。但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会导致的后果,如何解决,如何避免重复性错误。对于学生的过错,要做到"眼懒"和"嘴懒",即眼睛里要能容得下沙子,对学生的错误学会装作视而不见。并不是真的不管,而是学会"缓",在缓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意识到错误,如果学生自己没意识到,再去暗示他们自己发现。当学生已经意识到错误,并诚心悔改时,再进行必要点拨,照顾学生的心理感受,避免正面冲突,学生便会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心中豁然开朗,并会心存感激。在此过程中,也体现出了"嘴懒",即不要急着劈头盖脸、喋喋不休地批评,而是力求和风细雨,润物无声。对于班级中的日常管理,则要尽量做到"手懒",学生能做到的,教师绝不插手,学做一个"甩手大掌柜"。总之,要尽力追求"无为而治"的"大懒"境界。
三、用情感收获法,建立自己的人脉,享受班主任的幸福
农民的幸福是粮食的大丰收,班主任幸福是情感的大丰收。你身边总有一群叽叽喳喳的孩子围着你说说笑笑;家长们隔三差五就会向你表达感激之情;一批学生将要和你分时,孩子们恋恋不舍,眼含热泪,甚至痛哭流涕;若干年后,曾经的学生再见到你时,会热情地打招呼,甚至时隔多年还会经常来看望你……如果这一切都发生在你身上,你无疑是最幸福的。当然,要获得情感的丰收,首先,得先播下真情的种子,自始至终用心呵护每一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切实地感受到,你是真的在为他们着想,你的每一份付出,都饱含了真情。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动物界知恩图报的现象都屡见不鲜,何况是万物之灵的人。当你的付出获得了学生和家长的肯定甚至感激时,你就已经是最幸福的。人生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不是物质,是精神,是人脉,是人情。作为班主任,你的劳动对象就是人,只要你真心付出了,你将收获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只要你用心感受,你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下面文字,是我截取的家长在QQ上给我的留言,借此机会和大家分享,分享一下我的幸福。
"谢谢您,这是孩子第一次这么开心地跟我介绍她的老师,告诉我老师真好,可惜只能教我们一年,长这么大第一次跟我说这些,因为她看见老师总是胆小,不爱说话,所以这第一印象让她那么开心,我很高兴。我会积极配合老师工作,虽然做得不一定好,但会尽全。"
"真的很感激,因为她说她敢举手回答问题了,真心的,4年了,她从没主动举过手,我真的很开心她最起码敢做了,谢谢。这是您帮她做的,从她第一次见到您就说您是位好老师,这也是她第一次夸自己的老师,所以我很心慰,真心的谢谢您。辛苦了老师。祝您幸福。"
"老师您好,谢谢老师今天所讲的那些关于教育孩子那些问题,虽然没有跟老师好好交流,但这是我四年开过最好的一次家长会……"
"孩子回家说,您的一年交流期结束,要回原来学校了,她要趁着去姥姥家的时候看忘您……"
胡锦涛总书记曾寄语人民教师: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感受被学生喜欢与爱戴的幸福。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所有的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使他们的心灵由于劳动的幸福而充满欢乐。"是的,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是创造幸福,是创造社会的幸福,更是创造个人的幸福。教育应该让学生学生在其中获得愉悦感。这也是教育成功的最终标志。班主任的使命就是帮助青少年茁壮快乐地成长,这也更是班主任感受职业幸福的真正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