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关于风险管理对保险营销影响的探讨

关于风险管理对保险营销影响的探讨

作 者:孙歌悦 (江西财经大学,江西 南昌 300013)

摘   要:在保险营销过程中,对于保险公司的经营绩效而言,风险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保险公司自身的特殊性,其经营的主要对象是风险,而经营风险使得保险公司面临着比其他企业更多的风险,并且自然环境和社会的非正常变动使得环境的动态发展变化直接影响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果。因此,在保险经营管理中,要做好保险经营管理,最重要的就是经营好风险。
关于保险经营管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费率设计风险、代理人风险、以及偿付能力不足风险,我们建议保险公司采用强化费率管理,建立完善的风险核保机制,建立完善的风险核赔机制以及加强代理人管理,并将产品研发过程标准化的手段,做好保险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风险管理,以解决风险可能会带来的问题。
关键词:风险管理;保险营销

在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保险公司所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风险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并超越了国界。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过去那种对各种风险进行分立度量和管理的陈旧方法显然已不适应当前发展的现状,也不符合未来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同时,在保险公司内部建立专司风险管理的部门,致力于防范和化解风险并且消化由此带来的成本。目前,许多大的跨国保险公司都在积极推行这一风险管理系统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然而,与国外相比,中国的保险公司在风险管理方面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仅表现在对风险的识别、量化度量及管理的技术和方法上,而且表现在对风险管理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人们对风险的防范意识上的差距。
一、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产品设计风险
从保险产品的设计角度看,我国保险市场财产保险的险种真可谓是五花八门,尽管如此,还是给人一种新险种少、保险市场不够丰富的感觉。究其原因,财险市场虽然险种繁多,但许多产品一问世便受到冷落,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有相当一批新险种都是由总公司统一开发设计的,这些新险种由于普遍缺乏地方或地区特色,许多产品之间相互模仿,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因而,这些没有针对性的产品注定不受欢迎,缺乏生命力。
核保承保风险
从核保承保角度看,目前有相当一部分财产保险公司在经营中缺乏风险管理意识,为了扩大业务总量,忽视承保质量,导致承保的保险标的风险系数增大。例如,在机动车辆承保时,有个别公司的多次出险车辆续保时,绕过续保录入关口,走新录入通道,人为地放宽了承保条件,导致车险费率浮动机制得不到严格执行,使公司失去了在承保环节控制风险的效力和手段,给经营管理埋下了风险隐患。
保险理赔风险
从保险理赔角度看,存在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一些理赔人员素质不高,缺乏专业知识,不能正确理算。还有的理赔人员勘查现场不细,定损把关不严,还有些赔案定责过宽、定损偏高,致使假案、错案时有发生。再者,理赔时通融赔款和人情赔款比重较大,给公司造成了不应有的经营风险和经济损失。
二、解决风险管理问题的可行办法
强化费率管理,避免定价风险
一方面在费率的制定过程,广泛收集资料,提高精算水平,实行差别费率制度。另一方面,在保险费率的日常管理中,根据保险公司的主要架构对费率进行层级管理。
建立完善的风险核保机制
建立一套科学的核保标准,改变目前核保标准“大一统”的情况。因为核保标准不仅既考虑不同保险产品的风险,又要考虑险种收众以及地域特点,因此我们应充分借鉴国外类似险种的核保标准,还要有严格的核保管理机制,并根据不同机构的层级和核保人等级明确划分核保权限。
建立完善的风险核赔机制
对现有的佣金制度加以改进,在佣金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减少首期佣金,延长佣金发展年限,这将代理人利益约束机制长期化,减少其短期行为。改变将保费收入作为唯一衡量指标的现状,将续保率作为一项重要的参考指标。保险企业充分借鉴国外其他保险公司经验,建立属于自己的保险预警指标体系,包括偿付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资产质量指标,等一系列相关性的指标。
建立保险企业的计算机内部管理系统
以计算机内部管理系统为平台,将保险产品的内部产品研发,核保核赔,代理人管理及内部稽查制度等整合在一起,保证各个环节的信息交流及时顺畅,通过计算机系统实行集中实施管理,将风险控制贯穿于业务经营的各个环节之中。
建立保险企业内部的稽查机制
内部稽查制度应着重于预防,立足于事前控制。在组织结果建立独立的稽查审计部门,建立完善的稽查审计制度,高效严密的稽查程序,同时家穷稽查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其专业水平。
总而言之,对保险产品的风险防范与管理是一个严肃的课题,它不单纯是保险产品问题,更涉及到保险企业,因此,风险管理应贯穿到保险企业经营的全过程,丝毫不能放松或掉以轻心,对在保险经营中发现的风险缺陷或问题,应本着及早发现、及早处理的原则,坚决阻止风险向下一个经营链条传递。所以,保险企业在对其保险产品进行风险管理时,一定要保持各个环节信息传递的畅通和准确,从而确保保险产品经营的整体优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双赢。
同时,要做好保险经营管理,还应从整个组织所有的业务范围出发,系统全面地识别、评估及监测风险,从整个组织的目标出发制定风险管理的策略,最后在整合风险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在保险企业内部形成职责分明、平衡制约、规章健全、运作有序的内部控制机制,在业务运作过程中形成环环相扣的监督机制。
参考文献
[1] 李红.从加强经营管理的角度改进保险企业风险管理状况[D].保险研究. 2007(10)
[2] 杨颖.我国寿险公司营销创新对策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 2015
作者简介
孙歌悦(1997-),女,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为金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