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中国财政环境污染治理支出的浅析

中国财政环境污染治理支出的浅析

作 者:林伟豪 (江西财经大学,江西 南昌 330013)

摘   要: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一定相互矛盾的方面。然而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的日渐重视,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发展需求,环境保护证日渐成为政府工作议程上的一个重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环境受到了较大的破坏,近年来以雾霾为代表的污染现象的出现,预示着粗放型增长模式已不可持续。因此,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投资必须更多地受到政府财政支出的关注。本文首先简单概括分析我国2011-2015年的环境保护投资财政支出总体状况,并揭示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为我国环境保护的财政支出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财政支出;环境保护投资;问题与建议

一、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支出发展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总产量的不断发展,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支出也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从2011年的7114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8806.3亿元,涨幅接近30%,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支出保持着在绝对数量上的高速增长,但是虽然绝对量有增长,需要注意的是2014至2015年度,财政支出在环境保护方面在绝对量上也是有下降的,从2014年的9575.5亿元降至2015年的8806.3亿元。 但是,虽然环境保护财政支出虽然每年都在增长,但增长率起伏较大,2012—2015年每年的增长率分别为:16.02%、9.50%、5.96%、-8.03%。其增长率在不断地下降,在2015年更是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
从另一方面来讲,我国的环境污染治理支出占GDP的百分比一直徘徊在1.6%以下。其占GDP的比例在经过2011至2012年的短暂增长之后,一直呈下降的趋势,至于2015年,其占比更是大幅下降至1.28%。
二、我国环境保护投资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支出占GDP比重偏低
根据国际经验,环境保护投资占GDP的比例达到1%~1.5%时,可以控制环境污染的趋势;比例达到2%~3%时,可以实现环境质量的改善。同时,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环境保护投资已经占GDP的1%~20%,其中美国为2%,日本为2%~3%,德国为2.1%。目前,我国环境损失占中国GDP的比重达到5%至6%。这说明我国对环境污染治理的问题仍然不够重视。
结合我国实际,历任中国第一任常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代表、第一任国家环保局局长、第一任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并于1992年5月荣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环境奖”,成为中国人中获此殊荣的第一人,被外界称为 “中国环境保护之父”的曲格平老先生曾说,强化经济手段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同时也要加大投入。环保工作要想与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匹配,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必须达到2%以上。而就目前而言,可以说我国的环境保护投资支出完全不达标。
(二)环境保护财政支出的稳定增长性不足
我国对环境保护投资的支出在总量上一直呈上升的趋势,但是增长率的起伏波动很大,2012—2015年每年的增长率分别为:16.02%、9.50%、5.96%、-8.03%。其增长率在不断地下降,在2015年更是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增长率的起伏显示了环境保护财政支出尚未形成稳定的增长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带有应急导向,受国家投资大环境的影响,尚未从根本上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受到高度重视。
三、针对以上数据分析得出的问题,下面将给出一些政策建议
(一)加强环境保护的顶层设计,明确中央、地方环境保护事权
当前,我国政府未对环境保护投资形成正确的认识,一味追求政绩,导致环境保护力度不足。因此,为了增强环境问题治理支出的稳定支出,使得这部分支出成为财政支出的常态化投资,必须加强环境保护的顶层设计,并明确中央、地方环境保护事权,增强环境保护规划的系统性,促进各方面的协调。
(二) 加大环境保护投资投入力度,建立制度性增长机制,促进其稳步提高
现阶段,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环境保护支出占GDP比重不合理,为了实现环境污染治理支出的合理化,应该优先保证财政支出对环境治理的支出,加大经济的发展力度,优化经济发展质量,提高财政环境治理投资占GDP的比重,健全财政支出的监督机制,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
(三) 提高环境保护财政支出的绩效
我国财政支出中,环境保护支出存在的另外一个问题是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绩效差。为了提高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率,就需要提升污染预判能力,将资金用在关键点上;要加强资金使用规章制度建设,规范资金使用,减少并消除环境污染治理资金被挪用的现象;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并以此作为地方政府的考核标准,完善资金补助机制。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开始更加注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政治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环境治理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牢牢抓在手上。在现实生活中,环境污染的治理又存在着更多的问题,需要我们花更多的精力去理解其重要性。
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领导集团制定了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第一个一百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第二个一百年,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2049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发展经济,而经济的发展有赖于环境和资源的支撑。生态环境治理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已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成为当今的一大公害,政府治理环境,正确处理好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治理环境,保护环境,将会为我们建设小康社会提供重要的基础与前提,是我国早日实现全民的小康的有力保障。由此可见,为了实现这些目标,环境保护的财政政策也必须受到国家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年鉴—2016
[2]2011-2015各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国财政环境保护投资执行情况
[3]张硕:我国环境保护财政支出的现状及建议[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6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