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关于建立健全三项机制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思考

关于建立健全三项机制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思考

作 者:彭红波 (湖南省长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执法局办公室 410000)

反腐倡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任重且道远的任务。笔者认为,防范腐败问题的发生,归根到底,要建立健全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这"三项机制",切实给权力涂上一层厚如汽车底盘铠甲般的"防腐剂"。
一、认清新形势下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三项机制"的重要意义
1.建立健全"三项机制"是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坚持一手抓惩治,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眼前身边的不正之风;一手抓制度建设,全面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反腐败立法,深化腐败多发易发领域和环节改革,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因此,在基层组织建立健全"三项机制",是我们立足实际,放眼长远,从根本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力举措,符合中央有关部署要求。
2.建立健全"三项机制"是推动改革发展事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近年来,全国各系统、各行业暴露的一系列重大腐败案件,既严重损害党和国家的形象,也给改革发展事业造成了触目惊心的令人惋惜的损失。当前,改革已全面进入深水区,如何进一步深化各项机制创新,从上到下开始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等各项任务非常繁重。实践告诉我们,越是工作多、压力大,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的时候,越需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以保证改革发展的质量,保证"项目落成、干部不倒"。在新形势下,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三项机制",筑牢制度笼子,促进领导干部规范权力、严以用权,既是保证革命事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需要,也是爱护保护党员干部的现实需要。
3.建立健全"三项机制"是促进当前各项工作的现实需要
住建系统工作职能涉及专项资金、土地征收、行政审批、现场执法、农村危房改造、民生服务等领域,处于易发高发腐败行为的高风险区域。因此,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三项机制",有利于避免在重点项目、重要环节发生权钱交易;有利于实现维护自身形象,实现工作最终效应最大化;有利于从根本上切实转变干部作风,促进形成风清气正、朗朗乾坤的廉政氛围,从而凝聚起干部职工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的强大合力。
二、把握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三项机制"的重要内容
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三项机制",应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工夫:
1.建立健全不敢腐的惩戒机制
 (1)健全及时有效的责任追究与惩处制度。腐败产生过程中,很多人都心存侥幸,认为被查被抓只是运气不好,因而越发肆无忌惮,造成腐败问题发生。所以在严厉打击、惩处严重腐败行为的同时,应从制度措施上,增大腐败行为被查获与惩处几率,提高惩罚力度,让人不敢轻易尝试,形成震慑。
 (2)健全群众监督举报和保护制度。针对社会上有的干部边腐边升、越升越腐,而群众基本没有话语权,举报无用或举报成本巨大等问题,应进一步健全群众监督举报和保护制度,鼓励群众及时提供反腐线索,参与党风廉政建设。
 (3)提高反腐机构独立性和自主性。针对"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问题,应进一步提高反腐机构的独立性,少受利益相关方的制约,可进一步整合纪委、监察、审计等部门,减少管理内耗,提升办案效率。与此同时,纪检监察部门也应在经济、任免上与被监督对象保持更高的独立性,以保证其工作上的公正性、权威性,更好地发挥对同级、下级的监督震慑作用。
2.建立健全不能腐的防范机制
 (1)健全适度分权制衡机制。这是制度监督的首要问题,应成为制订其他具体制度的原则。对一些直接管人、管财、管物的重要岗位的权力要作适当分解调整、相互制约制衡,以解决权力过于集中、不受约束的问题。
(2)健全重要岗位交流制度。这是防止党员干部受到关系网、人情网干扰的一项积极措施。通过交流,既可给严格自律的党员干部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也可使极个别有私心杂念的党员干部受到制约。
(3)健全权力规范运行制度。针对权力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进一步健全权力规范运行的相关制度。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以积极防范为核心,以强化管理为手段,规范权力运行,推动各项工作公开透明阳光操作,增强预防腐败的成效。要进一步规范资金拨付、现场执法、项目申报、施工许可、设计审查、竣工验收、招投标监管、评先评优等环节相关程序,加强对暗箱操作、"提篮子"、"白手套"等违纪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紧盯群众反映较多、腐败风险容易滋生的重点领域,督促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3.建立不易腐的保障机创
探索建立健全适度的薪酬制度从物质上给予基本保障。古今中外历史表明:某个国家、某个政府之所以在某个特定时期出现严重的腐效问题,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大部分人员因为收人较低,难以维持他们认可的生活水平而利用工作之便牟取私利。当前我国现阶段的一些贪污腐败已超出了这一范畴,较多是因为私欲过于膨胀、过度享乐主义所致。但对一般人来说经济基础的作用和影响仍然不能小视。因此,要想让他们不想腐败,就要让他们有一份较稳定、较优厚的经济收入,能够靠其正当的工资收入来维持中等或中等以上的体面生活,使他们较少为生活、经济压力所迫,解除后顾之忧,从而能恪尽职守,更能抵御物质诱惑,让谁也不愿意为贪小使宜而失去自己的"金饭碗"、较为丰厚的工作报酬与生活保障。对我们现今而言也是同样道理,既要通过制度化规范干部职工的工资福利和退休待遇,使其有较好的现实满足感和良好预期,这是他们廉洁自律、奉公守法的思想作风得以培植和稳固的物质基础,又要与严峻规范的法治相结合,才能对廉洁行为产生真正行之有效的影响。因为在生活风险日益增加的当今社会,单位一方面给他们较稳定、较好的生活福利以及较高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有效地监督其行为和财产收入,一旦发现有越轨行为,不仅目前的一切会荡然无存,而且还将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格惩处,实际上进一步放大了贪腐的成本和风险,以经济、法治手段让其不易腐。
三、形成促进"三项机制"有效落实的监督保障体系
要坚持在实践中去评价和检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成效。在制度出台之后,要切实做到"三个注重",确保各项工作"落地"。
1.注重廉政教育
(1)把党风廉政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针对部分干部对腐败行为的危害、性质等认识不足的情况,各级组织应健全党风廉政教育制度,定期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普及教育。
(2)把党风廉政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要利用中心组理论学习、观看先进模范事迹、专题探讨交流等多种形式,抓好抓实抓细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从心灵上真正给予触动,认清腐败对国家、单位、家庭和个人的严重危害。
(3)把党风廉政教育与个人道德品质修养相结合。切实做到"三慎":慎初,守住第一道防线,避免在腐败的泥潭中越陷越深;慎微,牢记"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古训,从身边小事做起;慎独,时时处处自敲警钟、严以律己,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自觉做到心不贪、手不伸。
2.注重制度监督
1)严格执行集体决策制。认真执行好民主集中制,降低腐败机率。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原则,严格遵照议事程序,把民主集中制切实贯彻到具体工作中、重要环节里,确保决策效果的科学性、民主性和正确性。
(2)积极推行阳光监督。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聚焦"六项纪律",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使党员干部自觉严守纪律规矩红线。聘请行风监督员,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住建执法、政务窗口、燃气、水业、桥隧等重点部门,开展全方位监督,让监督执纪不留空白;建立行风测评制度和工作报告制度,发挥媒体舆论、第三方机构测评体系的监督作用,发挥人大代表的法律监督和政协委员的民主监督作用,置权力于阳光之下,置权力于制度的笼子,让监督成为常态。
(3)建立、健全、规范权力运作制度。比如建立健全离任审计制度、谈话告诫制度、廉政考核制度,建立健全财产申报制度、任职和聘用制度、规范的权力运行制度体系,建立健全重大决策咨询论证制度、违反民主决策的追究问责制度、举报和保护制度等,不给以权谋私留以空间。
(4)用强制手段确保各项制度严格执行。各项制度的建立具有明确的强制性,不管监督的客体是否愿意,都必须无条件照章办事,不执行就要受到惩处,逐步养成良好的规矩意识。
3.注重群众监督
纵观当前较为廉政的国家和地区中,无一不是充分发挥了广大民众(包括新闻媒体)的监督举报权,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遏制跑官卖官的腐败现象出现,而且很大程度上防止了部分官员只唯上、不唯下的官僚作风。同样,在我们反腐败监督上,应发挥职工群众在反腐败斗争中的中坚力量作用,相信群众、信任群众、依靠群众,尽可能地扩大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通过设立举报邮箱、监督举报电话、网上信箱等方式手段,发挥利益相关方、职工代表等第三方的监督作用;支持和保护群众的正当举报权,培养和调动职工群众对打击腐败的正义感和责任感;扩大案件线索来源和质量,提升对腐败行为的打击广度和精准度,使腐败现象最大程度暴露在阳光之下,从而不敢轻易腐败,减少腐败发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