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眼视光综合实践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编号:辽教发[2016]23号
摘 要:培养与临床接轨的"基础扎实、创新精神强、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是眼视光教育目前紧迫的任务。通过综合实践课程设置,促进多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和融合,以实现人才培养、构建学科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学科理论体系的目的。本文分析了眼视光综合实践课程的内涵,探讨了眼视光综合实践课程设置的意义,以期对目前眼视光专业教学有所启示。
关键词:眼视光综合实践课程,内涵,教学方式、实训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意义
一 、眼视光综合实践课程的内涵
眼视光专业是近年来新兴的专业,主要培养眼视光学行业中的高级实用型、复合型技术人才,既能从事眼镜行业验光、配镜业务,又能协助临床眼科医生开展视光技术工作和初级眼保健工作。
眼视光综合实践课程是围绕眼视光专业设置的一系列课程教学模式及实训模式,它不同于传统的专业教学模式,而是通过“教产合作、 校企一体、工学结合”的新形式,形成结合真实工作流程的教学环境,使学生通过在真实职业环境中的实践,实现“零距离就业”,使毕业生能够成为顺应社会发展需求、被用人单位接受和欢迎的高等应用型眼视光人才。
眼视光综合实践课程包含了三个层面的内容:
(一)建立结合真实工作流程的教学方式
眼视光综合实践课程将实践教学与临床实际工作密切融合,一改过去“实验教学模式”,而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先讲后做,边讲边做;或项目导入—理论讲解(含仿真演示)一学员亲手实验”等多种教学方式,使教学对象真正实现在“做中学,学中做”,理论直接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又更好地领会理论。突出应用性人才培养特色,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与社会实际所需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在真实职业环境中的实践实现“零距离就业”,使毕业生能够成为顺应社会发展需求、被用人单位接受和欢迎的高等应用性眼视光人才。
(二)采用校企共建模式的实训模式
眼视光综合实践课程对于学生的实训模式也提出新要求,不再主张校内实训基地的模式,而是倡导校企共建模式实现学生的实训目的。校企共建实训模式通过校企共建可以实现实训设备布局生产化、工作氛围车间化、工作任务真实化、管理模式企业化、成果评价市场化等优势。因此,学生在校内就可以感受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生产任务和市场化的评价标准, 从而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基本要求。
校企共建模式是对传统的校内实训基地功能的拓展,不仅能解决校内实训人力资源及设备的成本问题,更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高层次培养,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双师型”教师是指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和教学艺术,又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胜任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双重职责的复合型教师。加强改革实践教学环节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支持、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把生产实践与教学过程紧密地结合,并选聘高素质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为专业兼职教师。积极引进既有工作实践经验,又有较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通过校企合作教育的实施,进一步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立。
二、 眼视光综合实践课程设置的重要意义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高教界逐渐形成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的潮流。国内的诸多高校近年也纷纷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中注重实践环境的强化,以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因此,在强调实践能力教学的今天,通过对综合实践课程的建设,实现眼视光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综合实践课程设置有助于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眼视光综合实践课程在教学上探索结合真实工作流程的教学环境,开展教学工作的方法及措施。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切合实际的实训条件,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在校内感受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工作任务和市场化的评价标准,从而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基本要求。总之,综合实践课程是通过校企一体和工学结合的新形式,拓宽学生学习路径,实现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二)综合实践课程设置有助于构建眼视光专业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
高等教育正在沿“教产合作、 校企一体和工学结合”的方向发展,着力推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紧密结合行业企业,通过校企合作等形式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实现校内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训基地的建设,使之与应用型高等教育的组织原则协调一致。综合实训课程主要完成专业基础能力训练和需要量较大的训练项目。
由此可见,综合实践课程有助于构建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新的教学思路、新的教育体系来培育出新的高素质、技能型眼视光人才,从而进一步推动和深化眼视光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
(三)综合实践课程设置有助于完善眼视光综合实践中心
从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校企联合教育是一种由学校、社会用人单位、学生三方合作共同参与的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高等教育模式;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因此,综合实践课程有助于完善眼视光综合实践中心,从而予以眼视光产业发展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开阔的前景。
结束语
眼视光综合实践课程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创新,是顺应教育发展新潮流的必然改革——通过综合性的实践教学以达到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以实现人才多元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构建,从而有效促进学科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海营,《眼视光技术专业开设综合实训课程的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5.01
[2] 王锐,《眼视光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的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3.27
[3] 金晨晖,《“工作坊”教学模式,高职院校课程教学设计新思路——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眼视光技术专业为例》[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1
[4] 付子芳,《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6.17
[5] 王林、刘钰,《对眼视光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几点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9.12
[6] 黄素宁,《坚持校企联合办学,培养眼视光技术专业实用人才》[J],《卫生职业教育》,2011.10
[7] 李毓强,《眼视光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的实践和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