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已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呈现出多元化、市场化发展趋势。但是在实践发展过程中,中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新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学习与学校教学的优化发展,不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建设。因此,对社会需求下中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的分析与阐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中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现状
据有关调查与分析显示,受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与模式的长期影响,多数中职学校在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学时,仍采用传统的教育方法与工作模式,如思想政治座谈会、专题讲座、学生谈话等。而这种效率低下、工作时间长等工作模式已不符合当今社会发展需求,不利于对多元化思想观念下学生的正确观念与理想的形成与培养。同时,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旨,以爱岗敬业、奉公守法为基础的中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内容相对单一,针对性与实效性较差,不利于从全方面促进学生的优化发展,保证中职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
二、中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对社会需求与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工作是提升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养与文化素养的重要基础,也是新时期我国教育机构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学校作为职业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在进行教育教学时,不仅用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与提升,更应注重育人作用的有效发挥,从而培养高素质、高技能、高道德品质的人才,用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与建设。这就需要中职学校提升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知与重视,促进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提升,用以实现自身教育目标。对此,新时期,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基于社会需求与时代发展形势的要求上应做到以下几点:
其一,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创新与改革:面对社会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以及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中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应从社会需求出发,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目标、内容以及方法的全方位创新与改革。在基于自身教学特色与学生实际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探寻科学、有效的工作模式,应以实现对学生学习、生活、做人、处事的正确引导。在此过程中,中职学校应坚持以人为本教育教学理念的遵循,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十八大"精神,促进德育教育、美育教育、人文教育、知识教育的一体化综合型建设与发展,用以推动素质教育深化改革,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其二,选用科学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中职学校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应结合学生思想多元化特点,构建多样性的工作方法,用以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有针对性、目的性、全面性的组织开展。引进先进教育观念,结合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创设创新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性,实现学生心理素质、企业文化、团体合作意识、网络安全意识、道德品质、爱国主义精神、创新创造精神等综合性培养。
其三,基于现代企业用人准则,突出工作重点: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技术型、应用型、综合型人才已成为企业用人的重要标准。中职学校作为技术型人才培养学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应结合企业需求与新课程改革要求进行教育教学设计,在提升学生知识掌握与应用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综合品质的培养与提升,用以满足企业实际需求,为企业优化发展、学生社会适应力强化奠定基础。
三、 社会需求下加强中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对策
(一)提升中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视程度,发挥党员引领作用
思想认知是保证中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优化施行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为改进当今中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优化发展,中职学校应明确认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在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教学观念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为中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贯彻落实奠定基础。与此同时,学校全体党员在依据《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新党章》的基础上,注重自身党性素养的提升,积极发挥党员作用,为中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健全的政治条件;教师党员在树立"育人为本"、"言传身教"、"以学生为本"等思想观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指导"与"启发"职责,争做学生言行举止的标榜。此外,学校应建立独立且完善的思想政治工作机构与"党员联系班级"制度,实现对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协助,为班级制定思想政治工作规划与活动方案,提升学生对党的认识与思想政治觉悟,并有效发挥班级干部作用,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推动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生活观的树立。
(二)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与校园和谐建设的结合发展
校园作为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主体环境,其自身氛围的和谐性对学生未来发展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渗透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对此,中职学校应注重和谐校园的构建,并将思想政治工作列为和谐校园建设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实现中职学校文明校园的建设与发展。例如,通过组织开展"先进班级"、"文明宿舍"、"和谐课堂"、"和谐教学科室"的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与班级风气;通过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如《文明宿舍评比标准》、《先进班级考核标准》等,进一步约束并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渗透;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咨询平台,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使教育工作者明确掌握学生心理需求与实际成长情况,从而为学生制定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辅导方案,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健康生长。
(三)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结合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与校园文明建设是新时期校园现代化建设的工作重点,也是促进校园德育教育、人文教育、美育教育、知识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将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有效结合,有利于丰富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活动的自主参与性,实现中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渗透。例如,通过举办校园运动会以及体育专项竞赛,包括羽毛球竞赛、篮球竞赛、拔河比赛、排球比赛等活动,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团体活动中培养学生团体与合作意识,激发学生集体荣誉感与自信心;通过建立兴趣小组与活动俱乐部,包括绘画兴趣小组、摄影俱乐部、棋牌俱乐部、书法兴趣组等,丰富学校文化建设内容,强化学生业余生活,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培养学生正确兴趣爱好,推动学生自身价值的具体实现,用以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潜移默化的渗透。
(四)注重传统文化教育,借助国学经典为思想政治工作创设条件
现阶段,社会以及企业对国学越发重视,将国学经典作为企业文化建设基础内容,用以提升员工整体素质与综合能力。为迎合社会需求,推动中华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弘扬,中职学校应注重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设,将国学经典渗透到德育教育中,促进学生传统美德的培养与提升。例如,结合《三字经》、《弟子规》、《千家诗》、《千字文》、《论语》、《名贤集》等蕴含中华传统文化思想与道德品质的国学经典,编纂德育教材,并开设《国学启蒙宝典》教学课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确认知并有效掌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如诚实、守信、明德、思辨、友爱、互助、讲真、团结等。并通过国学教学,进一步促进中职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提升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荣誉感与自豪感,懂得并善用做人、做事的道理,从而为中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面对社会需求,推动就业指导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结合
就业指导教育作为引领学生认知社会、感知社会、明确工作职责、规划职业目标的重要教育教学内容,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中职就业指导教育的有效结合,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以及未来优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中职学校在结合自身教学特点的基础上,利用学生有效的在校时间,通过就业指导教育,加强学生自身选择的专业、专业匹配职业、社会市场需求、企业用人要求的认识与掌握,从而提升学生步入社会的适应力。例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适当的渗透企业文化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学生由校园到企业的有效过渡。
其次,构建校企联合办学模式,中职学校依据社会与企业的需求,开设相关专业,并科学选用教学教材,制定课程教学体系,应以保证学生知识学习与运用的实效性、专业性与应用性。
此外,定期邀请企业精英、专业技术人才、优秀毕业生代表等到学校为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并通过"订单式"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实训机会,加大学生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实训与实习中促进学生亲身体验,实现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建设,保证学生对企业发展规划、企业用人理念、自身价值体现的掌握与理解,从而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作用的最大化发挥。
结论
总而言之,中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新时期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内容,也是一项系统化、复杂化的长期工程。对此,中职学校应紧跟时代步伐,响应政策要求与社会需求,明确认知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效的解决,促进中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