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对学科教学过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批判性思维,作为现今社会大部分国家所重视的一种思维方式,有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所在。笔者在本文着重探讨了历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主要通过分析批判性思维的基本概念和当下历史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必要性所在,并在最后探讨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历史教学;批判性思维;培养
网络信息技术在不断进步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给予了学生们更多认识历史和社会的渠道,另一方面也很容易使很多学生充斥在五花八门的信息世界中。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尽可能地保证学生在丰富个人知识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21世纪的历史新课程标准,不仅仅要求学生能够做到对历史知识的全面掌握,更要求有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创新思维。
一、批判性思维
1.定义
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全新的思维技能,最早可追溯到实用主义家杜威的"反省性思维"想法,即一种通过人的主观能动下认真分析、研究任何一种知识或者概念,于此得到的相关性理论[1]。批判性思维,包含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所有思维过程,是人类认识和发现事物的一种技能。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解释,即对事物形态和规律的认识和解读过程;分析,即对某一种事物的概念和信息的辨别;评估,即对感知、信念、认识进行评价的过程;推论,即在以往经验、认识评估的基础之上做出的一系列推断和预测;说明,即对一切推理的阐述和表达;自我校准,即通过自我理性分析基础上得出的最终结论过程。
2.历史教学中的批判性思维
通观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历史教学,会发现许多教师还是把对学生的历史教授重点放在对基础历史知识的掌握以及重大历史事件的讲解上。这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认识方法十分地不利,甚至会对学生今后生活和学习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阻碍作用。
历史,从本质上讲,也是一种人文学科[2]。主要表现在:一,历史有其独特的客观历史性特征,在传承的过程中展现其自身的人文素养;二,历史学科中所传达的人文素养为科学提供了正确的价值观和导向。因此,历史教学中本身就该具备的一点就是批判性思维,只有在这种思维方式下,才能保证历史不被曲解,学生有正确的认识。
二、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必要性
(一)对学生而言
1.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批判性地历史教学是一种区别与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它对于解放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天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3]。教师在教学中不是一味的向学生讲解历史性的知识,而是通过更加民主、活跃的气氛带动整个课堂氛围,无不会增加学生对历史科目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使学生形成开放、独立与合作的学习方式
批判性历史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中发挥了很大的主体作用,在这样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会耐心地聆听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思考和探讨,学生也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总之,批判性历史教学中,有利于促使学生形成开放、独立与合作的学习方式。
3.对学生具有深远的影响
批判性思维,不仅仅存在于对历史知识的认识上,还存在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够让学生形成独立、自主、创新的思维模式,对于学生认识其他的事物有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批判性思维与学生的一生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对教师而言
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个人成长和进步。课堂教学包含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因此批判性历史教学不仅仅能够帮助到学生的发展,同样也能促进教师自身的成长和进步。这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习兴趣、和课堂氛围得到改善,从而使得教师的主动性和价值感得以增强;另一方面,教师在批判性教学过程中,自身的教学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从而达到不断进步的效果。
三、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几点思考
现阶段,浙江省选用的高中历史教材有人民版必修和人教版选修,包含的时间范围从古至今,内容更是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总的来说,历史教材内容十分丰富,并且精细无比。为了能够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可以做以下的尝试:
1.创设富有启发性氛围的课堂
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具有启发性的课堂氛围,比如,通过趣味性的提问方式,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让学生的大脑处于不断的思考中。此基础上再加上教师不断的引导和指正,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对某一历史事件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也便于学生能有更加理性地分析能力。
2.鼓励学生踊跃发表个人意见
教学中,通过教师对课堂时间的灵活分配,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提问,鼓励学生相互探讨并踊跃发言。比如,设定一个时间让学生们讨论对毛泽东这个人物的评价,然后鼓励同学们发表个人见解。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发言过后,教师应给予相应的评价和指正,引导学生客观的对历史人物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形成客观分析历史人物的能力。
3.巧妙地选择教学课题
为了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历史批判性思维,教师可以灵活巧妙对教学课题进行选择,针对性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对比和综合能力。比如,可以选择专门性的课题研究中国古代和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对比两者的发展轨迹,探索内在的原因。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归纳总结的能力。
四、结束语
通观全文可知,历史批判性思维包括了对事物的认识、分析、评价和综合等能力。培养历史教学中学生的的批判性思维,对学生和教师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文中给出的几点关于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建议希望能带给读者更多思考。
参考文献
[1]武宏志,周建武.批判性思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谷振诣,刘壮虎.批判性思维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M].西安:未来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