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从目前生物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激发学生积极性、教学情境设计、课堂问题设计以及实验教学设计四个方面提出了如何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观念更加注重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通过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以及积极性。但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初中生物教学的课堂效果一直不是非常高,尤其是生物教学中内容非常多,但是在中考中所占的分值比例比较少,也使得学生对于生物学习的重要性理解不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初中生物教学的效果。初中生物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对于他们的生理和心智发育都有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非常有必要采取措施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我结合多年的实践教学,认为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有效性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提高学生生物学习的积极性
初中生物教学的内容相对来说理论性比较强,许多知识都只存在于书面上,虽然许多知识都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如传染病和防疫、用药与急救,但是这些学生在生活中接触的非常少,教师在解释和讲解的时候也比较乏力,尤其许多生物知识都是比较微观层面的,或者时间上的距离感比较强,总而言之,使得学生在学习生物的时候感觉非常枯燥,不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因此想要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性,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导学、设置悬念等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生物课堂的学习当中,循序渐进的将课堂新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且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生物的窍门,降低学生学习和理解生物知识的难度,提高他们课堂学习参与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容易激发学生兴趣的章节,培养学生对于生物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生物的时候教师可以将《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章节之中的相关内容提前进行教学。学生们对于生命起源这些话题还是非常感兴趣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二、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上,学生在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构成的教育环境下成长,课堂上的教学也会将学生从周围环境中学习到的东西带入进来,这些有的是显性的例如学生的阅历、掌握的日常知识和信息等,有的是隐性的例如思维的方式、理解能力等。在生物课堂中设置合理的情境,能够充分将学生在周围环境中学习的东西带入到课堂中,进而增加初中生物教学的效果。比较简单的教学情境设置就是通过多媒体向学生们展示相关的图片或者影片,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一章《人的由来》时,通过播放动画演示短片儿,以及相关的纪录片可以让学生们更为直观生动的了解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让他们对于不同时期人类身体形态的变化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还可以通过创设游戏情境来进行教学,例如,在教学《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时,可以通过图片或者相关材料,给学生们展示一些不常见的生物,让学生们进行分组合作,对这些生物进行分类,最后在小组之间进行竞赛和评比。教师要充分利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例如平时对生活现象的理解、通过电脑手机电视了解的相关信息等,从而最大程度上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三、精心设计课堂问题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问题,往往能够非常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利用提问将学生的思路引导向教学目标,在这一过程中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提问的过程也是学生和教师沟通的一个过程,如果能够很好的利用课堂提问,将会大大的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的设计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问题的难度一定要适中,让学生们能够在独立思考之后寻找到答案,或者让同学们明白答案就在即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当中,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们注意观察自己父母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然后向学生们提问"自己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是由父母哪一方决定的?"这样的问题既提示了亲子代之间的基因传递,也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当中,既不会让学生摸不着头脑,也能降低学生的理解障碍。二是,问题一定要具有启发性,在给出问题的时候,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们主动的去总结和思考并找到答案,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让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记忆更加牢固。三是,提问的时机要把握好,课堂提问,可以说也是一种教学艺术,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程设计以及讲学内容,适时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一方面可以通过问题承接前后的知识教学,另一方面在关键处的提问能够让教师很好地把握课堂节奏,既不会让学生们感到烦躁和注意力涣散,还能够针对学生理解的难点进行重点的讲解。例如,在讲解《植物的生殖》时,在讲解了一些基本的生殖方式后,向同学们提"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句诗里面体现的是一种什么类型的植物生殖方式呢?"这样的问题既能够对之前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一下检验,也能够针对学生学习的难点进行进一步的启发和讲解。
四、优化实验教学设计
生物实验室生物课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向学生们进行展示实验,能够增强学生的真实感受,降低学生理解新知识的难度,同时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新知识的记忆。学生自主进行的实验,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对于展示实验教师,要充分的利用现代发达的科技技术,利用多媒体摄像头等设备向学生们进行展示,例如,在教学《种子植物》一课时,教师可以拿课先浸泡好的玉米种子,从中间抛开滴入碘液,然后给学生们展示种子的内部结构,让学生们非常直观的了解种子内部的构造。对于需要协商实际操作的实验,教师应该能够在原来教材提供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改进,让学生们能够更加有兴趣进行生物实验,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
想要真正落实课改理念,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就必须结合大量的教学实验,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并且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观念以及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赵艳红.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 学周刊,2016,(20):63-64.
[2]邢剑. 新课标下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性教学初探[J]. 才智,2016,(04):27.
[3]郄欣焱. 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J]. 学周刊,2015,(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