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如何协调本辖区各小学均衡发展

如何协调本辖区各小学均衡发展

作 者:田金平 (湖南省临澧县柏枝台中学 41520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教育的公平性成为了社会的焦点问题,但就中国的基础教育现状来说,城市的教育资源丰富,农村的教育资源贫乏,同样,我县也不例外。很多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接受较好的教育,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将孩子到县城学校读书,殊不知,这样的做法,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例如,一方面会促使很多的农村孩子去办学条件好的县城学校,结果造成县城学校人满为患,有的班级人数超过70人,严重超编,通道都坐人,教师连站的地方都没有,根本就无法上课,而农村小学有的班级只剩下5、6人,教室里空空然,冷冷清清,没有一点学习氛围,上课效果同样不好。另一方面,农村的小学生,小小年纪就远离父母,背井离乡求学,寄托在别人家,管理不到位,出现很多社会问题。家长又得每月多花500元至700元,给本来就不算富裕的家庭增加负担。农村小学教育出路在哪里?教育均衡发展路在何方?
现以我校实际情况为例,针对教育均衡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对策。
一、现状分析
我校现有教师141人,5所小学,除中心小学地处集镇外,其余均分散在偏远山村。各校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研能力相对低,教师素质相差甚远。特别是近年来,农村小学与中心校的教学质量差距不断拉大,农村小学教学质量差,成绩好一点的学生就跑到县城学校读书,造成恶性循环,现状令人担忧。
二、存在问题
1.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农村教师年龄大,教学整体水平不高
随着大量农村孩子进城读书,县城学生数骤增,大批农村优秀青年教师被选拔到县城任教,使得原本就脆弱的农村师资力量越发薄弱,教师配备不全,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整体学历水平较低、教学观念陈旧、教学能力较差,又难有培训的机会,这些现象都严重影响了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制约农村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2.学校"门前冷落车马稀",学习氛围差,教学质量低
首先,因为学生少,教师配备也少,造成学校冷冷清清,校园没有生气,学习氛围差,班级没有优生,学生没有学习积极性,老师上课没有激情。其次,老师少,教学工作压力大,任课要跨班和多科,整天累得直不起腰,配备专职教师更是一种奢望。最后导致了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教学成绩提高慢,社会、家长有意见。
3.学校缺少相应的教研评价制度,教师教学水平提升不快
新课程实施以来,学校对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专业考核评价缺乏相应的配套设施,原有的评价体系无法体现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付出与价值,这也严重制约着当前的农村小学教研工作,教师的教研积极性不高,难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4.客观环境限制学校教研活动,平时教研有名无实、效果差
大部分农村学校的现状是规模小、学生少,年级基本上以单班为主,年级备课组几乎就只有一个老师,许多老师都要身兼数班、多科,教师工作量大,分身无术,想参加教研活动也没时间。学校教研管理只处于一种低层次的听课、评课上,难以做到集体备课、集体评课,教研没有实质性的效果。
5.学校经费紧张,钱少难办学
由于学生少,学校经费紧张,捉襟见肘,所以教师较少外出学习,交流进修的机会也少。有的学校几乎没有教育刊物报纸等学习资料,新教育理论的信息不灵,外出学习没机会,在校学习没资料,如何去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
6.送教下乡,效果不显著
平时我们也组织中心校的青年教师送教下乡,到下面农村小学上课,和农村小学的老师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同时组织农村学校教师到中心小学上课或听课,让广大农村教师体验中心校浓厚的教研氛围,但力度不够,流于形式,收效甚微。
三、主要对策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加强教师的思想品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师德师风教育,规范教师的职业行为。在教师中倡导"立足本职作贡献,争先创优当先锋"。让教书育人成为教师的工作守则,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师综合素质,建设一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2.整合农村办学资源,提高农村小学教学质量
合理整合农村小学,优化教育资源配备,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广大的农民子弟能就近入学读书,并学得好,留得住,既减轻家长的负担,也减轻县城学校的压力。
3.加大送教下乡力度,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继续做好组织中心校的青年骨干教师送教下乡的工作。青年骨干教师到下面农村小学上课,和农村小学的老师共同探讨教学方法,把最新的教育信息及时传递到农村学校,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4.实行教师动态管理,促进县城教师和农村教师互动
鼓励青年教师到农村小学任教,中心小学建立县城青年教师轮流支援农村小学制度,服务期限3年,服务期满调回县城。35周岁以下的老师,人人都要轮岗,在农村小学服务其间,评优、评先、职称评聘方面给予照顾。选派规模大的农村小学、年轻一点的老师到中心小学所在校跟班上课,学习一段时间后回原学校任教。
5.加强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加强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是我们研究的主要对策。为更好做好这方面工作,我们加大中心小学和村小教研的合作力度,每学期开展6次的教研互动(中心校教师到农村小学上公开课4次,农村小学教师到中心小学上公开课2次),提高农村小学的教研质量、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以上对策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教研活动为主线,贯穿于整个工作过程。高质量的教研活动,是提高农村小学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提高农村小学教师教学水平又是均衡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把提高农村教师教学水平当作一件重要的事情抓好、抓牢,把学校办成家长满意的学校,实现学生就近入学的愿望。广大的农村家长就不必把自己孩子往县城学校挤,就不必让自己孩子,小小年纪就远离父母,背井离乡去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