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困境及解决措施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困境及解决措施

作 者:雷雪艳 (湖南省嘉禾县第一中学 424500)

摘   要:新课程改革近些年来在高中教学中不断深入,很多高中语文教师逐渐认识到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希望通过教学改革来加以解决。本文对我国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困境;解决措施

语文是一门关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学科,具有自身的独特魅力。然而,目前很多高中的语文教学中充斥着一种功利主义,以分值至上,严重影响高中生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的提高,更不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和人格。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认识到目前高中语文教育的困境,并加以改变。
1.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和困境
目前,我国的很多高中在语文教学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被学生接受
中国教育自古以来便讲究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不能质疑教师,只能扮演被动的知识接收者的角色,一旦对老师的教导产生质疑,就很容易被别人认为是不尊师重道的举动。因此,目前仍有很多高中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整堂课从头到尾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解,学生在下面听讲。学生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只是单纯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去回答教师设计好的问题,不能够自己动脑思考,质疑老师讲解中不理解的地方。这种教学方式不能给学生主人公意识,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很容易在课堂上走神。例如,高中语文课本上有很多脍炙人口的经典诗词。教师在对这些内容进行教学时,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首先要介绍作者的生平和经历,以及写作这首诗词的背景。其次,教师对诗词中的重点知识和一些难以理解的古汉语进行解释,使学生理解诗词的大意。最后,教师会要求学生进行背诵,这种三段式的传统教学方式已经沿用了几十年,暴露出很多不足之处。学生从高一开始按照这种方式进行学习,很快就会产生一种枯燥的心理,从而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些学生甚至在一些教辅资料中已经事先看过了诗词大意,于是在上课时对教师的讲解不感兴趣,最终对于知识的掌握不求甚解,这对学生的对于古诗词的长远学习是非常不利的。
1.2目前高中语文教学内容难度系数较高
目前,高中语文的课本设计有很多不合理之处,一些文章的选择已经超出了高中学生的理解程度,很多的文言文和一些近代的高难度阅读等,都会使学生的理解出现问题,从而对语文学习产生懈气心理,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初中课本的语文知识较为简单,与高中课本的内容衔接不太完美,难度系数跨度稍大,这就会导致很多在初中阶段没有好好学习语文知识,语文基础不够好,从而在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跟不上老师的讲课节奏,很多知识都不能够很好的理解,总是似懂非懂,一知半解。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热情,认为语文学习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甚至一些学生在升学压力下产生放弃学习语文的想法,严重的影响到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提高,甚至影响学生的未来。
1.3学生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
语文学习对于很多学生而言,是个大难题,其实是因为他们未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他们而言,学习语文就是背课文,背古诗词。其实这一方面和学生对语文这门课程的理解不透彻有关,一方面也和我国的应试教育思想有关。语文考试中,死记硬背的题目占据了一部分分值,于是学生就努力去背这些"必考内容"。而在语文学习的其他方面,比如写作方面,很多学生一筹莫展。
2.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困境的解决措施分析
2.1改进高中语文教学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早已被淘汰,教师应该与时俱进,采用先进新颖的教学方式。首先,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互联网优势,来进行语文教学。有了这些多媒体辅助手段,教师可以将教学不再仅仅局限于课本,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视野,更多的学习内容。其次,教师应根据当代学生的个性特点来教学 ,要考虑他们的心理需求,要善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其对于语文,对于中国文学,乃至传统文化的兴趣,因此,教师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对目前高中语文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2.2利用多种手段降低高中语文教学难度
目前,高中的语文教材课本中选入的课文,很多都很具有挑战性,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手段来降低教学难度,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比如在教文言文时,文中可能会有一些很生僻的字词,教师可以将这些古文字的含义形象好化,比如在课件里插入图片等,图片可以加强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将枯燥的文字转变为丰富的图画内容,学生在看图片时就会对文庄所要表达的一些东西产生初步的了解,从而结合图片来理解课文,降低理解文章的难度,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2.3指引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很多学生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该对其做出适当的指导。教师不应该对学生是否背诵课文诗词做出太过硬性的规定,否则,不仅仅不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反而可能让其丧失语文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鲁迅的文章《纪念刘和珍君》时,教师就不能只顾着让学生背下被划为考试重点的文段,而是应该让学生去理解去体味这篇文章的深意。教师首先要给学生介绍这篇文章的背景,即刘和珍所发生的事件及影响,还有作者的背景,然后引导学生去品味其中颇有深意的句子,等学生理解了整篇文章后,引导他们去深入思考。可以采用提问的形式,如,鲁迅为什么会写出这样的文章,发出这样的感慨?如果你身处当时的时代,你会做些什么?再以教古诗词为例,教师应该介绍诗人生平,介绍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去体会诗词里的真挚感情,而不是太过纠结于字句的赏析。除此之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课后了解更多相关资料,和学生课后探讨诗词文化。
3.结语
学好语文,对于高中生的未来有很大溢出,因为语文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下里巴人"到"阳春白雪",处处是语文的影子。除此之外,语文作为高中阶段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在考试中也占据着相对较高的分值。而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面临的着传统教学方法逐渐被时代淘汰,课文内容太过难懂,学生无法掌握学习方法等问题。为解决这困境,教师应该改进教学方式与时俱进,同时降低教学难度并指引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常晓星.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戏剧文本的教学困境及优化策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
[2]刘丹. 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困境及相应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3.
[3]张立红. 普通高中语文现当代诗歌教学困境之突围策略[D].河北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