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体现探析

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体现探析

作 者:曾 静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鼎山镇果敢小学 636049)

摘   要:人们长期以来一直在思考所谓的数学思维到底是什么。所谓数学思维,指的是学生通过学习数学基础知识,能够利用自己的方法对数学问题和数学现象进行思考和分析的一种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数学思维本就具有灵活多变的特征,而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更能够促进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
关键词:数学思维;小学数学;数学教学

引言
人的各种行为和活动的展开离不开思维,著名的学者钱学森教授也说过:"教育工作的最终机智在于人脑的思维过程。"就数学这门学科的研究而言,其基础就是研究思维活动,也就是说,数学教学与思维关系密切,需要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通过数学思维活动教学不断培养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使其养成真正的数学思维。
一、对基础知识的训练产生足够的重视
牢牢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对于学生成绩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就需要教师减轻对数学概念、法则、定律等基础知识的教学,以切实可行的教学措施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初步培养。
(一)以速度来培养
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教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基础知识的训练,锻炼学生计算的速度,这对培养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很有帮助,同时也能使小学生计算的准确性有所提高。例如100以内的加减法,教师可以通过读题,让学生复述,再直接说出得数;或者是展示小卡片,让学生看到题目后直接说出得数,这样能够有效锻炼学生对数字特征的观察力,对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也有一定帮助。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口算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将学来的数学知识灵活运用,并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2]。
(二)以灵活变通培养
学生在对新事物和新知识认知的过程中,常常以原有的旧知识为基础,在解决问题时,也总会运用到之前解决问题积累的经验。数学知识的逻辑系统很严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从原有的知识出发,就能够有效拓宽学生的思路,学生在对问题进行分析后就会寻找各种解法,这样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的新旧衔接起来,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做良好的铺垫。
二、要着重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关键是抓学生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要有意识地将作业设计的足够有层次性和弹性。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同样要注意将问题设计的新颖有趣,让学生的好奇心在学习中得到满足,大脑也得到相应的发展[1]。
(一)设计精巧的问题
小学生因为年龄段较低,独立性普遍较差,因此很难控制自己的思维活动,导致在现实生活和学习中常常是看到什么就想什么,却不知道,如果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思维就会产生很好的效果。本文说过,要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必须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不断地进行引导,以过程来让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改变,在循序渐进中培养其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地设计问题,提出的问题既要具有启发性,还要最大限度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的状态,只有在这种状态下,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所以教师应该根据课本内容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出有深度、有启发性的问题。
(二)加强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要想正确的表达思维,语言表达能力尤为重要,语言不光是表达思维的工具,同样是思维的外壳。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有很多方法,然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加强数学课堂的语言训练。例如在进行"奇、偶数"教学时,要求学生在最快的时间内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学生在此处常常出错。要让这一问题得到解决,让学生正确掌握这一知识点,需要教师加强学生的说理训练,在学生完成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之后,教师要将一些自己所知的最快捷最简单的方法教授给学生,比如尾数是1、3、5、7、9等的数字是奇数,尾数是0、2、4、6、8的是偶数。
三、要联系生活实际,实现教学目的
理论来源于实际生活,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自己的生活经验有效地运用进教学中,把实际生活和数学理论知识进行有机结合。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举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并通过设置一些与其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数学思维来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能使学生的数学水平有所提高,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为了有效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生活中具体的实例设置一些应用题,例如:鲜奶加工厂某日为三个城区送鲜牛奶,第一个城区送了总数的三分之一,第二个城区送了总数的四分之一,第三个城区送了420瓶牛奶,问鲜奶加工厂当日一共送出去了多少瓶牛奶?这样,就能通过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够更形象更生动的理解问题,使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锻炼[2]。
四、要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交流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主动与学生进行及时沟通和交流,这是加强师生联系最好的方式,教师要通过与学生进行沟通,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知识框架和知识结构体系,进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将每一部分的书本内容学习完之后,教师都应该及时地准备相应的综合练习,以这样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分析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脑海里的知识得到系统化、深入化的整理。教师应该重视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视为能力,既有利于学生能更好的学习数学,还能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一定的帮助,本文就数学思维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体现展开系列论述,意在提高教学效率,给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雅琴. 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体现探析[J]. 中国校外教育,2013,32:79.
[2]焦艳. 数学思维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体现[J]. 赤子(上中旬),2015,06:187.
作者简介
曾静,女,汉族,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鼎山镇果敢小学教师,大学本科,小学高级教师,1993年8月参加工作,一直从事小学四至六年级数学教学和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