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低年级的学生学习汉字能变得轻松主动,重在语文老师抓住学生的思维特点,善于利用身边的各种资源,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低年级的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身边现有资源,在课堂教学、课余安排和课外实践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通过各种适合学生自己的识字方法,引导孩子们获得成功的识字体验。
关键词:低年级;识字教学;探微
一年级上学期的教学重点是识字教学,作为一名小学教育的启蒙者,要有意识地培养初学者通过各种有效的学习方法认识中国文字,而且要让小学生学得轻松有趣,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有智慧和策略。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在繁重的识字任务也能有这样的感受呢?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识字教学应该从"趣"字入手。
一、课堂教学,植识字兴趣之苗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老师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因此我认为着重从以下两个方法着手:
1.编猜字谜,趣味十足
低年级的小学生需要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激情、幽默和有趣。在二年级下册的《葡萄沟》这一课中,我创设用猜谜语的形式来识字,孩子们的积极性特别高,他们纷纷打开思维的大门,在谜语王国里尽情地编、猜。如"够"字,学生编为"句子写太多早就够了",这个谜语既让学生记住了"够"字,又提醒了学生不要把"句"写成"旬"。又如"坡"字编为"土地向上翘起成为土坡";"摘"字编为"商人在摘果子"……学生们自己编字谜,猜字谜,把识字变成那么兴致盎然,游戏式的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无形中提高识字的水平。
2.赏识教育,情趣盎然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大胆地进行赏识教育,这样更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上,当我们津津乐道地讲解却发现几个小捣蛋,这时我是轻轻地点到他们的名字,夸一夸他们的优点。于是,教室里每一个孩子也努力表现好了。因此,我在识字教学中,常挂嘴边的是 "你的识字方法真有创意!""你的高招令我惊叹。""不愧识字大王!"……有时候我还会和他们握手祝贺。经常这样的表扬,学生识字学习的情趣慢慢高涨了!
二、课余安排,催识字兴趣之花
课堂教学是个引子,正如种下的一株小苗,想要让小苗茁壮成长,开出美丽的花朵,需要我们精心的课余照看才行。因此,教师应该利用课堂教学之余,创设一些课外无意识记生字的机会,充分补充课堂那些识字不足的局限。
1.有心安排,认识名字
每次接手一个新班,特别是一年级的新生入学,我都会通过家长会、微信群等渠道告知家长:协助孩子们设计一张自己的小名片,可以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尽情装扮,贴上照片,要求把名字写大,让人一目了然的"明星榜"。一到下课时间,孩子们就纷纷聚集在"明星榜"前,饶有兴致地讨论着:"这是我写的姓名", "这是哪个伙伴的照片"?……在你言我语的讨论交流中,孩子们无意中认识了一些新认识的汉字,也记住身边的新同学。
这样富有新意的安排,将一个个汉字转化成会跳动的音符,会说话的图画,兴趣识字法在快乐的课余生活中就这样产生了。
2.留意校园,自主识字
校园是孩子们的第二片乐土。这里的环境设计都是有安排的。带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关注墙上的《格言》《小学生守则》,去朗读一些诗词名句,这些都不失为识字教学的一种好方法。起初,我是带他们去看一遍,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然后让他们比一比谁认的字最多。没想到学生的一股劲来了,踊 跃争着要读,在我的几次引导下,学生平时就学会去留意,去读读认认了,有的甚至还会背了,这样他们不但识记汉字,那些格言及守则无形中也指导了他们的行为,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真正得到统一。
这样的课余安排,让学生通过交流,竞争的趣味氛围中记住许多汉字,从而达到超越自我,超越别人的你赶我追的良好氛围。
三、课外实践,植识字兴趣之树
常言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识字教学的道路上,也应该顺这条规律去寻找。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他们经常都要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教师要抓住这样的特点,引导学生主动去识字。电视中的广告,带有拼音的课外读物、街道上的标语、店名等,这些都是丰富的识字资源。我想推荐大家使用两种识字方式:
1.巧制识字本
识字本是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不认识的字通过用各种形式把它收集起来的一种本子。学生将平时看到的形形色色、颜色鲜艳的商标、广告单上的字剪下来,贴上去,可以贴成动物,贴成树叶等多种形状,每星期交流一次,每个月评奖,并挂到展示板上,供同学们观赏、识字,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能力。
2.亲子读书卡
我精心设计的亲子读书卡,是希望得到家长的帮助,让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一起交流,达到认识更多的新字。每周五我都会发一张读书卡,上面有学生读书的书名,认识的新字,积累的好词,还有孩子复述故事后的家长记录。内容不多,但方法简便,不要求孩子把读书卡填写很多,他们只要将课外的阅读书籍有选择地进行圈圈画画,归类誊抄进去即可,积累到三张有按要求完成的读书卡就可得到一张表扬卡,表扬卡积累五张就可以进入"智慧屋"(把孩子的照片贴到黑板旁边的一个精美小屋子中)。 规矩定下来,就要持续性的积极评价,孩子在一个螺旋式的竞争中,孩子们的识字兴趣之根一定会长成苍天大树的。
我想,语文教师就应该成为这件美好事情的引领者、指路人。从课堂、课余及课外三个方面,不断引导孩子们获得成功的识字体验,行走在把枯燥生硬的汉字变成妙趣横生的教学之路上,且行且思,语文的识字教学之路必将走得更远更顺!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徐云.创设多种途径,快乐认识汉字[J]- 《考试周刊》- 2012年第17期
[3]谢惠君.以"趣"为径,培养识字能力 [J]- 《浙江教学研究》-2004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