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现代企业管理体制的日益完善,国有企业人事劳资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也逐渐凸显,它有效地作用于企业员工综合素质提升、劳动双方权益维护、人力资源优化等方面,客观上对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中笔者从我国国有企业人事劳资管理工作的现状入手展开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地完善策略。
关键词:企业管理;人力资源;人事劳资管理;问题;策略
一、国有企业人事劳资管理的问题
人才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得到人才,才能够获得市场,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亟须大量的人才,优秀的人才能够带动一批人,甚至能够救活一个企业。
1.劳资管理人员素质水平有待提高
国有企业人事劳资管理的专业性非常强,并且工作量大、业务交叉多,对劳资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要求相对较高。但是,许多国有企业的人事劳资管理人员在从事人事劳资管理工作之前并没有经过系统、全面的培训,并不能够完全有效地掌握人事劳资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缺乏相关经验,导致人事劳资管理水平和效率相对较低。
2.缺乏完善的工作流程
许多国有企业人事劳资管理工作流程不完善,系统性、综合性特点较弱,导致在进行人事劳资管理工作时,并不能够和其他部门进行协调的沟通和配合,不仅会影响人事劳资管理工作的进程,还会降低工作效率。
3.人事劳资管理方法缺乏科学性
目前,我国许多国有企业的人事劳资管理工作,都是由人事劳资管理人员一手包办,并没有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进行管理。而国外先进企业逐渐开始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人事劳资管理,采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的自动化采集、记录以及计算,这样不仅能够降低人事劳资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还能够避免在采集和计算的过程中出现差错,有效地提高人事劳资管理水平和效率。
二、国有企业人事劳资管理工作的现状
当前社会中,如何引入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已经成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大问题。但是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人事劳资管理工作参差不齐,各种状况都存在,经过对企业的分析将当前企业人事劳资管理工作的现状分为以下几点。
1.国有企业人事劳资管理战略不完善
由于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的影响,在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国有企业的人事劳资管理人员的劳资管理观念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依旧停留在只知道做好员工的社会福利以及员工的薪资调整就是做好人事劳资的管理工作。
2.人事劳资管理部门的员工素质和工作质量有待提高
人事劳资管理既是一门多专业综合的、交叉的工作,同时又是一门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目前,一般是挑选具有管理、财务或其他相近学科教育背景的人员担任企业的人事劳资管理工作。由于专业的限制,或者员工没有参加过相应的专业的培训或者教育,基本上是在日常工作中进行逐步的摸索,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3.工作流程不够规范,部门之间缺乏配合
由于国有企业的人事劳资管理部门具有系统性、综合性的特点,需要各个部门之间互相协作共同配合才能完成。由于各个部门之间缺乏相互的配合,导致人事劳资部门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统计工作,对人事劳资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造成了很大的障碍。使得很多劳动员工的薪资不能得到及时的发放。
三、企业人事劳资管理工作的完善策略
1.制定国有企业人事劳资管理战略规划
在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的背景下,企业需要考虑的市场竞争不仅仅局限于眼前,还要从长远角度出发,充分调动一切有力要素,为国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护航";相应地,21世纪呈现出的知识经济特点也在客观上放大了个人价值和个人能力,人才作为推动企业竞争力提升的核心要素,这也就放大了企业人事劳资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一方面,在企业人才引进过程中,不应该将其完全视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还应该积极配合该部门进行工资薪酬、奖金、福利等方面的制订工作,实现人才引进的经济衡量标准制定,避免消耗过度的成本。另一方面,加强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深度合作,及时收集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对企业岗位、薪酬水平和考评模式等不断进行改良,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才利用,将人员安排到最合适的位置上。
2.加大投入不断完善企业文化建设
简单地说,"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全体上下人员的价值观总和,良好的企业文化(或特色企业文化)可以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创新能力,发挥物质刺激所不具备的企业向心力、凝聚力和号召力。而在构建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做好与员工的沟通工作。只有充分了解员工想什么、需要什么,才能做到企业文化建设的"有的放矢",从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方面加深企业与员工的认识一致性。
第二,维护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平衡。很显然,物质激励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促进方式,但物质需求是刚性的,人永远不会满足,当物质激励达到一个临界值之后,它的正面刺激效应就会消失,相应地反面懈怠作用就会突出。因此,要加强精神激励方面的策略制定,让员工产生强烈的企业归属感。
第三,强调员工在企业中的作用。人性化的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体制的重要特色,在表现形式上,要让员工认识到自己被重视、被关注,例如在企业取得巨大成绩的过程中,企业领导层、管理部门等要充分评价员工的贡献。
3.不断提高人事劳资管理人员素质
要充分意识到我国国有企业人事劳资管理工作水平的差距和存在的不足,对企业人事劳资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升不可放松,一方面要在重视该工作的基础上,针对现有管理人员展开专业能力培训,并提供必要的资金、资源和技术支持。另一方面,配合制度建设的需要,为人事劳资管理工作开辟空间,制定合理的专业管理人才引进机制,并定期开展培训教育。
4.加强国有企业人事劳资管理规范管理
充分借鉴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等优势,在企业内部构建人事劳资管理软件系统,提升工具层次进而提高工作能力。在这一前提下,减少人工操作带来的失误和误区,提高工作规范性,在各项工作都充分依照规范要求执行的过程中,配合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做好相应的奖惩处理,以确保这一工作的有效性。
四、结束语
总体而言,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已经成为企业资本中不可或缺的成分,但作为一种"非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需要依附人力资源(企业人才)才能够发挥作用,因此可以说未来的企业竞争本身就是人才的竞争。我国国有企业在21世纪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但挑战的来源已经从市场层面转入到企业内部,提高企业人事劳资管理水平,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各方面资源协调的作用,有力地推动我国企业发展并实现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 。
参考文献
[1]吴佩锐.对企业人事劳资管理发展的思考[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4,10:40-42.
[2]闫晓静.浅议企业人事劳资管理的科学发展[J].现代交际,2015,06:42.
[3]徐博华.企业人事劳资管理工作的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5,26: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