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双因素理论视角下的高速公路人力资源管理

双因素理论视角下的高速公路人力资源管理

作 者:刘军霞 (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人事处 410000)

摘   要:高速公路现如今的发展势头良好,一直保持持续增长的状态,在这种形势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需要不断完善、水平需要不断提高,才能够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需求。本文对"双因素"理论视角下高速公路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详细分析和讨论,推动高速公路人力资源的整体发展。
关键词:双因素理论;高速公路;人力资源管理

"双因素"理论也可以称之为激励保健理论,顾名思义就是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是能够激发起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的重点条件。其中保健因素是指社会福利、薪资待遇以及公司的一些其他政策等等,这些外部因素统称为保健因素,虽然保健因素能够消除员工在实际工作当中遇到的一些不满现象,但是并不能够提升其自身对工作的责任感或者是满足感。所以激励因素才是能够充分调动起员工积极性,增强员工责任感和满足感的有效因素。激励因素当中包括员工自身的成长机会、发展前途、个人职业规划、工作业绩等等,这些内容都属于激励因素的范围之内,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命感、责任感的提升,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1."双因素"理论视角下高速公路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1考评机制
当前很多高速公路企业在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时,基本上都是走形式化路线,考核人员对于工作人员的实际考核主要是"打印象分",考核人员的主观意识比较严重。另外,由于高速公路领导人员没有充分意识到考评机制的重要性,所以在实际考核过程中,经常可以看到"人情牌",最终的考核结果并没有实质性作用,对人力资源的实际操作缺乏精细化管理。
1.2薪资福利待遇
现如今,高速公路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影响下,其自身在用工模式上也有改变,用工方式已经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施工现场,不仅有合同工、正式工,还有一些临时工等等,工作人员的组成越来越复杂,所以对其进行统一管理就显得更加有难度。其次,在薪资福利待遇方面仍然采用比较传统的方式,没有紧跟社会时代发展的脚步,传统的薪酬模式就是工资加上奖金,这种分配体制已经没有办法激发起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1]。
2."双因素"理论视角下高速公路人力资源管理实施策略
2.1培训与开发
高速公路企业在项目开始实施之前,需要对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实际水平有对应的考核和了解,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提供给员工适当的培训和教育,特别是对于新进入岗位的员工。新入职的员工其自身的意识或者是专业素质都比较低,在实际工作当中会由于其自身的影响因素出现很多问题,所以对员工的培训力度需要不断加强,保证员工职业素质同时,要不断强化其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操作技能。高速公路企业对工作人员实行统一、规范、系统的培训,不仅能够从根本上保证项目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而且能够逐渐让员工养成良好的工作意识,强化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也是"双因素"理论当中非常有效的一种激励方式。
2.2招聘与配置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了能够从根本上激发起高速公路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高速公路企业不仅要满足工作人员在物质方面的需求,而且要根据工作人员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其自身的职业规划,将工作人员的优势特点充分体现在岗位安排和规划上,让工作人员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另外,对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和优化,从根本上推广和落实招聘制度,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针对工作人员展开管理,在改革和创新之后,逐渐向岗位管理方向发展[2]。这样不仅能够给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和机会,而且能够从根本上落实高速公路企业的招聘制度,将传统的行政管理逐渐转变成为以法律制度为主的约束管理;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当中行政依附关系逐渐转变成为平等人事主体等等。这样不仅能够让员工逐渐意识到自己在高速公路企业当中的主体地位,而且能够在整个过程中,逐渐强化自己的工作积极性、使命感、责任感等等,让员工能够更好地为高速公路企业项目建设付出努力。
2.3绩效管理
在高速公路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为了能够充分调动起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良好的绩效管理以及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设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点内容之一。高速公路企业提高其自身的绩效管理水平和质量,不仅能够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而且能够促进高速公路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发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将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两者之间的转换工作有效落实,比如对于一些新入职的员工来说,薪资以及社会福利待遇都属于激励因素,但是在员工自身的岗位或者是职务发生变化之后,薪资和社会福利待遇都会逐渐转变成为保健因素,所以对于两者之间的转换,需要高速公路企业制定合理的薪资福利待遇分配方案。这样不仅能够从根本上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够挖掘工作人员的潜能,将人才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避免出现人才浪费的现象。高速公路企业还要加强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对员工的实际情况有一定了解,适当对绩效管理制度进行调整,为达到提高员工积极性的目标而努力。
3.结束语
总体来说,当前加入高速公路行业中的人员越来越多,虽然能够缓解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的人员缺失问题,但是人员数量的庞大,对人力资源管理来说,无形当中增加了管理难度。在这种形势下,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将"双因素"作为基础,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最大限度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保证高速公路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能够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陈伟华.高速公路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途径与方法[J].现代经济信息.2012(12)
[2]吴秋正.4R理论在我国高速公路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上的应用[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