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构建多元合作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研究"阶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610354001)]
摘 要:嘉兴市区基本上建立起以居家为中心、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为支撑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据调查,嘉兴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还存在投资及管理主体单一,日常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内容简单,医疗、康复护理设施服务不到位,对老年人心理安慰及社会参与不够关注等问题。要满足老年人多元化需求,必须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组织体系,建立和完善日常生活、医疗健康、心理安慰及社会参与的服务体系。
关键词:老年人;人口老龄化;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据嘉兴市2015年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统计公报,截至2015年末,户籍人口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84.94万人,占总人口的24.30%,老龄化程度居浙江省第一。目前,嘉兴市已经建立起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能为老年人提供棋牌娱乐、阅读、健身等服务项目,但不能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为更好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目标,必须由政府、社区、养老机构、志愿者组织、家庭等多元主体参与,构建日常生活、医疗健康、心理安慰及社会参与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一、嘉兴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调查的基本情况分析
(一)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为了解嘉兴市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现状及老年人需求,本次调查采用了访谈、观察、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资料。按分区分层等比随机抽样选取样本,深入调查了南湖区、秀洲区30多个社区,在观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对社区养老护理员、社区工作人员进行访谈,再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人发放调查问卷。本次针对老年人的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有效问卷272份,有效率达90.67%。
(二)嘉兴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提供的服务现状及需求
1.日常生活服务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常生活服务内容较为丰富,从基本设施来看,每个社区都有棋牌室、乒乓球室、舞蹈室、阅览室、电视及录像教室等。据调查,排在前四位的需求是阅览室、电视房、棋牌室、老年教育。其中80岁以下的女性对舞蹈室或健美操房的需求较为强烈,排在第四位。而男性老人排位第四的是老年教育。说明女性老人更注意锻炼身体,男性老人更注意老年教育和再学习。
从餐饮服务来看,有11个社区建有老年食堂,10个社区提供了外卖订餐服务。在提供配餐的社区中,仅23%的社区食堂有配餐营养师。据调查,对于日常生活的需求排在前三位的是家电维修、紧急呼救、老年食堂,这三项作为基本的生活需求,需求量最大。然而多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目前不能提供以上三项对应的专业人员和基础设施。
2. 医疗保健及护理
市区所有的老年人每年都有一次较为全面的身体检查。在一些节日或街道组织的公益活动期间,医务工作者会开展免费为老年人开展常见疾病防治的咨询、量血压等志愿活动。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未配备专业的医疗护理人员,缺少对中风或偏瘫的老年人康复护理服务。调查发现,老年人希望通过医疗保健咨询、讲座对自己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进行调整,以预防疾病。同时,老年人希望提供免费量血压、测体温等简易医疗活动的专业设备及人员,便于及时掌握自己的身体状况。对于健康医疗服务需求方面,74.6%的老人需要社区居家养老中心提供定期体检,68%的老人需要健康知识讲座,57.3%的老人需要健康咨询。
3.心理安慰和精神慰藉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都设有聊天室或心理咨询室,但只有6.67%的社区居家养老中心有相对专业的心理咨询师,90%以上是由养老护理员、社会工作者等非专业人士担任心理咨询工作。由于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使得对有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的老人,不能采取有效的心理疏导和科学干预。对于心理情感需求,排在前三位的是聊天谈心、亲情慰藉、社会关怀。可见,仅文化娱乐方面的服务是不能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的。同时,访谈发现老年人对社会参与的需求也不断增强。
二、嘉兴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管理的主体单一,社会力量参与不够
目前,嘉兴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由政府提供资金(政府购买),街道和社区居委会负责管理,养老机构提供服务。在资金和资源提供方面,几乎都由政府大包大揽。这种管理方式既加大了政府的财政负担,也不利于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由于政府的全权管理,公益性组织很难参与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去,志愿服务缺乏长效机制。子女由于工作繁忙,对老年人心理精神需求关注不够。
(二)日常生活服务内容简单,就餐、卫生服务不能满足老年人需求
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基本设施(如:舞蹈室、电教室等)基本能够满足老年人文体娱乐的需求。据调查,在就餐及卫生服务方面,只有1/3的社区有配餐服务,1/3的社区只提供外卖订餐服务。而在提供配餐的社区中,只有23%的社区食堂有配餐营养师,其他社区均没有配餐的营养师,不能针对老年人特点提供科学合理的餐饮。在卫生服务方面,50%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能为老年人提供理发、清洁服务,但对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孤寡老年人未提供上门洗衣、沐浴等家政服务。在安全服务方面,95%老年人家中未安装呼叫器、求助电铃等一系列紧急呼叫设备。
(三)医疗保健不到位,缺乏医疗保健及康复服务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心脑血管等疾病发病率高,而社区居家服务中心并不能满足老年人疾病预防、护理、康复等服务需求。一是中心缺乏对老年疾病预防知识及措施的宣传,不能结合老年人常见病进行预防知识讲座,更缺乏针对老年人突发疾病急救的实践操作和演练。二是大多(87%)中心不能提供专业的老年人疾病预防及康复服务,缺少为中风、偏瘫的老年人服务的护理及康复设施及服务。三是多数(95%)中心配备1-2个养老护理员负责日常事务的管理和服务,缺乏懂专业医疗护理知识的人员。四是中心组织健康体检时间间隔过长。每年一次健康体检,对于老年人而言时间太长,而且检查的内容简单,不利于老年人的疾病的及早发现和及时治疗。
(四)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关注不够,缺乏针对性的心理安慰及社会参与
尽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都有心理咨询室或谈心室,由于工作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对于患有心理疾病的老人,不能采取有效的心理疏导和科学干预。子女忽略对老年人的精神需求,缺少对老人的心理疏导和精神慰藉。其中,空巢老人没有子女陪伴,更是感到空虚寂寞,产生强烈的孤独感,严重的甚至患上抑郁症。此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较少组织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缺少互帮互助活动,老年人无法实现自我价值。
三、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措施
(一) 政府主导,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居家养老服务组织体系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要政府主导,充分发挥公益性组织、社区、养老机构、家庭等的作用,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组织体系。可以借鉴英国的社区照顾模式,建立起政府扶持为主体,以社区为依托、养老机构运作、社会参与的养老服务的组织体系。政府提供政府购买、政策扶持、财政专项补助方面的支持;养老机构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心理疏导和精神慰藉等养老服务;家庭提供亲情慰藉、赡养和生活照料等;公益性组织提供资金捐赠、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服务。
(二)完善生活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日常生活需求
为了满足老年人日常生活需求,须丰富日常生活服务内容与形式,提供个性化、针对性强的服务项目。根据老年人需求量排前三位的家电维修、紧急呼救、社区餐饮项目,加大服务供给力度。在家电维修服务方面,与家电维修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为老人提供便利的服务;在紧急呼救方面,运用"智慧养老"先进技术,安装一键通、紧急呼救电铃等设备;在餐饮服务方面,开设老年食堂,配备营养师,提供有利于老年人身体健康的膳食,方便老年人就餐;对失能或半失能老人提供配餐送餐服务。此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要建立相应的服务点,提供理发、沐浴等服务。在陪同就医问药、代办服务方面,建立社区志愿者队伍和信息交互平台提供服务。
(三)健全医疗健康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健康保健需求
一是加强医疗保健服务队伍建设。加强教育培养,提高养老护理员的医疗护理基本素质和技能,可及时提醒、监督老年人按时服药,提供陪同就医、代为配药服务;协助开展医疗辅助性工作,满足老年人量血压、测体温等需求;提供护理和康复辅助服务,指导中风、偏瘫的老年人正确使用康复设备器材。此外,充分发挥医疗志愿服务团队的作用,组织医务人员及医学相关专业大学生志愿者,定期或不定期为社区提供医疗服务。二是建立和完善医疗与养老服务合作机制。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作用,建立医养结合的联动机制。组建责任医生团队,向老年人提供预防、保健、康复、健康管理的综合性、连续性服务。三是提高老年人疾病防治及自救互救的意识和能力。根据老年人需求开展健康咨询、医疗保健知识讲座、宣传,便于老年人掌握预防老年病的基本知识并进行基础性的防治。同时,加强老年人实际操作能力,针对老年人多发的疾病进行现场演练,让老年人学会紧急情况下自救和互救。
(四)建立心理安慰及社会参与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心理需求
一是要加强心理咨询和精神慰藉服务。在现有的心理咨询和聊天室基础上,开设老年人心理咨询热线,聘用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志愿者参与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工作,让老年人能有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和地方。二是要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养老护理员要了解老年人兴趣爱好,掌握老年人心理特点和基本沟通技巧,与老年人谈心、交流,给予老年人精神关怀,解决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同时,组织开设音乐、绘画、书法、手工等兴趣班,让老年人学习交流知识、以学会友,提高晚年生活质量。三是组织健康状况良好的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在社区内开展邻里互帮、社区卫生、治安维护、社区教育等活动。同时,组织老年人参与城市环境保护、维护社会治安,关心下一代等社会公益活动,加强老年人与社会的交流互动,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充分发挥其余热,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徐秀娟,张英红.嘉兴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现状分析.科技经济市场[J].2016,06,44-47
[2]彭希哲,梁鸿,程远.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王莉莉.基于"服务链"理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供给与利用研究[J].人口学刊,20132,49-59
[4]唐钧.社区服务支持下的居家养老[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43,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