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2008年全球性经济危机蔓延至我国,工人失业、企业破产的阴霾瞬时笼罩着整个中国,国内经济发展进入了空前绝后的衰退期。此时,"四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下发,各级地方政府纷纷投入到了振兴地方经济的持久战役中。为了短期内刺激经济增长,扩大社会总需求,各级地方政府盲目发债融资,大搞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希望通过政府投资带动民间投资力量,从而实现地方经济复苏。然而,随着地方经济缓缓恢复,地方政府因长期财政赤字导致负债率高企,多地地方政府显现出陷入债务危机的势头。因此,本文从规避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出现,探索新时期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管理实施办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2008年经济危机;"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地方政府债务危机
一、浅析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危机
地方政府债务危机是指地方政府出于某种目的的需要过度实施赤字手段而导致入不敷出的危险境地。我国地方政府收入主要的主要来源通常由"税、利、债、费"这四部分构成,"债"主要是指政府债券,也是作为地方政府收入的一部分,起着调节政府财政收支平衡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一个工具。但是若政府对债务问题处理不当的话就很有可能导致政府财政收支失衡,严重时可导致地方政府债务危机。
然而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地方政府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政府债务危机,据相关数据显示,至2013年6月,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总额高达30万亿元,占GDP总额的70.45%,这一巨额债务对于我国地方政府而言,可以说,已经超过了其偿付能力范围。究其根源,地方政府债务危机主要是由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各地方政府过度的投资行为所导致的,再加上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分税制财政体系,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的严重不匹配,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最终酿成了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危机[1]。
二、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管理实施办法探析
1.学习美国模式,通过对政府债务实施债务重组化解政府债务负担
在美国,当地方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导致严重的债务危机时,允许地方政府实施破产保护,不过,这种地方政府破产程序与公司破产是存在着显著区别的,然而在中国,这一手段显然是无法实施的,但是我们可以学习美国处理地方政府债务危机时所采用的债务重组这一手段,它主要是当地方政府出现严重的财政困难而无法兑现债务人义务时所采用的通过与债权人协商,从而修改债务偿还条件,最终缓解地方政府资金紧缺、流动性困难的处理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一种手段,这种协商需要在保证债权人"最优利益"的情况下进行,目的是短期内减轻政府财政压力。
通过对地方政府债务实施债务重组可以短期内帮助政府度过危机,然而地方政府的还债义务始终是存在的,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中央政府中立的地位,中央政府不负有最终兜底的义务,这样也可以达到今后约束地方政府盲目进行债务扩张的情形。
2.明确政府财权和事权,对地方政府实施信用评级制度
由于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无法匹配,资金缺口不断扩大,逐渐出现了"财权向上集中,事权向下集中"的局面,因为地方政府的财权是有限的,然而,地方政府在理论上却面临着无限的财政支出义务,导致地方政府支出缺口不断扩大。因此,明确界定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达到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的相对匹配,地方政府面临债务危机的几率也将降低。
同时,国内应该建立一整套针对地方政府的信用评级机制,设立一套具体评估地方政府债务水平和债务风险的指标,将地方政府的信用水平和债务风险量化,从而达到对地方政府实施实时监控的目的[2],有了这一套约束机制,可以有效遏制地方政府盲目发债的动机,当风险监控指标显示该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水平比较高时,这意味着地方政府信用水平恶化,违约概率增加,地方政府只能采用更高的利率从资本市场融得资金,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方政府面临债务危机的可能性。
3.调整地方产业结构,摆脱原始的、单一的、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
从美国密歇根州最大城市,具有美国"汽车之城"美誉的底特律市破产事件中,我国地方政府应该积极从中汲取教训,美国底特律市主要以汽车工业作为该市发展的主要经济命脉,单纯依靠某一单一产业来拉动经济增长是十分危险而又冒险的,就那底特律市破产事件为例,由于2013年底特律市汽车工业迎来衰退的一年,工人失业,公司破产,最终导致底特律市经济凋敝,该市财政收入严重萎缩,最终因无法偿付巨额债务而导致底特律市政府破产。
以上这个例子似乎给我们印证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所话说"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做其他事也是一样的道理,我国地方政府在向外进行招商引资时,应该遵循多行业交叉互补的原则,尽量以引进新兴产业为主,传统产业为主,从而实现产业比例的最优配置,因此当发生大规模的非系统性、周期性风险时,不会对地方经济产生较大波动,从而为地方政府实现稳定的财政收入。
三、结语
在当今"去杠杆化"地背景下,地方政府在管理和应对地方政府债务危机时仍然需要不断学习和借鉴,地方政府在进行行政决策时也需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财政上要做到量入为出,在进行宏观调控时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从而理智面对地方政府债务危机所带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薛贵. 地方政府债务异化的风险与矫正[J]. 中州学刊,2014,(10):43-46.
[2]牛富荣,宁振华. 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监控体系的设想[J]. 生产力研究,2008,(12):34-36.
作者简介
聂彪(1994-),男,江西宜春人,江西财经大学国际学院(国际金融方向)本科三年级学生,研究方向:地方政府债务,金融风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