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作为培养社会技能型劳动者的主阵地,学生毕业后要走向工作岗位,走向社会,因此,抓好德育教育是学校和老师们的重要任务之一。那么如何有效对中职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呢?下面浅谈几点认识和看法。
一、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广,中职德育教育也应该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德育课堂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德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包括:教学方式、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等方面的改进。从德育课程的建设方面来说,要坚持爱国主义的主线,立足于公民的基本道德、法律意识、文明规范、职业道德,在所有学科中全面开展德育教学渗透,并综合利用研究、探究、讨论、课件等各种手段,结合时事政治与社会实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思想品德素养。同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实训,实现中职学生与具体职业道德行为的零距离接触,以深化他们的职业道德素养。
二、校园文化是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介,利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来渗透德育教育,无疑能起到高效的推动作用
因此,中职学校应将校园文化作为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促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得到高尚道德情操的熏陶与洗礼。例如,通过创建校园德育报刊、德育宣传橱窗、广播宣传等方式来宣传德育知识,还可以成立自我管理的学生团队、协会、组织等,定期开设德育选修课程、设置文化走廊、展示学生的好人好事、开展文体方面的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参观、旅游、参与社会调查等,在不知不觉中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渗透。同时,学校还应努力创设有利条件,促使学校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相互衔接,建立"以市场为依托、以就业为导向"的德育教育体制,实现校园文化与社会行为的有机融合,为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奠定基础。
三、根据中职学生的年龄特征来看,他们的心理素质发育尚不成熟,心理的承受能力也较差,因此,学校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师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健康活动,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此外,教师要注重观察学生的情绪及心理变化,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让学生充分感受温暖的人文气息,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四、要重视家长对学生的诱导作用,建立家长与学校的沟通渠道
定期开展家长与学校的联系活动,及时了解家长的建议和要求,同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为家长提供正确的德育教育方式,通过家长与学校双方面的配合教育,实现德育教育的高效性与实效性。其次,创办校园内德育工作网站,建立大型德育影响资料库,以积极拓宽德育工作宣传途径。以上仅是本人对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中的几点认识和看法。面对中职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抓好德育教育各个环节的建设,不断开拓和创新教育方式和方法,并结合时代特色选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只有这样,德育教育才能春风化雨,育人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