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过去小学品德课过于关注向学生灌输道德知识,而忽视了让学生由内而外地践行品德。我们必须认识到,德育是一项必须切实去做的工作,而不是听一听,说一说。高尚的品德修养体现在一个人的方方面面,作为一名小学教师需要明确自身的使命,将学生的终身成长视为己任,在反思和总结中提升德育教学水平。
关键词:德育工作;小学;思考
一、小学德育工作的意义
二十一世纪,我国教育翻开了新的篇章,教育的深化改革为我国的人才培养开辟了新的道路,对提高我国国民素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工作也有了新的突破。小学生是我国的新生力量,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和提升受到了高度关注。
落实小学德育工作,创新德育方法的做法顺应时代的发展。面对国内环境变化,小学德育工作面临了更多的冲突和矛盾,在激烈的竞争和复杂的市场环境中,落实素质教育,多种形式渗透德育,改善我国小学教学水平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命运。小学德育要把握机遇,在新的教育环境中开辟出一条全新的道路,为祖国的明天作出贡献。
二、德育教学现状
德育教学是在近几年来逐渐引起人们重视的,在过去,教育工作者通常只注重学生的知识水平,而不够重视学生是否具有高尚的人格和修养。教师不科学的教学方式使得不少学生成为了误入歧途,迷失了人生的目标,成为只会读书而不懂得基本为人处世道理的人。部分教师的思想观念传统落后,教学方法违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德育教学工作始终不见成效。
还有一些教师片面理解德育教学,过多地将德育教学与讲大道理联系起来,在课堂上随心所欲地讲授大道理,使得学生听得迷迷糊糊,德育教学缺乏说服力,严重影响了某些学生的判断力和创造力。
三、如何开展有效德育工作
(一)开放式教学
德育教学不应该全都是沉重的,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小学教师应当让学生在愉快、开放、自由的环境中自然而然地提升个人的品德修养。开放式教学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资源的共享给了德育教学更多的灵感。具体而言,小学教师可以借助游戏、体验式活动、实践课等形式来帮助学生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品味生活的千般滋味。一些小型游戏能够考验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同时还考验学生的奉献精神,教师可以借助这类型的游戏启发学生,让学生明白互帮互助,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道理。教师开放式教学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德育教学的最重要的素材,只要教师善于挖掘,善于启发,学生将会从中迅速成长起来。德育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书本里,德育工作要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各项实践活动中有所感悟。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开放的,学生有足够的发言权,这样的和谐氛围更有利于建立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营造和谐的人文气氛。
(二)完善德育课程
小学生年纪尚小,对是非黑白的认识还不够准确,对事物的认识也大多停留在表面。
另外,小学生的性格还不稳定,喜欢随心所欲,情绪变化较大,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小学生的种种特点意味着当前的德育课程还要有进一步的改革。德育课程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成长发育规律,循序渐进地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德育课程要包括学生的个人品质提升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小学教师要教导学生礼貌待人、勤学多问、遵纪守法,还要教导学生做一个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关爱他人、爱国爱家的好孩子。德育课程的构建要以品德课为核心,以其他各科的教学为辅助。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保证学生能够理解吸收并转化为行动。完善的德育课程体系能够更好地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也能确保德育教学真正落实到了每个环节,教育工作者必须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更新小学德育观念
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的内涵不断在丰富,更新德育观念,与时俱进是小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新的时代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我国最具活力的群体,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品德修养必须受到足够的重视,德育观念的更新工作可不融化。小学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同时也是逐渐迈向成熟的阶段,小学教育工作者要在充分尊重小学生的个性化基础上教会学生为人处世的正确方法。教师要将德育与创新、个性化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德育工作的时代特性。新时代的德育工作要强调"落实"而非"说教",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小事中培养高尚的品德。另外,小学德育工作中,教师要始终将"人"的因素放在首要位置,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动摇,教师切忌为了教学而教学,遇到不符合德育规范的行为则大肆批评,甚至是侮辱学生的人格等等,这些都是违背德育的初衷的表现。在德育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切忌看到学生的局部,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样的立体多维度德育观念才能指导教师培养更多新时代的栋梁之才。
(四)提高教师道德素养
小学德育工作有赖于教师、学生、家长、学校的共同努力,其中教师在德育工作中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因此提高教师的道德素养对于学生的成长意义深远。加强教师的培训,改善教师的教学方法,树立更多的榜样是教育工作者要努力的方向。德育工作的落实需要我们实实在在地区做,教师要用自己的表现感染自己的学生。好的教育离不开优秀的教师,如今,优秀的教师也不仅仅停留在教学水平上,优秀的教师兼具高水平教学能力与令人敬佩的个人品德修养。为了更好地将德育渗透进小学教学中,教师要多反省自身的表现,多总结,并在改进中不断前进。教师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教师的为人处世,谈吐风度都会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做一个令人敬佩的教师。
结束语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将小学生培养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是教师的重要任务。德育工作要从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去落实,另外还要为德育工作赋予新时代的内容,培养更多富有理想、对生活积极乐观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糜艳培. 多媒体教学让思想品德课堂更高效[J]. 中小学电教(下半月) 2015年05期
[2] 唐双胜. 小学思想品德作业设计的研究与教学[J]. 赤子(上中旬) 2015年24期
[3] 陶宏. 对多媒体与小学思想品德课整合的思考[J].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15年09期
[4] 郑伟.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开放式教学策略探究[J]. 西部素质教育 2015年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