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怎样通过评改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怎样通过评改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作 者:易 媛 (湖南衡阳市高新区衡州小学 421000)

作文,是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和思想水平的表现。因此,人们常把学生作文的质量看作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素养,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认为:抓好作文评改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传统的作文教学,都是学生写,教师评。这种评改方式学生往往草率地看一下分数和评语,没有实效性。学生下次作文时,错字仍是错字,问题还是问题,教师的批改变成了无用功。
叶圣陶先生说:"我想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张志公先生说:"应当养成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在当前作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这些话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那就是在作文评改中着重培养学生改的能力。那么应该如何去指导学生进行具体的评改呢?笔者近年来在所教班级进行了学生作文"自评互改"的教学实验,现将操作步骤简述如下:
一、对比评改法
所谓对比评改,就是教师对某篇瑕瑜较为明显的习作进行详细"点评",真正做到"精批细改",既肯定优点,又指出其不足,并简析产生这些不足的原因,提示修改的途径,并让习作者根据教师的点评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将修改前后的文章同时印发给全班学生,使大家从对比中悟出作文的一些"奥秘",并在此基础上布置同类型、同体裁的作文做巩固性的练笔。这种方法好在对比鲜明,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二、课堂讨论示范法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告诫我们:"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所谓课堂讨论示范,就是教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教给学生运用一些常见的评改符号,指导学生学习"自我评价"的方法。作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始阶段,教师先选取一篇较易评改的习作,课件投影放大,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再分小组讨论,然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当堂用红笔删、改、添、换、调的方法,就错别字、病句、遣词造句直至文章结构诸方面进行评改,师生共同完成一篇习作的评改任务。第二阶段即实践阶段。先选取一篇中等水平的习作,按左文右题的样式编制成评改专页,印发给学生,让学生边阅读边思考文右题目进行评改,而后指名一个同学作引路发言,并由师生共同评议其修改情况,以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第三阶段即提高阶段。先由同桌之间互相评改习作,然后互相交流评改意见及写作体会,再由习作者反思写作得失,教师复阅、评讲。
三、范文对照润色法
所谓范文对照润色,就是指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及作家修改文章的范例,反复推敲、修改自己的习作,使之认识不断深化,用语更加准确精当的过程。具体作法分为三步:
第一步,介绍作家修改文章的实例。如白居易将写好的诗念给老太婆听,以求指正;曹雪芹对《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惨淡经营";魏巍修改《谁是最可爱的人》时的"忍痛割爱"等等,以提高对推敲润色的重要性的认识。
第二步,教给学生对照润色的基本方法。比如修辞是否恰当,结构是否紧凑,句子是否连贯,语言是否贴切等。
第三步,细心研读师生讨论过的关于文章修改的实例,反复斟酌自己的文章,并加以修改润色,以提高修改润饰文章的能力。
四、面评面改法
所谓面评面改,就是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的习作进行当面评改。这种评改方式主要用于两种情况:一种是针对写得较差的作文,教师宜根据主题找出稍好一点的句子予以表扬并加以评改,帮助学生树立写好作文的信心;第二种是对部分写作确有热情、作文水平提高快的同学多加"关注",适当增加面评面改机会,进行评改指导。在面评面改时,一定要注意教学民主,在"平等"的教学交谈、师生互动中实现信息的接纳。
这种评改方式不但信息反馈来得快,作文的优、缺点以及评改方法指导得具体、细致、清楚,学生容易接受,且针对性强,能有效增强学生修改文章的责任感,便于因材施教。
五、提纲评改法
所谓提纲评改,就是作文前要求学生用图表或提纲的方式,写出一篇文章的观点、材料及其组合骨架,以便教师有的放矢地及时评点,学生及时修改。具体做法是,正式作文前,要求学生根据作文题目编拟写作提纲。以记叙文写作为例,提纲内容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事件的经过和结果等。教师在巡视时及时发现典型,指名宣读,师生简要讨论,口头评议以典型引路,并让其余同学认真修改自己的提纲。这样,作文薄虽未交上来,教师心中对学生的作文已大致做到了胸中有"数"。有时也可采取分步作文法,即将提纲拟在作文薄上交教师查阅,老师略作评讲,然后再布置学生按提纲作文。采用这种方法的好处是:①能有效地加速信息的反馈,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作文效率;②有利于克服部分同学盲目下笔,随想随写而造成的文不对题、条理不清等弊端;③可以训练学生学会多侧面多层次地分析问题的方法。
六、自评互评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自己修改的习惯和能力,可指导他们自己修改,或组织他们互相修改。" "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所谓自查互评,就是指教师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自我评改作文,并要求学生互评,相互交流评改意见。
将学生互评标准板书在黑板上:
1.字体规范,无错别字。(4分)
2.用词恰当,句子通顺,条理清晰。(4分)
3.选材合题,给读者印象深刻。(5分)
4.能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写具体。(8分)
5.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4分)
6.适当地使用一些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不少于400字。(5分)
一种训练模式总是与特定的教育目标,某一种教育内容,特定的学生相对应的,并适用于某个教师和某种教育条件。由于教育目标的多面性,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学生和教师特征的个别差异性,所以教育模式必然是多样化的。以上仅是一个简要的作文批改方法的实践小结。我深信,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一定可以通过作文批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迎来作文教学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