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深入,初中数学教学日渐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必须改变原有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个体化差异,以此充分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开展有效的分层教学,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整体水平。基于上述背景,本文简要概述了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意义,并探讨了分层教学具体策略,以期能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数学;教育实践;具体应用
前言
现阶段,我国注重素质教育,对初中数学教育实践活动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一刀切"式的教学模式并未关注学生的真实情况,在教学中针对教学大纲制定统一的教学内容,无法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应将学生差异与教学目标有机结合,采取分层教学方法,确保数学教学的差异性和实践性,最终提升教学整体水平。
一、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育实践中应用意义
分层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主要以学生现有数学知识为基础,综合考虑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素养和学习兴趣等因素,合理调整教学内容,采取分层方式设置教学内容,以此制定出符合每个学生的教学方案。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找准自身定位,并充分运用已有知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主观性,进而挖掘学生学习潜能,使其系统掌握所学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育实践中应用策略
1.合理设置教学目标
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学目标起到课堂支配的关键作用,是教学有效开展的出发点,因此在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肯定学生的个体差异,以此为基础合理设置教学目标,从而兼顾全班学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直角三角形"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了如下两类目标:第一类,基础目标,主要包括如下内容:①学生可根据具体直角三角形图形描述直角三角形三个性质;②学生可运用直角三角形三个重要性质解决一步计算问题;第二类,强化目标,主要包括如下内容:①学生熟练解决典型直角三角形问题;②学生总结并掌握直角三角形常规技巧,并能通过辅助线解决较难问题。针对上述目标,教师结合学生的数学能力,将学生分为A类:基础较为薄弱学生;B类:有一定数学知识积累,但是数学问题解决能力较弱;C类:学生熟练掌握已学数学知识,数学思维能力较强。其中要求A类学生达到基本目标,C类学生达到强化目标,B类学生在完成基本目标后,鼓励其积极参与到强化目标训练之中。
2.合理开展教学实践
数学知识抽象性较强,在学习中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逻辑能力,但是初中阶段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不完善,基于此教师在分层教学中应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融合,以此生动展示所学知识,并引导学生树立应用意识,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例如在学习《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章节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应用能力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保证兼顾到班级全体同学。教师先讲解立体图形基本知识,并辅以具体事物展示,以此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三维图构造,为其后期立体几何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学生掌握三维图构造后,教师设置分层拓展内容,引入三视图理论,教师选择具有难易差异的图形,将学生按照知识掌握情况和空间转化能力进行分组,给予每组同学不同的图形,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并画出其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这样统一锻炼了学生的立体转化能力,同时兼顾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合理布置数学作业
作业是教学的延伸,帮助师生查缺补漏,进一步明确教学和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因此教师在作业布置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遵循分层化标准,在作业设计与布置过程中参考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确保作业难易程度不一,帮助学生在梯度化形势下最大限度提升自身能力。例如教师可设置如下作业习题:"现有一项施工项目,如果A、B、C、D四人中一人单独去完成,则A需要24小时、B需要16小时、C需要12小时、D需要10小时",在问题设置过程中,教师改变传统单一提问的模式,按照难易程度不同设置如下问题:①如果四人同时去做这项工程,则需要多长时间完成;②如果A、B、C、D、A、B、……这样的次序让4人轮流去做这项工程,每个人每次工作1小时,需要多长时间完成全部工程;③如果基于上述第(②)种工作方式,要使工程能够至少提前半小时完成,则应该如何调整施工方式。上述三种问题明显具有易、中、难三种档次,不同的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掌握程度对其中一道做出解答,这样既能鼓励中下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也能更好的培养优秀学生生的思维能力。如果能力允许的话,学生可逐步完成上述三个问题,以此体会出题用意,更加系统地掌握具体问题,锻炼自身问题解决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将其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能够兼顾全体学生个性差异,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锻炼了自身的思维能力,为数学素养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罗石明.浅谈初中数学的分层教学实践研究[J].新课程·中旬,2017,(5):148-148.
[2]沈新华.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隐性分层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7,(4):200-201.
[3]李维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法的实践探索[J].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7,(28):20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