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互联网+下供应链金融发展趋势及发展意义探讨

互联网+下供应链金融发展趋势及发展意义探讨

作 者:孙承新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江西 南昌 330013)

摘   要:近年来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金融机构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和融资需求创新出了供应链金融的新型融资模式。本文主要探讨我国供应链金融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其对参与主体的重要意义以及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互联网;企业;融资

一、供应链金融的含义
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为满足企业供应链管理需要而创新发展的金融业务,银行通过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
围绕核心企业,管理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流,并把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变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通过立体获取各类信息,将风险控制在最低,最终实现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和银行等各参与主体的多方共赢的一种融资模式。
 
二、供应链金融未来的发展趋势
1.由线下转向线上
在过去,供应链金融主要以一种线下方式来进行;而现在,供应链金融在产品和服务的提供上已经转变为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各参与主体通过建立线上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实现资源整合,优化物流链、资金链和信息链,为大型企业和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和定制化的金融服务。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掌握到了供应链融资过程中的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从而具备了衡量借款企业实际的还款能力,从而为解决金融业务中核心的风险定价提供了良好的支撑。融资企业在线上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可以自助申请贷款,平台系统进行实时审批,自动放款。企业每次借款还款均通过线上完成,手续简便、随借随还,极大地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企业资金周转率,大大拓宽了传统供应链金融的范围边界。
2.垂直化和细分化加强
供应链金融在不同行业的广泛应用,必然衍生出不同的行业特性,这将促使供应链金融向更垂直细分、更专业的方向发展,产业在线金融的综合服务将逐渐走向成熟。商业银行、电商平台、P2P平台等每个行业都有自身的行业属性和特点,因此不同产业链上的企业具有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特征,所以各供应链金融参与主体需要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具体需求来为其量身定做金融服务,以便提供更加灵活和个性化的供应链融资产品。
3.广泛应用云处理、大数据等技术
与传统金融相比,供应链金融不再单纯看中贷款企业的财务报表等静态数据,转而对企业的动态经营数据进行实时监控。供应链金融参与主体通过自建或者与大数据机构合作建立大数据平台,为贷款企业客户量身定制全方位、多维度的分析报告,在依托大量的真实交易数据来源和大数据处理技术的基础上,计算出各标准数据的区间范围,通过上下游企业数据的匹配,对贷款企业客户的资信状况进行全面合理判断。该分析报告可以提供部分数据变化预测,对业务周期进行全程化、多维度的监控和测评,能够做到及时通知和给出建议,从而将参与主体的放贷风险降到最低,也可以帮助参与企业节省成本,提高信息利用效率以及提供融资服务的实现效率。
4.平台化和生态化突显
供应链金融未来的一个发展大趋势是做成产融结合的生态系统大平台。供应链金融平台生态系统是以生态为基础的一种新型商业模式,它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创建金融生态系,通过将工业、商业、农业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产业之间的跨界融合,搭建起跨产业、跨区域的、跨部门,与政府、行业协会、产业资本等各方广结联盟,与物联网和互联网相融合的金融生态平台。通过该平台打造出拥有成长活力和赢利潜能的生态圈,使得金融能真正服务于整个供应链的各类主体并推动商业生态的发展,最终实现多方共赢。
5.主体多元化和普惠化
由于受制于资金实力、金融服务牌照等方面的限制,供应链金融主要以银行为主体,但在"互联网+"浪潮的不断冲击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可以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交易资源优势以及客户资源优势,逐渐转型成为供应链金融产品与服务的主体;与此同时,供应链金融由于信息平台、支付公司、政府机构等平台的客户介入,能够很好地将以前供应链金融无法覆盖的中小企业涵盖进来,逐步扩大自身的市场份额。
三、发展供应链金融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近年来。中小企业成为我国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一支新生力量,但融资难问题却严重制约了其发展。供应链金融通过对应收账款等动产的灵活运用,为中小企业融资的理念和技术瓶颈提供了解决方案,开创了中小企业融资的新模式,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还可以降低企业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的资金占用率,从而提高企业资金利用率,实现资本的优化配置,最终提高企业自身的销售利润。
2.有利于提高银行金融服务水平,提升竞争力
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可以使中小企业成为银行长期稳定的客户,在中小企业市场中抢占先机,从而带动银行相关业务的发展,促进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供应链金融突破了传统信贷体系的局限,有利于银行扩大贷款规模,降低信贷风险,实现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的统一;有利于顺应国际市场的需求,提高银行金融服务水平、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增强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竞争力。
3.有利于促进物流企业的蓬勃发展
物流企业作为连接上下游企业的重要纽带,掌握着关于产品生产、销售、运输等方面的信息。物流企业担任中小企业融资的担保方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物流企业自身在同行业中的声誉,提高企业的一体化服务水平、竞争能力,吸引到更多的客户,从而逐步扩大其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最终扩大企业的经营利润。
4.有利于提升供应链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供应链金融可帮助核心企业培育销售渠道,强化供应质量,减少自身融资,降低财务费用,提升竞争力;可帮助供应商缓解应收资金压力、稳定经营活动,降低交易成本,扩大生产能力;可帮助经销商减少资金垫付压力,加速资金周转,扩大销售量,增加销售收入。供应链金融使得整根链条形成了一个闭环模式,通过借助金融产品完善供应链管理,从而提高资金收付的效率,加速整条供应链的物流和资金流的高速运转,提升整体价值。
5.有利于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供应链金融为企业提供了一整套服务,它不仅密切了上下游企业的联系,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竞争能力,还通过借助核心企业的信用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从而降低了整个供应链的融资成本,达到扩大销售、增加利润的目的,有利于促进贸易活动的顺利进行,做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商流"的四流合一,真正实现了金融资本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功能。而供应链金融不仅会提高我国的经济效益,还将促进我国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本文节选自宝象金融、零壹财经联合发布的《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创新报告》,该报告于2016年1月24日在上海发布。
[2]颜宏亮. 供应链金融基本模式及对拓宽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启示[J]. 浙江金融, 2009(6):24-25.
[3]杜奕锦. 浅析供应链金融现实意义及发展策略[J]. 中国商贸, 2011(5X):139-140.
[4]鲍旭红. 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创新研究[J]. 科技和产业, 2009, 9(1):74-77.
作者简介:
孙承新(1995-)男,山东烟台人,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本科在读,金融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