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它与文学、音乐、美术相伴而生。音乐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则是把学生引入艺术殿堂,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它是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对于将来从事小学教育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在舞蹈教学中使学生得到专业训练,使其在舞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从事舞蹈教学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呢?结合我校舞蹈教学的实践,笔者得到了以下几点体会:
一、加强舞蹈基本功的训练
基础训练对于任何舞蹈教育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我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大都来自农村普通高中,她们的自身条件不好,更没有舞蹈基础,有的甚至连舞蹈都没有接触过。因此,加强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舞蹈基础训练是刚入校学生的首要任务,是一年级学生舞蹈课题教学的重点内容。我的主要做法是:合理编排教学课程,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基础训练可以经过以下三个阶段:
1、整理出一套系统、规范的训练动作。从启蒙入手,循序渐进,除讲授相关的理论知识外,主要分阶段进行练习。例如在教学中我先后编排了手形、手位、脚位、擦地和小踢腿、双腿蹲、单腿蹲、蹲和擦地、踢腿、压腿、腰、小跳、中跳、大跳、圆场、风火轮、半脚等组合,使基本步伐的动作变化和身韵结合起来,将这些动作规范化、序列化、使之基本涵盖舞蹈的各个动作环节。
2、教授学生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舞蹈节目,让他们通过各种类型的舞蹈表演,自然地把基本动作和技巧动作有机地连贯地衔接起来进行训练,以便快速地掌握基本技能。例如在教学中教授了《中国结》、《彝族欢歌》、《傣家风情》、《醉春》、《千手观音》、《飞鬃马》等舞蹈,使学生基本上掌握了汉族舞、彝族舞、傣族舞、蒙古舞、古典舞、现代舞等舞蹈动作的基本要领和风格。
3、建立学生天天训练舞蹈基本功的制度。学生基本功的训练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学中,因此,我建立了“天天练”制度,每天早晨组织学生进行晨练,不但巩固了课堂教学的内容,而且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动作领悟程度和美感都不同程度的得到了锻炼。
这些训练不仅使学生身体自然素质与舞蹈专业素质间的距离尽快缩小,使身体或身体某部分的力量、柔韧性和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控制能力方面得到开发和提高,而且使学生掌握了舞蹈所需要的基本体态、动姿、方位以及训练的一般方法。
二、 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
经过一年的训练后,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舞蹈基本功、理论知识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进入二年级学习,教师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舞蹈能力,进行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创编课对学生是最具魅力、也是最不可少的一课,他们具备了编创能力,就能在今后的各类舞蹈活动中,得心应手地施展他们的舞蹈才华”①。那么,如何上好创编课呢?我的主要做法是:
1、模仿训练。模仿学过的动作、重新组织小组合;模仿学过的儿童集体舞,重新编排儿童集体舞,是学生编舞活动的开始。舞蹈的创编是从模仿开始的,创造也是在模仿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对于舞蹈能力不强的学生可以确定乐曲的节奏、情感,在所学的课堂内容中选择适当的动作小组合或儿童集体舞,模仿成一个崭新的组合式舞蹈。在开始联合阶段要减轻编舞难度,促使学生萌发创造意识,在模仿的基础上产生联想,从而得到创作启迪。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对现有舞蹈语汇的运用,锻炼其组织能力,还可引发学生的创造兴趣,使他们逐渐轻松地迈进创编大门。
2、重组动作。即在原有动作上进行变化,扩展出其他动作。变化发展动作可从几个方面进行:节奏变化;改变部分动作;改变方向;夸张变形;改变顺序。如傣族舞《金孔雀》变化发展动作,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变化动作节奏、变换动作顺序、改变动作方向、改变部分动作、夸张动作幅度。教师应对以上变化规律分别阐释、举例、示范,让学生模仿之后,再自行确定动作进行练习。要特别强调课后的练习,采用回课的办法,进行对比评讲,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使学生的创造思路得到开拓,逐步达到培养创作能力的目的。
3、编导理论的学习。学习编导理论知识是推动编舞实践、培养学生手脑并用能力、提高技能的不可或缺的一环。要在适当的时机开设编导理论讲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舞蹈创编理论知识。舞蹈创编理论中,吃透音乐是前提,创编主干动作是重点,创编舞蹈组合是难点,强化动作与画面的表现力、设计好开头高潮结尾是关键。
4、练习与实践。创编能力的培养,关键在实践,可采取两步走的做法:第一步是习题的练习,课上课下结合,集体个人结合。教师在课堂上选定统一乐曲进行分析讲解,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编舞,并进行表演讲评,锻炼学生创编技能。另外,结合学校内的大型舞蹈比赛,鼓励学生自编自演,还可利用假期让学生自己找音乐创编。第二步是实习创作,通过学生的实习,让学生在小学创编舞蹈,排练小节目,返校后进行成果验收。还须提及的是,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不仅是单纯的编舞,主要的是要把舞蹈创编纳入美育课之中,并以此作为学生将来对小学生进行教育,培养新一代人才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总之,新时期的人才观,要求我们加快教学和教研改革的步伐,努力探索、不断实践。作为舞蹈教员要有:恒心——在美学的海洋里畅游一番,尝尝它的咸涩味,探探它的深浅,摸摸它的“脾气”,当你以坚强的意志去了解它时,必能认识而最终运用它;耐心——以诲人不倦的精神,左右轮回讲授,加上丰富、美妙、幽默而又富于启示的语言;细心——周密计划、长远打算、短期目标、细致备课、适时地、循序渐进地提出切实可行的要求,学生终会领悟到舞蹈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孙国荣、余美玉,《大学生舞蹈教学指导》,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年10月.
[2] 孙光言、徐大之、陈冲编写《常用舞蹈动作选》,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8月.
[3] 江心主,《舞蹈知识100问》,华岳出版社,2001年7月.
[4]张金华,《论幼师生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理论观察》,200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