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地轨道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对于人才的培训工作,逐步被大家广泛重视。各地轨道集团对于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模式也不尽相同。例如:北京就依托于自身的地铁技校开展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上海的培训中心相对来说,职能完整、软硬件建设超前,集中统筹整个培训工作;广州则借助于公司化运作模式,联合国内八家城市地铁公司组建了一个法人实体,与广州地铁运营公司自身形成市场化合作方式,探索优势互补培训模式;深圳地铁目前处于软硬件建设加快阶段,已完成了基础的培训中心建设。国内其他一些城市轨道集团还出现了"校企合作、共建培训学院或专业学院"的模式。
一、综合各地轨道交通行业培训现状,各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培训工作有以下几个特点,值得借鉴
1.定位明确、职责界面清晰
轨道交通行业的培训工作,主要以运营操作培训为核心,同时辅之以管理培训和后备人才培训。培训中心在一定程度上,既是培训工作的统筹组织管理者,又是具体培训工作的操作者。培训中心与人力资源部紧密配合,出台相应的培训管理制度和运行体系,统筹结合,推进培训工作。培训中心与各项目公司或运营公司之间,任务和分工界面要相对清晰。
2.培训工作要以人才培养目标和培训指标为依托
人才培养、员工培训工作第一责任人,是每个项目单元、每个子公司的一把手。培训中心是培训工作和人才培养的载体和实施主体。人才培养目标和具体培训指标,是培训工作开展的依据。一些比较优秀的兄弟单位都依据人才技能通道建设、人才培训规划,层层分解培训工作指标,促进培训工作的积极开展。
3.硬件建设是基础
操作类培训,需要实实在在的硬件载体。各城市在一些模拟设备配备的基础上,逐步开始完善各种模拟设施和设备。北京利用地铁技校以及淘汰的一些设备,不断扩大各操作工种可模拟操作的场地;上海则利用既有的实景车站和运营线改造,实现全真实场景的现场操作培训,同时在模拟沙盘、模拟驾驶、模拟车站等方面建设了完善的设施设备;深圳则在探索建设多功能的一体化综合培训基地。
4.软件建设是核心
一些培训工作做得好的轨道公司,都在工种分类基础上,强化技能等级和持证上岗工作。培训工作的核心是软件建设,集中体现在一些管理体系、讲师队伍建设、核心教材体系建设以及培训评估体系的建设。北京、上海、广州,都以公开出版系列教材,形成一套自己的培训体系,同时拥有较为稳定的培训师队伍。
5.培训工作需要不断的积累
通过与这些公司人员的交流,大家都经历了一个发展阶段和发展过程,关键在于行动起来、不断的积累知识。
二、关于新型轨道交通集团培训中心建设的几点想法
1.明确培训中心的定位、充实培训中心人员
一句话,集团培训中心的短期发展标杆,就是以先进兄弟单位培训中心。培训中心是集管理、建设、资源开发和运营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培训载体。培训中心的业务以"运营培训"为主,在集团人才发展规划的指导下,为集团的人才储备、素质提升做贡献。例如:第一个年末,培训中心专职培训讲师达到多少名;完成集团长期的一个培训规划,构建完整的培训体系(包括培训制度体系、培训的讲师体系、培训的教材体系大纲、培训的基本评估体系);启动部分专业系统培训工作。第二年末,培训中心的人员规模达到多少名,形成一套具有本地轨道交通行业特色的培训管理和实操体系,软硬件设施设备齐全,自主特色鲜明的培训网络体系和教材体系。
2.软硬件建设
在硬件建设方面,需要充分考虑培训的功能需求,建设多功能一体化的培训基地。基地应该包括:一栋五万平米的实训大楼(包括模拟沙盘、各种设备设施模拟教室、管理培训的会议室、舒缓精神压力的休息治疗室、休闲娱乐的场地、集中学习的住宿培训房间、多功能接待室等)、室外专用的实训车站和实训线、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保留现有双林车辆段的既有线,以备安排各种专业工种的培训、考核、实操场所。同时,考虑各种硬件设备的配置和各种工作室的筹建。在软件建设方面,除了完善制度体系和运营机制之外,重点探索与各种社会资源对接,开发模拟系统和各种模拟平台。
3.教材和讲师体系建设
打破常规,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结合公司自身情况,收集整理各城市现有教材体系,抓紧形成适合本地轨道交通的教材。在此过程中,也进一步完善讲师队伍建设和操作员工的技能等级体系建设。积极主动对接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寻求各种政策和资金支持。推动运营公司,建立和完善操作员工的工种等级体系,实现持证上岗和等级培训、鉴定等系统工程。
4.加快校企合作步伐
实施"校企合作"战略,一方面解决员工招聘和素质提升问题,另一方面也能够合作建设培训中心。考虑与一些优秀大学进一步合作,推进自身的轨道交通学院建设;与一些专业技能院校合作建设轨道交通培训基地;与国内重点铁道司机学校合作培养列车司机;与本市本地区一些专业本科院校,合作培养特定工种操作人员。
5.加快短缺人员、骨干人才的培训工作
结合集团组织架构,特别是运营公司的组织模式探讨,加快梳理短缺人才和骨干后备人才需求,培训中心利用集团内外部资源,加快推进该类人才的培养。例如,培训中心与一些干部管理学院、铁道专业大学、外省市轨道公司建立稳定的合作培养项目,加快人才培养。发挥集团党校的作用,有计划、有层次的培训和培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