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些年来,浙江地区进口旧机电产品总体保持平稳发展。旧机电的进口,可以有效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的局面,也可以有力促进浙江经济的发展。但检验检疫机构在检验监管过程中也发现了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从2016年浙江进口旧机电产品的现状出发,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做好进口机电产品的检验监管工作,鼓励合理引进先进的高性能的旧机电产品,促进浙江产业转型升级做初步探讨。
关键词:进口 旧机电 问题 对策
一、进口旧机电产品基本情况
2016年,浙江地区进口旧机电产品数量总体保持平稳发展,据统计,全年经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完成进口旧机电产品521批,货值8548.4万美元,检出不合格192批,货值6186.2万美元,不合格批次和货值所占比例分别为36.9%和72.4%,发现违法案件4起,监督销毁不合格进口旧机电产品6批38台,退运不合格进口旧机电产品2批2台。
从进口旧机电产品种类看,2016年,浙江地区进口旧机电产品以机械及设备和仪器仪表为主,详细情况见下表:
从进口旧机电产品来源看,2016年,浙江地区进口旧机电产品主要来自日本、美国、德国等,这三个国家合计进口批次322批、货4958.1万美元,分别占61.8%和58.0%。
旧机电产品的进口,一方面可以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的局面,另一方面也可以有力促进浙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机床等先进的高性能设备类产品的进口,推动了浙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但在检验监管过程中也发现了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从2016年浙江进口旧机电产品的现状出发,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做好进口机电产品的检验监管工作,鼓励合理引进先进的高性能的旧机电产品,促进浙江产业转型升级做初步探讨。
二、当前进口旧机电产品检验监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一)进口企业不熟悉相关法律法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1.企业擅自进口未经装运前检验的旧机电产品
国家为加强进口旧机电产品的监管,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对进口旧机电实施进口前装运前检验制度。但有一些企业违反规定,擅自进口旧机电,给国家和自身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2016年,浙江就发生十几起进口旧机电产品运抵口岸后,因未实施装运前检验而被口岸检验检疫机构要求退运的事情。还有个别企业弄虚作假,逃避口岸检验检疫机构的查验。如浙江某企业擅自进口了1台未经装运前检验的旧设备,货物运抵宁波港后,竟提供虚假资料以新设备名义申报,在口岸侥幸蒙混过关,结果货物达到目的地后,其违法行为被现场检验检疫人员当场发现。
2.企业擅自使用未经检验合格的进口旧机电产品
列入法定检验目录的进口商品,《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实施条例规定货物在海关放行后20日内须向货物目的地检验检疫机构申报检验,在未经检验检疫机构检验合格前,不准销售、使用。又据法律规定,进口旧机电产品全部属法定检验商品,都须经检验检疫机构检验合格后才能销售、使用。目前,浙江大部分进口旧机电产品的入境口岸是上海港或宁波港,但是许多企业到货后,报检不主动、不及时。部分企业是由于进口代理商没有提醒其向目的地检验检疫机构报检,造成漏报。少数企业是明知要报检,但由于设备暂时不用等种种原因未及时报检。甚至还有个别企业进口旧机电产品未经检验,已擅自使用。如浙江某企业从日本进口一台旧合模提升机,在未经检验检疫机构检验的情况下,已经开箱使用,严重违反了《商检法》的有关规定。
(二)进口旧机电产品安全质量问题频发,损害进口企业的利益 。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1.进口旧机电产品存在较严重安全质量隐患,危害操作人员人身安全
浙江进口旧机电产品总体质量较好,但是也存在较多安全质量问题,影响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2016年,浙江检验检疫局在检验监管中,共检出185批货值6149.5万美元进口旧机电产品这方面的不合格,主要是存在机械、电气安全方面的问题,不符合我国强制性标准的要求,表现在设备的操作按钮安全色与我国标准相反,安全警告标志与我国强制性技术标准不符,急停按钮无黄色衬底、警告标语非中文等,这些问题对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潜在的危害。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旧机电产品不是针对我国进口企业设计制造的,在一些安全问题上就不符合我国强制性标准的要求,还有部分装运前检验机构执法不严,未能发现问题或对发现的问题没有督促出口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消除。
2.进口旧机电产品存在品质缺陷,无法正常使用
进口旧机电产品由于使用已久,制造商已不生产同类产品或已倒闭,售后服务无法跟上,当出现某些系统性问题时,将无法使用。浙江部分进口企业盲目进口旧设备,在国外,未进行有效的测试,就贸然进口,导致旧设备运抵国内后发现由于某些关键零部件缺失,影响了整台设备的正常工作,最终无法使用。2016年,浙江检验检疫局就曾发现2起此类事件,都是因为进口旧设备到货后由于无法找到替换的关键零部件,使设备无法使用,最终只能作销毁处理,给自身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三、对策分析
当前,浙江进口旧机电产品存在着诸多问题,我们政府部门要提高进口旧机电产品的服务意识,充分发挥自身的信息优势,寓监管于服务中,在服务中体现监管,帮助企业解决在进口旧机电产品中存在的问题,使企业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充分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推动浙江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关键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和专业知识的培训
进口旧机电产品涉及政府综合管理、检验检疫、海关、外经贸、外汇管理等部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多,进口企业往往不了解,因此各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信息、资源、人员优势,利用各种信息宣传平台,例如:新闻媒体、网站、会议、展会等,宣传法律法规,让进口企业有关人员熟悉法律法规,预防违法行为的发生,并充分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同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的关于国际贸易、商务谈判、索赔等方面的知识,消除企业在进口实务操作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杂症",使其在国际商务中有更多的筹码,更好地维护国家和自身的利益。
2.加大检验监管力度,努力发挥检验检疫部门把关作用
要严密监管进口旧机电产品的品质性能和安全、卫生、环保项目,对违反国家强制性技术标准要求的旧机电产品坚决要求整改,必须经整改复检合格后方准使用,对于违反进口旧机电产品管理规定的违法行为,坚决予以查处,维护法律的权威性,提高企业的守法意识。
3.加强对装运前检验机构的培训和管理
能否有效防止不合格进口旧机电产品进入国内,装运前检验机构起着关键的作用。要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装运前检验队伍,加强对其的培训和管理,统一其执法工作,提高各装运前检验机构的业务能力,同时应适时有计划地派国内专家对其进行工作质量检查和业务指导,提高装运前检验的工作质量。检验时,要求装运前检验机构对进口旧机电产品在境外多做动态测试,便于发现关键问题,拒不合格品于国门之外,维护国家的利益。
4.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鼓励企业进口
随着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外实体经济不免会受到影响,从而会造成制造装备、资源性原材料价格的下行,因此目前应结合浙江先进制造业建设的需要,加强引导和扶持,鼓励高端旧机电产品进口;引导企业利用机会进口质优价廉的二手设备,促进产业升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
作者简介
吕先敏( 1980.10 ) ,男,台州检验检疫局,工程师, 本科 ;浙江乐清进出口机电检验检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