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无线电教学过程改进讨论

无线电教学过程改进讨论

作 者:郑力军 武警石家庄士官学校 050000

  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很多技术加快了更新换代的步伐,这其中,无线电技术就是其中一种。无线电行业属于资金以及人才密集型产业,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金以及人才供给的是否充足,只有在二者都能够充足供给的情况之下,才能够确保无线电产业的顺利发展,因此人才的培养成为整个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石。而对于我国目前无线电相关的系统教学而言,虽然一直以来有关部门都极为重视,但是仍然有所遗失,总结而言,出现问题的方面集中在以下几点:
  一、教学与市场需求脱节
  科技的发展并非独立于社会而存在,无论是无线电领域相关技术,还是其他方面技术体系,都必须也只能以社会以及市场的需求为基准。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很多技术的教学过程都过多地停留在科学体系,即理论层面,都仅仅围绕着学科整体性展开,而忽视了社会的需求。
  通常而言,在教学计划设定的时候,都会对未来一段时间的社会以及市场需求有所考虑,对有些学科还会考虑到目前技术发展的现状等问题,但是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以及时间的演进,周而复始的学年常常会使教学计划陷入形而上的位置,从而落魄成为一种形式,失去指导教学活动的目的。
  从无线电相关技术教学活动的角度看,作为教学机构,首先应当把握当前科技以及社会发展脉搏。从技术发展的角度看,无线电技术从发展至今的百余年中始终一脉相承。无论是相关传输技术的技术体系,还是其支持性标准与协议,都无一步体现着技术本身的进步特征。对于教学活动而言,只有对这种发展步伐进行深入地考证和发掘,才能准确把握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体现在教学活动中,首先是需要从教学计划层面充分重视,并且需要切实以技术的发展步伐为依据;其次从教学实践过程的层面看,这些技术发展的动态以及总体走向,也是必须让学生熟悉的,因为学生将会是未来技术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只有让他们明确无线电技术整体发展的走向和趋势,才能真正推动技术进步。这样做不仅仅对于无线电技术体系的完善和进步大有裨益,对于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合理的人生规划也同样意义重大。
  二、正确对待实验环境构建问题
  对于无线电教学而言,实验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设置良好的实验,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理论有一个相对比较直观的了解,更为重要的是,对于无线电领域而言,完整的实验甚至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代替实践,对于学生毕业以后的工作同样有着极大帮助。
  有鉴于此,目前开设了无线电课程的教育机构都建立有必要的实验体制并购置了相应的仪器和设施,但是这些实验设施是否真的有效推动了教学体系的进步,是否真的有助于学生自身的成长并且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仍然不得而知。
  就我国目前的教学实验设定状况而言,能够真正服务于教学的实验室并不多,主要存在几个方面的共性问题。首先是对于实验体系而言,应当是一个能够与教学体系相契合的支持性体系,实验体系应当能够自成体系,保持其系统层面的一致性,并且能够与教学体系契合成为一个整体。而目前我国教学机构中的实验室,由于限于经济原因,通常是分几次购进并且建设成立的,因此虽然都是针对于无线电教学用的实验室,却大多保持一种相对独立的状态,其承载的实验内容通常也都是指向无线电理论的不同部分,实验室之间很少能够形成统一整体。这种状态直接对实验的体系性产生了割裂性的影响。此外,教学活动和实验活动分离,分别在教室以及实验室中进行,这则是造成实验体系和教育体制直接分裂的直接原因。
  针对这种状况,在对实验室进行构建的过程中,应当从一个相对较为宏观的角度出发。购进设备的时候,应当考虑新设备能否与已有设备进行融合并形成一个统一体系,如果不能,能否通过软件层面的建设将其融合。对于毫无融合机会的设备应当考虑放弃。而对于建设无线电教育体系而言,上课地点应该安排在教室还是实验室,应当由教学内容所决定,而不应当限于实验仪器的位置,或者基于保护实验仪器的动机对教学内容顺序加以改变。
  三、建立以人为本的信息反馈机制
  自古教学相长,“教”与“学”从来都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究其根本,“教”是教师帮助学生学会的行为过程,而“学”则是学生为了学会某项技能而采取的主动性活动。因此无论是“教”还是“学”,其最终服务目的都只能是学生。
  因此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深入的考察和追踪。虽然教学改革以来,对于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状态有了极大的关注并且这种课堂互动状态也有了极大的改善,但是对于学生学习状态的追踪,仅仅依靠一个学期一到两次的考核仍然不够。应当考虑建立起完善的反馈平台确保学生的学习状态能够得到及时反馈,这种平台的建立不仅仅对于无线电专业课程学习,对于其他课程的学习也有着重大意义。
  实际工作过程中,可以考虑通过网络构建起这样的一个信息反馈平台。并且通过实名或者匿名方式,促使学生反馈学习结果,方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状况对教学进度和内容进行及时的调整,使教学的效果最大化。
  无线电作为一种重要的通信手段必将在未来呈现出越来越蓬勃的生命力,而无线电教学作为这一产业的后备支柱力量更是不容轻视,只有不断的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反复推敲和完善,才能够达成教育的最终使命。
[参考文献]
[1] 陈海东.提高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