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为了少年儿童能很好的掌握武术的基本功,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根据少儿身心特点,武术基本功的教学要求和训练与恢复的原则,来论述少年儿童武术基本功训练的方法。为少年儿童练习武术套路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为少儿在武术方面的发展服务。
关键词:武术;基本功;训练方法
一、前言
通过少儿武术基本功的训练,不断总结和发现新的规律。少儿武术基本功的训练,除了遵循一般的训练原则外,还应根据少儿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按照一定的训练步骤,来进行系统、科学的训练,以保证少儿基本功训练的扎实、有效,才能取的好的效果。
二 、少儿武术基本功训练应适应少儿身心特点
初练时,一般可先学冲拳、推掌、弓步、高虚步、瞪腿、原地压、踢腿等动作,还可以根据少儿肌肉组织伸展性好、力量不足的特点,多做一些柔韧性和协调性的动作的练习。同时应掌握少儿的心理特点,以表扬鼓励为主,及时发现少儿的优点给予表扬,给他们创设优良的情绪体验情景,提高其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
三、少儿武术基本功训练的步骤
1.建立初步的表象
在武术基本功训练中,教练应该将每个动作的示范都完整准确地展示给他们,并在示范过程中对动作要求进行适当的讲解,促进其头脑中的武术动作表象的形成,使他们对武术基本功中的"手、眼、身、法、步"形成初步的概念。
2.强化、加深动作表象
少儿在初步建立动作表象时,往往表现为动作呆板、不协调,多余动作多而且动作的进行靠模仿完成,肌肉本体感觉差,控制能力不强,准确性低。针对以上特点,在进行讲解示范时,应突出动作要点,使少儿的多种知觉参与其中。如"抡臂砸拳"动作,一般少儿在初学时,多注意砸拳,震脚两个动作,而没注意到手脚的协调配合,即动作的时间结构控制的不准,这就要求少儿加强上下肢的协调配合,使少儿将抡臂砸拳和震脚连贯起来,加强动作的时间概念。
3.动力定型和高度自动化阶段
当少儿对整个武术基本功大体掌握以后,教练应使少儿在兼顾劲力、节奏、精神、眼法、手法的情况下,反复练习使其本体感觉性运动条件反射加强,进而达到高度自动化程度。并适时地加强语言指导,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四、少儿武术基本功训练应遵循的训练方法与恢复原则
1.掌握好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的比例
在早期的训练阶段,以全面身体素质训练为主,以发展各种运动能力和技能能力为主。专项身体素质以基本功为主,并结合简单的踢腿、冲拳、抡臂等,发展肌肉的协调用力能力,提高掌握基本动作技术的能力,并注意专门发展柔韧、协调、灵活性等素质。随着少儿武术各种能力的不断提高和年龄的增长,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的比例逐渐增加,基本功训练内容的增多,难度增大,要求逐渐提高,围绕专项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和素质如力量、柔韧和速度等进行专门性基础训练。
2.专项身体训练与基本技术训练有机结合
通过早期的武术基本功训练,在发展专项能力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对基本技术的规格和完成动作的完美程度的要求,通过身体训练与基本功训练的有机结合,使基本技术得到熟练、巩固与提高。
3.重视耐力素质的早期发展
以套路形式比赛的武术运动,在一分二十秒内要完成五、六十个表现出强烈的攻防意识和身体高度的协调,节奏明快的动作,对机体的耐久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在少儿武术基本功训练时,耐力素质的训练应受到足够的重视。采用"间歇训练法"对提高专项耐力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4.适宜的安排力量训练
训练中我们采用每周一次的力量练习,重点提高弹跳力的发展。训练方法:借助斜坡台阶做助跑起跳和各种跳跃动作的练习,最后都要进行几组慢、静为主的"功架"小组合练习。
5.注意恢复控制无形训练
在武术基本功训练结束后要采取适当的恢复措施。放松活动与有效的按摩对少儿消除疲劳有相当作用,应引起重视。
五、武术基本功的训练要求
1.重视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训练
重视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传授和练习,不仅能使少儿身体各部位做到较全面的锻炼,还能较快地发展武术运动地专项身体素质,为掌握和提高套路技术水平打下良好基础。
2.难度动作和复杂动作放在前面,分节施教
根据少儿在精力充沛的时候,接受比较快这一特点,我们将难杂动作放在前面进行训练,能节省时间,对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另外,对于难杂动作,我们可以采取化整为零法施教,运用反复练习法强化训练。这样既可以在集中的时间内强化难杂动作,每节动作难易相当,做到巩固后再进行下一节,节节之间各有特点,从而吸引少儿的兴趣。
3.突出器械基本功的基本技法
对不同器械基本功的训练,应突出器械的技击特色和艺术欣赏力,如:刀术,表现其器械结构的特点是勇猛、快速、气势剽悍。而剑术,突出其潇洒飘逸、轻快矫捷、富于韵律感。因此,在少儿初学时,应注意各自特点进行训练。例如,在初学刀术时,握把太紧太死,不会使腕力,体现不出刀法,因此在学习之前,先介绍几个主要刀法,如内外腕花、扎、点等,体会用力的顺序和力点。
少年儿童时期是各项身体素质训练的敏感期,是武术基本功训练的黄金时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练员能够遵循科学训练规律,加上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对于少年儿童的武术训练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李成银.《中华武术论丛》[M].齐鲁音像出版社.2005年
[2]李成银.《中国武术研究》[M].银河出版社.2003年
[3]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4]王步标.《人体生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5]旷文楠.《中国武术文化概论》.[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年 [6]江百龙.《武术》[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