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发挥大学生自我管理功能开展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

发挥大学生自我管理功能开展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

作 者:张馨尹 赵国华 张翰一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大学生自我管理,可以解释为大学生对自己个人,对自己的心理、思想、目标和行为表现等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浅显一点的讲就是大学生在校期间自己把自己组织起来,然后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约束自己,自己激励自己。
  学风建设则是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一个永恒且重要的主题,它包括了高职院校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原则的建设以及作为高职院校主体的大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的规范。优良的学风是保证和提高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和教育质量的充分必要条件。当前高校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根据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把握学风建设的新趋势,拓展学风建设的新思路,开辟学风建设的新途径,调动大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发挥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功能,使其能够自觉主动的参与到各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过程中。
  一、目前高职院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通过座谈、综合调查、访谈等方式,对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自我管理、学习风气等现状进行了实地的考察,了解到目前高职院校学风上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如大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缺乏学习动力,厌学,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自觉性较差,缺乏良好的学习、学术氛围,缺乏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等等。
  1、一些大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不端正、班级学风比较散漫。有的大学生上课迟到以及早退现象比较严重,而课堂时间同学们吃东西、睡觉、聊天、玩手机、干其他无关教学的事情的情况也相对严重,临到考试时同学之间才开始互相借书、划笔记或者勾画重点;有的大学生对自己所学课程的兴趣不浓,也无心通过其他方式学习别的内容,但是却格外热衷于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社团节目、学生会工作、同学的生日聚会等,这部分大学生一般以各种借口请假不参加课堂教学;有的大学生入学初期一时之间还不能很好地处理学习与生活、学习与工作、学习与情感的关系,在学习、生活、工作、情感之间不能很好地进行协调;有的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对自己是自由主义,自身要求比较放松,而对普通同学则比较严格,从而导致其在班级中起不到应有的示范作用,不能积极引导普通同学,甚至引起同学间的矛盾。
  2、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不满意、不喜欢。一方面,有的教师不满意学生上课时的课堂纪律、学生的学习基础与态度、学生接受及理解课堂教学内容的能力等。另一方面,学生抱怨教师上课的教学态度不端正、教学方法不得当、教学内容不能接受等等。现在许多高职院校的师生关系都比较冷淡。任课的教师一般是上课才来、下课就走,使师生之间缺乏感情及教学内容的交流,彼此相对不熟悉甚至陌生。而学生在课后和教师沟通次数少、沟通效果不乐观,这种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高职院校对大学生的管理制度不够严谨科学和完善。如:双休及节假日学生请假制度、学生上课期间进出学校的登记制度、早操及晚自习统一点名签到制度等等。制定这些制度的出发点肯定都是为了更好的管理在校学生,但是在实际操作时却是比较难以落实的;另外有的教师对一些违规违纪的学生的相关处理时存在心软手软的现象,学生一落泪求情就不忍心按规章处理,处分难以落实,这在一定意义上使学生更加胆大妄为;还有就是一部分学生对于教师的批评教育勇于认错、绝不悔改,当面一套背面一套,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在班级以及年纪、系部对更多的同学造成恶劣的影响。
  二、加强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建议
  1、加强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学风建设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需要高职院校全体教职工长期参与的工程。高职院校的各个部门、各位教职员工通过互相配合、通力合作,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做好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
  (1)加强教师师德修养及敬业精神的建设。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必须加大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加强师德师风教育,使教师树立从事教育工作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另外教师本人应该加强自身的理论及实际教学手段等的学习、虚心地向他人学习经验和优点长处,从而形成良好的师德品质。树立教师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做到从严执教、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为学风建设做出一定贡献。
  (2)加强教师专业或相关业务的培养培训。
  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作为大学生成长道路的引路者,要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系统、完备的文化知识的讲授,自己首先就必须掌握大量丰富充实的信息和资源。在师资培训方面,可以实行分层次、分阶段培训,进一步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分层次培训:助教阶段培训以在岗提高为主,重点为基础培训和学历学位提高;讲师阶段培训以外出进修和在岗提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重点为更新知识,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的继续教育;教授、副教授阶段以高层次培训为主线,重点为有计划地选送参加专项进修,参加重大学术会议等,使其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开阔视野,探索新的研究领域,追赶技术前沿。分阶段培训:以周末短期培训、寒暑假中期培训、访问学者等长期培训等为主要形式。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方式,使教师从专业知识、业务水平、教学能力和教育技术等各方面都能全面加强和提升。
  (3)各行政职能、各教学部门互相配合、共同作用。
  各个行政职能部门及教学部门,都应该承担建设高职院校学风的责任。不仅要在课堂上、在食堂里、在图书馆内、在寝室里,还应该在校园的各种活动场所中,都抓紧教育教学,从日常生活严格管理和体贴服务,做到学风建设工作常提起常抓紧,常抓紧常创新,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真正实现高职院校环境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
  2、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我管理的作用
  通过下面所列各种方式,使大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在高职院校中所处位置,能够清晰的知道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促进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
  (1)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其从思想层面上重视学习。
  优良的学风来源于大学生个人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强大的学习动力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当代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普遍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并且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加上进入大学后离开了父母的陪伴,紧接着就面临着紧迫的竞争压力、人际压力、就业压力等等,所以思想上可能有一些波动。这就需要教师抓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源头上改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让大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和重视学习的重要性,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2)重点抓好低年级学风管理,促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生从中学步入大学是人生的一次重大的转折。新生入校后,是教育工作的一个突破点,这段时间最容易培养他们的良好学风。教师可以通过早操、晚自习点名,课堂随机点名,期中测试,平日作业检查以及增加期末考试压力等方式,在大一开始的时候就通过各种方法督促大学生形成良好自觉的学习习惯,使其能够遵守校纪校规,为优良学风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3)积极开展校园学术文化活动,多方面引导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课外科学文化活动应该做到丰富活跃。可以邀请各“大家”、企事业精英等在高职院校举办各种学术讲座,为高职院校锝大学生提供一个高起点、大范围的学术交流平台;积极举办形式多样的竞赛、交流会等,方便高职院校大学生有针对的完善自我;高职院校的图书馆还可以号召开展校园读书活动,鼓励大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让大学生认识读书的重要性,提高其读书、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各种课外科学文化活动、各种竞赛及交流会等,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得到锻炼和学习,培养他们自我管理的能力。
  (4)完善就业教育制度,帮助大学生将压力转化为积极的动力。
  通过开设大学生形势与政策以及高职学生就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举办就业指导讲座、开展就业咨询活动等,把就业教育贯穿于大学生的大学生活。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和完善自己,并帮助大学生对自己一生的职业大发展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同时,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在社会的价值和正确面对社会竞争,通过自我预期和慎重择业,更好地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促进社会的共同进步和繁荣发展。
  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培养大学生具备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营造高职院校日常管理中严明的学习纪律和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大学的学习生活中,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管理功能开展高校学风建设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 易宁,丁小华.高校学风状况的调查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6,(2).
[2] 李静,何琦.大学生厌学现象的调查及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3] 王伟忠.新形势下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8,(5).
[4] 陈钦华.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学风建设[J].文教资料,2009,(7).
[5] 薛海燕,吴冰月.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缺失现状及干预措施[J].科技文汇,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