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是今后一个时期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之一,而作为服务“三农”的农业银行,对此则肩负着应有的历史重任。为此笔者对国家级贫困县——河南省淅川县的基本情况尤其是经济与金融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就其中的制约因素和金融对策进行了探索,试图以此对今后县域经济的发展有所参考。
关键词:县域金融服务; 制约因素; 对策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全面推进,农业银行的县域金融服务问题已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在这种背景下,欠发达地区农行应如何做好县域金融服务,是一个不容忽视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结合对豫西南某县金融业务尤其是农行业务的发展情况的调查,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
一、基本情况
(一)全县基本概况
豫西南某县位于豫、鄂、陕三省七县(市)结合部,总面积2798平方公里(折420万亩),其中耕地面积5.75万公顷,地理特征大体为“七山一水二分田”;总人口73.90万人,其中乡村人口55.2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61‰。是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主要水源地、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国移民大县、河南省首批扩权县。所辖4个乡,11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该县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性气候,金融学论文矿藏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可开采的矿藏有钒土、石煤、花岗岩等39种。①农业:现已形成了小辣椒、花椒、林果、湖桑、中药材、水产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②生物资源:全县共有野生动植物种类1787种。其中,真菌23科58种;野生植物135科978种;野生动物184科751种。200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84.7亿元,是2002年的2.78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1亿元,按可比口径比2002年净增1.63亿元。
(二)全县金融业务发展情况
截至2007年底,全县共有工行、建行、发行、农信社和邮政等五家经营性的金融机构,其中,农信社的基层机构达到19个,可以说是遍布城乡。而农业银行的基层营业机构仅有2个,且位居城区,乡镇的原有阵地全部放弃。全县各项存款余额为365559万元,比2002年的181045万元净增184514万元;各项贷款余额为275117万元,比2002年的185722万元净增89395万元。其中农行的各项存款余额为41113万元,比2002年的33845万元净增7268万元;各项贷款余额为67103万元,比2002年的72977万元减少5874万元。存贷款分别占全县存贷款余额的11.25%和24.39%。
二、影响县域金融服务的制约因素
(一)贫困地区农业银行的业务现状与外部对金融服务的需求相悖
如前所述,自2002年—2007年的五年时间里,该县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其中全县的现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增幅分别达到177.52%和239.71%。同时,全县的存贷款业务的增幅也分别达到101.92%和48.13%,但农业银行的存款增幅仅为21.47%,远远低于全县的平均增长水平,贷款则一直处于负增长趋势。尽管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则是与基层营业机构的大幅度撤并有关。这种机构的减少,在客观上也不利于服务城乡居民和县域经济建设。
(二)不良贷款已经成为制约银行信贷服务的“瓶颈”
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贷款是银行的传统资产业务,也是银行经营效益的主要来源。尤其经济资源较少、中间业务收入贫乏的地区,银行仅靠吸收存款,不放贷款,是很难实现突破。但是,大量的不良贷款已经成为制约银行放贷的“瓶颈”。现在的县级银行信贷部门的主要工作是清收和转化不良贷款,进行资产保全工作。而且,上级行对新增贷款的质量考核极为严格,论文翻译网站甚至要求新增贷款的“零风险”。从县域的实际情况来看,也往往由于中小企业本身的原因,使银行在贷款的操作中不得不偏于保守。主要原因是中小企业实力不过硬,表现在注册资金低、利润规模小、资产负债偏高等方面。同时,企业产品科技水平含量低,管理不规范,粗放式经营,家族化管理,缺乏高素质管理技术人才和相应的内外部监督机制等,从而使其经营的随意性较大,变化快,固定性差。有些中小企业经营的项目风险较大,给银行评估、授信及跟踪管理带来了一定困难。加上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私营企业普遍信用意识差,一旦出现经营困难,不是从改善经营、加强内部管理方面入手,而是一逃了之,以至使银行贷款形成风险。
(三)较差的信用环境的束缚了银行做好金融服务的主动性
社会信用环境差,贷款主体缺乏有效的信用制度约束,是影响银行增加信贷投放的深层次原因。社会失信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企业之间相互拖欠和债务人以各种形式逃废债务的现象相当普遍,尤其是银行贷款被大量悬空,巨额信贷资产沦为不良贷款。企业欠贷好像是天经地义的,而且有些企业当初贷款也是由政府协调或是国家计划给予的,甚至有的企业从开始贷款就没想过要归还。现有的实际情况致使企业的经营者对银行贷款、国有资产的流失并不负什么责任,企业搞垮了,许多人换个地方照样做官,对他们没有什么损失,他们从心理上也对归还银行贷款有抵触。比较典型的是某县许多停产、关闭、破产的企业,其主要负责人已调任政府行政部门任职,有时银行出于落实债权的需要请他们协调关系,他们也推诿扯皮,甚至不予理会。而且县级政府对银行几乎是很少关心、支持。其原因是农行发放贷款的权力上收,而且由于经费、人事、党务等实行“条条管理”,政府插不上手,因此一定程度上政府对银行业务的开展并不太热情,甚至纵容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缺乏促进经济金融同步发展的有效措施。
(四)不应有的相关制约已成为农行做好金融服务的梗阻
一是法律环境仍需进一步改善。农行在保全信贷资产、诉讼等工作上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但受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有些案子难以诉讼,有些案子即使胜诉也难执行。 二是各家商业银行之间存在的不良竞争,尤其是在外部附加条件上的不应有现象,更使农行的金融服务受阻。三是中小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