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德育教育视野中的高校女大学生自我成才的对策

德育教育视野中的高校女大学生自我成才的对策

作 者:邹 勇 湖南女子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410004

       1、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逐渐普及,女性进入大学的人数和比例越来越高,据教育部2010年的统计数据,在普通本专科大学生中女生的比例为50.86%,已经超过了男生的比例。女大学生作为女性中的佼佼者,她们年轻、有朝气,知识更让她们如虎添翼,在社会的舞台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个人欲望的膨胀和网络的影响下,有部分女大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发生了偏离,德育教育的缺失给女大学生的自我成才增加了几分不确定因素。面对自我成才道路上的困惑,高校要加强女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才能发挥德育教育在女大学生自我成才中的引领作用。
       2、德育教育在高校女大学生自我成才中的引领作用。
女大学生大都处于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岁月,对人生充满了期待,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在这段时期内女大学生能否形成正确的“三观”关系到女大学生今后人生道路的走向,是女大学生自我成才的关键。高校在德育教育中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自己的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国家和人民,在奉献中找到自己的人生道路和发展方向,这也是女大学生自我成才的基础。
  高校德育教育为女大学生自我成才与智育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和精神支持。通过开展系统的德育教育课程,女大学生经过系统学习能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广阔的胸怀,科学规划好自己的人生,找到人生努力的方向,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坚定了为实现人生目标的信念。女大学生自我成才是为谋求人民的利益,国家的振兴和发展不仅仅是男人的事情,女人也同样有责任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要成为“顶天、立地、有本事”的人才。这些为女大学生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  
       3、高校女大学生自我成才的对策。
        3.1 加强德育教育,引导女大学生自我成才与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渐普及和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提高,大学生的个性越来越强,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使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化,也使得很多女大学生的思想受到较大的冲击,高校对女大学生的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就更加突出。但是当前我国很多高校对女大学生开展的德育教育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大多德育课程都是流于形式,专门开设的课程非常少,开展的专题讲座参与的人数很少,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之首,在于德育。可见德育教育在女大学生自我成才中的作用。面对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挑战,高校德育要把科学文化教育和人文教育整合起来,让女大学生树立较强的公民意识、未来意识、竞争意识、环境意识、世界意识,培养大学生积极有为的心态,使之对社会改革和发展充满热情,引导女大学生自我成才。面对社会变革日新月异的现状,要求高等学校德育教育走出校门,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建立起完善、有效的德育教育体系。在教育目标上,从传统的只注重受教育者的协调性品质,如服从、忍让、遵循常规等转向更注重女大学生的自主性品质,如开拓、竞争、创造等;从注重女大学生的固定行为规范训练转向更注重让其学会参与、学会选择、学会角色转换,更注重培养女学生道德判断能力、道德选择能力和抵制不良影响的免疫能力。
        3.2、引导女大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辅导。
  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的女大学生中,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的女大学生的比例不足20%,很多女大学生都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是毕业工作以后的事情。女大学生与男大学生相比较有心理不稳定、生活的双重性、生理的特殊性等特点,在女大学生自我成才的道路上,对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进行科学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增强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对广大女大学生来说,要从大一开始就要开始考虑就业问题,在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增强就业意识和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树立切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职业目标与人生目标。高校在根据实际情况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引入课堂,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开设具有校本特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同时,高校还应该根据女大学生的特点开设专门针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心理辅导和职业规划辅导课程,定期邀请女性成功人士或专业的职业规划师开设讲座,提供经验。其次,高校和社会要想方设法为女大学生创造平等的就业环境,消除性别歧视。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消除就业性别歧视,支持女大学生就业,并加强监管和执行力度,为女大学生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
       3.3 注重实践,强化女大学生的创新和实践意识。
  成才离不开创造和实践,知识经济时代更需要实践性强和创造性人才,因而要使女大学生自我成才,就要在培养她们的实践和创造能力上下功夫。女大学生由于其生理和性别特点她们接触外面的机会相对男大学生来说比较少,信息的来源也比较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女大学生在学习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增强创新能力。  
       4、结语。
  只要我们认真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的规律,与时俱进、因性制宜地做好女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就一定能够引领我们的女大学生一步一步走向自我成才之路,获得事业的成功和人生的辉煌。
参考文献
[1] 姚钦英,李晓燕.女大学生成才学[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吴贵民.中国女性职业生涯发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库)[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孙元化,郎全发.21世纪大学生成才学[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