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教育改革的形势下,初中政治教学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传统的教学模式如何在新的浪潮下改革创新,为教育制度带来新的思路,培养学生对政治更深入的探索。本文从现阶段的初中教育利弊分析出发,提供多角度的改革视角,为新课改注入新的力量。
关键词:初中政治;新课改;教学策略
前言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新课程改革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创意联想思维。初中政治课程追古溯今,把握国家动态,如果在恰当的时机能使学生对国家政治有更深入的了解,那么对学生来说也是提升政治视野与价值观的重要契机。在此阶段教师如何在新改革中突破传统改革创新,为学生自主学习政治提供推动力也是重中之重。
一、新课程改革下对初中课程提出的要求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上发挥很大的主观能动性,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较小。新课改要求下,力求教师与学生平等共处,让学生从被动听课的状态调整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从学生自主从理论型过渡到研究型,逐步调整学习模式。为激发学生对政治的兴趣,从学生的心理动机和学习状态来建立可行方案,颠覆传统以教师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师生平等交流,发展新形势的教学模式[1]。
二、现阶段的初中政治教学存在的弊端
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教条以应试教育为目的,忽略学生本人对政治自身的兴趣与探索,布置大量需要强化记忆的知识点,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导致学生进一步对政治产生的陌生与疏离感。另外,教师与学生疏于沟通。传统教育模式老师高高在上掌握着授课的主动权,忽略学生对于教师讲课的态度与理解,使得政治变得像一种晦涩难懂的语言,导致学生自身缺乏对政治的主动探索。每个学生学习状态有所差异,教师应以一种平等的身份与学生积极沟通,了解学生对于政治学习的看法与见解,做到因材施教。同时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精神也严重影响着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把政治当成应试化工具,不能承担起自己作为一名政治公民的责任与担当。政治是初中教育中的一门重点学科,不但能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也能在历史中的关键人物上学习借鉴优良的品质,从而加强自身在学习生活中不断面对困难时的毅力与信心。
三、新课改下初中政治教学有效性对策分析
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手段上,教师可以就知识点为学生扩充更多的奇闻轶事,或积极主动引导学生自我查找相关的事件与大家分享,引导学生彼此交流自己的见解与心得,在相同中求默契,在差异中求理解,不断加深学生自身对政治的探索与理解,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政治价值观,并能输出并不断接受差异观点的切磋。在学习交流过程中,教师应不断观察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对能主动探索,并兴趣高昂的学生给予鼓励与认可,树立大家学习的榜样。对于探索欲较差不能很好投入的学生积极了解情况给予了解和支持,做到因材施教,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与平等自主的学习氛围[2]。应该在教师的读书角设立相关的历史名人轶事,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阅读习惯,养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并在知识点的讲解中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把碎片化的知识点进行拼接,从点到面激发学生的政治素养。
2.创设适当的教学情景
在对具体的教学事件进行解析时,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角色互换,倾听学生眼中的观点和立场。也可以根据发生的历史事件如帝国主义列强与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时,让学生编排剧情,深入的融入到故事情节中不断体验签约时所带来的愤懑不满,与想要为国争光的拳拳报国之心。通过在历史事件中不断的体验,学生也能在情节中很好的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不断衍生的政治漏洞,一件重大历史事件背后的导火线,一个疏忽的节点将导致的国之将倾。读史可使人明智,通过对历史的深入了解,可以不断的反省自身的缺点与不足,为以后树立长远的目标与理想建立可行性计划。在课余生活中,也可鼓励学生不断在生活中观摩生活与媒介中的政治要闻,不断学习自身作为一名政治公民,如何在治理国家,为国争光添彩中他贡献自己的思索。
3.结合实践发展良好的价值观
政治不但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国家脉络,与实时动态,也会在历史不断的发展中借鉴学习具有开拓创新的人的人格特质[3]。教师可在历史事件中引导学生观摩为历史做出贡献的人的内心冲突和与环境斗争的美好品质,引导学生借鉴优秀的人格品质,不断地在显示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中,借鉴榜样的力量,不断面对挑战,做出具有韧性的反映。
结论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应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目标,积极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兴趣,积极开发交流式学习,合作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等新的改革内容,同时能设计新课改下要求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不断为祖国繁荣发展培养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书风.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方法[J].学周刊,2016,(21):101-102.
[2]贾元元.新课改下有效提高初中政治教学质量的策略[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13,(02):99-100.
[3]叶晓燕.试析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海外英语,2011,(02):6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