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作 者:李 程 (高家镇堰沟子完全小学,重庆 丰都 408216)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社会需要更多的具有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在教育领域我国实施了新课程改革,从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转变。新课程改革下的教育侧重于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要求在教学当中以学生为主体。为了使新课程改革真正落到实处,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教师要大胆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在课堂中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既增强了师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又锻炼了小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团结协作意识。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语文;教学

导言
学好语文不仅可以掌握的我们的母语汉语,与国人更好的沟通和交流,也为更好的认知和学习其它的学科也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学还可以有效的启发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应试教育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过度的侧重对小学生的知识传授,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语文素养难以得到有效的提高。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是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我们的教育教学都要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的提高为目的。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引导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当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从而能更好的掌握知识,提高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并能提升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才能顺利实施合作学习,又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呢? 
一、教师可以通过合作学习强化小学生的主体意识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主宰着整个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就是教师的一言堂,而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小学生们缺乏主体意识,学习知识对他们而言仅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和应付家长的期待。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主体意识,让他们意识到学习是他们自己的事情,让他们在主动的在学习当中发展自己的潜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间通过情感沟通以及信息交流,发散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潜在的创造力。例如,在学习12课《大自然的启示》一课的时候,我除了要提示学生提前充分了解课文的内容,另外还会引导他们寻找自己身边、在大自然当中都有些什么有趣的现象,以及这些现象背后蕴藏着什么奥秘;又可以给我们带来那些启示!小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有的开动脑筋想自己在生活当中遇到的各种现象,有的则会大胆猜测。小学生并没有太多的知识积累,然而当他们在课上遇到许多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我并没有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鼓励他们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翻阅相关书籍、上网查询等方式自己找寻答案。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的主体意识就会被充分的激发出来,在探究当中感受到了乐趣。如此借助小组合作,就使得每个小学生都能成了学习的主人,从中受益。
二、为了避免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教师要合理把握交流时间 
教师为了在教学当中充分体现小学生的主体性,往往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发现两个问题:一是有些教师就是单纯的形式化的分组。即使对那些极为简单的问题,教师也要让学生展开讨论。这样的合作学习是没有意义的。第二,有的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后,仅是让学生分小组展开讨论,而在这个过程中自己根本不参与指导。教师仅仅是划定讨论时间,来示意活动的结束,最终公布正确答案。如此流于形式的探讨模式,教师根本不知道学生讨论的方向是否跑偏了,更不会了解到学生对要讨论的话题有什么疑问,不同的见解..这就起不到小组集体讨论目的,只是在浪费时间而已。为了避免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教师要精心选择探讨内容,并且教师要留给小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表达、互动交流,以充分展示他们的智慧,才能让合作学习达到最佳效果。比如在进行《自然之道》一课学习的时候,我就"正在这时,一只嘲鹰用尖嘴啄它的头,企图把他拉到沙滩上去,幼龟的生命受到威胁。"这段话问学生:"此时假如你就在现场你会怎么做? "学生之间产生了激烈的争论:有的说应该帮助;有的说预习过课文,帮助海龟是错误的做法;有的学生还从生活当中举出了类似的例子。在争论当中,他们对"自然之道"会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此时教师再顺便引导他们什么是自然之道,并且告诉他们如果不想好心办坏事,就一定要善于发现规律、顺应自然规律,最终利用自然规律,才能真正为人类造福。
三、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增强对语文的感悟
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开展小组式学习交流,不仅可以调动学生间的学习和探讨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在合作中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探索。当它们在探索当中发现规律,学习知识,就会发展自己的合作能力以及创新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增强了学生对语文的感悟,还可以通过学以致用使他们爱上语文学习。例如在学习《古诗两首》的时候,这两首诗都是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都是蕴含哲理的哲理诗。这两首诗的妙处就在于把哲理蕴含在对景色的描绘当中。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以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进行赏析和探讨。除了要求学生了解表层意思,还引导他们探究它的内涵,并且要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举出不同的例子。例如,有的学生说评价某个同学,我们有的看到的是他的缺点,有的看到的是他的优点。其实我们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对讨论的对象有一个客观、科学的评价。再如,有的同学说起自己在解题过程当中,开始没有一点思路,感觉一定做不出来,结果突然有了灵感,就顺利解出了难题,就"柳暗花明"了……通过小组间集体讨论,孩子们会立足于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实践,把自己的事例和大家进行分享。这样做不但引发了大家的情感共鸣,还把枯燥的课文学习变成了学生们的生活体验。既增强了对课文的感悟,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做到了学以致用。这样在生活实践当中运用语文,就会实现语文学习的真正价值。
结语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运用不仅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以及探究兴趣,还使他们的潜能得到了有效的激发,加强了他们的团体合作意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也在合作探究当中得到了长期的发展。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认识到合作学习的价值,在自己的教学实践当中扬长避短,让合作学习真正落到实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合作学习当中都得到最好的发展,让小学生在小组合作当中得到全面发展,让他们爱上语文、提高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晶.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大科技,2015,(35):33-33,34.
[2]杜丽华.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外交流,2016,(17):268-268.
[3]丛洪亮.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6,(93):51.
[4]王小连.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6,(12):47.
[5]金瑞.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上,下旬),2016,13(4):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