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外事工作是学校对外联系的窗口,高校有必要在新时期加强高校外事工作以及改善教育管理策略。本文将根据新时期高校管理的特征,结合当前外事工作的新情况,提出一些新外事管理策略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党建;外事工作;探索研究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等学校承担和提供专门人才和智力支持,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千百万德智体等社会型人才。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无论党委还是总支、支部,都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把全体党员和广大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实现党的任务而奋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高校党的建设。
一、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模式的特点
按照以往的惯例主要的高校外事工作的内容包含有三:一是引智。二是派出。三是外事接待。经过若干年的发展,现如今的高校外事工作又呈现出了很多不同的新的特点:高校外事工作一般包括师生之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外籍教师的招聘与管理、高级人才出访与派出工作、高效学生的留学工作、外事接待服务等。根据自身与发展规模的不同使得每个高校外事工作不一样,工作内容也略有侧重。
新时期新外事不难发现高校外事工作是学校对外联系的窗口,是教育改革以及开放的开路先锋者之一。随着当今世界科技文化领域的不断发展,高校之间的相互学习以及交流,相互开展各专业之间的广泛的科研项目等国际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高校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外事部门是学校对外的窗口和交往的纽带。高校外事工作的如何,好与坏、成与败,直接关系到国际交流项目合作的成败效果,也关系到中国高校以及中国高效教师和中国人在国际上的形象问题。
二、新时期高校党建在外事工作中的困难
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开放程度在新时期阶段日益加深,与国际上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高校的发展更是要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努力走在对外交流的最前沿。高校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离不开出色的高校外事工作,同事也增强国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高校是知识分子汇聚之地,高校师生思想活跃、追求人格独立,民主意识、批判精神强;高校是各种思想文化集散之地,也是新观念与新思想发源之地。在高校这个领域开展党建工作,需要不断探索研究新形势和新情况,提出更加新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才能确保始终保持和发展高校党组织在改革发展中的蓬勃生机与重要作用。同时,西方敌对势力、国际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以及宗教极端势力对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也面临着复杂的形势,他们的渗透一刻也没有停止。种种问题表明,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充分发挥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只有在基层党组织行程坚不可摧的战斗堡垒作用,才能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三、高校党建工作领域中构建高校新外事
(一)高校新外事需要加强组织建设
为便于开展党建工作,加强高校国外留学生的管理工作,应当注意趋同管理和同中求异相结合这一原理是在研究新时期国外留学生的教育特点需要注意的。根据学校的师资匹配和教学情况每年不定期的派遣国内外的教师进行交流互访和合作交流,特别是教学一线的党员教师和党务工作者,学生之间也可以在不教学不发生冲突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互换交流,并且随时和国外留学生交流经验。在公派派出前,布置一些具体党建任务以便这样可以调动他们国外留学生的积极性,更加有利于参与出国学生管理。
高等教育事业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最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高校的外事部门在对外沟通联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新外事需要安排组织生活
在新形势下,高校的外事工作将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行政管理、教育教学、人才引进、后勤服务管理等多种职能相结合融会一起已经让高校的外事管理部门从工作实质上突破了纯行政部门的范畴。改革外事管理工作的模式和工作体制,创新管理理念,才能有效促进高校外事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教师应当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情况进行合理分析应对,信息时代下互联网成为大家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东西,党建工作可以采用互联网的方式妥善安排组织党员的组织生活,利用互联网开展党组织的新阵地,利用互联网健全各类管理。
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全党各级组织都在积极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努力探索构建学习型党组织的有效途径。针对高校党员教师工作时间比较分散,业务工作与学习之间的关联度比较大,青年教师党员和青年学生党员比较多,而且学生党员班级层次多的实际问题,更需要合理设置基层党组织机构和探索新型组织生活,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长期开设国际形势教育是高校形势政策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这样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对学生们进行国际形势教育。
(三)新时期高校外事工作需要资源整合和知识共享
新时代高校学习就应当自主创建组织,并且学会知识共享,在关于加强新外事管理的提升方案中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和知识共享。高校外事部门作为高校对外联络交流的主要窗口,处于国际交流的前沿阵地,对促进高校的国际化发展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高等教育国际化使得我国高校在深层次、广领域、高水平上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成为可能,这促使我国高等教育已置身于国际化发展的大背景中。活跃、高效的外事工作不仅可以开阔高校师生的眼界,提高学校的教学与科研水平,而且还会带动高校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扩大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陈昭.对外国留学人员管理的几点思考[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
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孟昭武 加强高校组织员队伍建设 提高大学生党建工作水平.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