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农村学校社会学科前置学习微课资源库建设的实践应用

浅谈农村学校社会学科前置学习微课资源库建设的实践应用

作 者:张 婷 (浙江省海宁市长安镇盐仓学校 314423)

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一种新的授课模式--微课也悄然兴起并逐渐改变着我们的教育。本文从微课研究的背景出发,针对当代农村学校社会学科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探究在微课模式下建立农村学校社会学科前置学习资源库的可行性以及操作性。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从学校、家长、教师三个层面出发,探究微课模式下社会学科前置学习资源库对于提升学科教学的实践研究。
关键词:微课;社会学科;前置学习资源库;艾尔特平台

一、微课研究的背景
1."微课"异军突起
"可汗学院",由萨尔曼·可汗创立的非盈利性教育机构,它主要是通过在线视频课堂,大约10分钟每节课,图文并茂,目标明确地向世界各地的学习者提供免费的高品质教育课程。现在,这种授课模式也漂洋过海地来到了中国,并逐渐改变着我们的教育。
2.农村学校社会学科传统教学存在弊端
作为农村学校的一线教师,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后,不难发现在我们的课堂上,总有一部分学生是跟不上教师节奏的,但农村学校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又不能完全实现小班化,社会上的各类培训补习班巨大的经济负担也不是农村学校学生家长能够全额承担的。如何让乡镇的孩子能够像一线城镇的孩子一样享受到优秀的教学资源呢?"微课"这种学习资源平台或许能够解决这部分待优生学习上的困难。
3."微课"模式在农村学校实践成为可能
目前,全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体系已初步形成,利用信息技术,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跨时空、地域的限制,共享优质的网络教育资源。2014年下半年,我校与艾尔特教学平台合作,共同推出了"校园弱势学科提升方案",期望有弱势学科的学生通过对微课这种大规模在线课程的自主学习,提升自己的弱势学科成绩,提振自己的学习信心。
二、农村学校社会学科前置学习微课资源库建设的目的
以学校社思教研组为核心,杭州埃尔特教学平台为载体,系统地开发历史与社会前置学习微课资源库(七、八、九三个年级),寻求、优化利用微课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方法、途径、策略。概括为以下几个目标:
1.系统开发历史与社会微课,形成适合农村学校学生学习特点的社会学科前置学习微课资源库。
2.通过开发微课,提升教师的综合执教能力和科研能力,培养协作意识,强化团队意识,打造学校王牌学科品牌。
3.通过提供学生微课学习资源,培养学生预习、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通过学习数据的采集与对比,提高农村学校学生社会科学的学习效果。
三、农村学校社会学科前置学习微课资源库建设的实践应用
(一)研发形成各年级社会学科前置学习微课资源库
结合我校(农村学校)学生特点,以杭州埃尔特教学平台为载体,集中教研组(课题组)成员的力量,研发一套前置学习微课资源库,并相应地形成一套系统的评价体系。
社会学科前置学习微课资源库内容包括以下几类:
(1)地理知识的梳理;区域地理环境的介绍;历史事件、人物背景的介绍;其他对课堂知识的相关链接、补充。
(2)一堂课中重难点的突破讲解。
(3)作业辅导型课程。
(二)实施弱项学科(社会学科)提升计划
结合艾尔特教学系统平台和联盟学校共同推出的弱项学科提升计划,制定社会学科提升计划。形成家长、教师、学校三合力,学生通过自主在线微课学习,提升社会学科的学业成绩。具体操作如下:
(1) 学校层面
1)召开学科教师会议,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包括如何和家长交流介绍本项目,以及对孩子课外学习帮助的重要性的交流看法等。包括艾尔特平台使用操作,平台课程审核推荐介绍,家长沟通交流技巧等。
2)学校出台对教师在本班中项目推进情况的考核措施,每半月对孩子们在平台上学习的情况进行汇总,每月结合月考对每个孩子写出个性化总结分析,供学校和家长们参考,并对孩子们出现的情况作出教学目标和方法的调整。
(2)任课教师层面
1)建立完整的学生学业情况统计表,对每个学生分别建立学业进步档案
2)建立家长联系群(QQ群或微信群),尽量做到全覆盖,争取做到群活跃度达70%以上,也就是每个家长在群上至少有三次以上和班主任的交流,
3)由学生家长在班主任处签订学生弱项课程提升计划承诺书。
4)任课教师每月做好学生艾尔特学习平台情况汇总(具体原始数据采集由艾尔特教学系统平台技术部和学校教务处协调)(数据表待设计)
5)每月任课教师综合评出艾尔特月度学习之星报学校,在每月的大会上给予表扬。(激励机制待定)
(3)家长层面
1)与学生一起,在班主任(任课教师)处签订弱项课程提升计划家长责任书,按照责任书规定,对孩子的课外学习质量(主要是艾尔特教学系统平台上的学习监督和家庭作业管理,以及孩子的日常行为观察,每天至少在15分钟以上)
2)每月至少保证利用群或则电话或者面对面和任课教师(班主任)交流三次(含三次)以上,对孩子的整体学习情况和行为进行汇总。
3)认真填写好任课教师下发的月度孩子校外行为情况汇总表。
4)日常督促管理孩子,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活动。
(三)分班试点研究
为了验证社会学科前置学习微课资源库的有效性,笔者特在学校八、九年级每班抽取5名学生做个案研究;七年级随机抽取一个班级,在平台上对班级里的全体学生的学习进行监控,经过2个月的微课资源库学习(每天至少半小时学习量),进行结果比对。
随着研究的深入,还打算将这些参加试点实验的学生作业及阶段性测试的情况与未参加试点实验的学生进行对比。并且进一步加强对这些试点实验学生各类数据的收集,包括课堂提问的反应、课后作业的情况等,通过分析总结,进一步完善社会学科前置学习微课资源库建设。
参考文献
[1]《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与学习方法--微课》韩文
[2]微课教学模式探究及实践 邓菊丽 陈国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