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案例教学法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使用

案例教学法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使用

作 者:杨 涛 (平度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山东 青岛 266700)

摘   要:随着会计电算化在会计行业中的普及应用,给职业教育带来了新的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电算化实践能力,以适应行业工作的需要。案例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它以案例的实践性和关联性为基础,通过在电算化教学中的使用,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体现出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最终使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会计电算化;实践

会计电算化是指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它是一个利用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自动完成部分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和决策的过程。进入信息化时代,电算化的使用更加普遍,它避免了手工帐费事、费力、易错的缺点,使会计人员的工作更加的方便、快捷。但在职业学校中,因学生对于会计实践和经验的不足,不能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给出合理的解决办法;同时,企业的会计信息都属于保密的内容,学生更不可能接触到这些信息。这就导致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脱节,学生就业后不能顺利的适应工作,甚至出现就业难的现象。
由于会计电算化属于实践操作的课程,如何更好的发挥这一优势和特点,显得尤为重要,案例教学法以实际操作中的案例为基础进行分析教学,可以很好的实现这一目标。这种教学法起源于19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是采取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应用于教学,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实施之后,效果显著。
那么如何建立教学案例,案例的标准又是怎样的。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搜集会计电算化的相关案例
那么如何去搜集呢?可以以企业的实际业务和企业电算化的使用情况为基础,找到与教材切合相关的经济业务,整理形成典型性的案例。也可以深入企业,通过在企业的实践,收集会计业务在电算化中的处理方式和方法,然后改编成教学使用的案例。
二、所有的教学案例要自成体系,前后之间形成自己的逻辑关系,形成一整套的案例内容库
找到适合的电算化案例后,要完整的展示企业日常业务,需要把所有的案例整理成一整套案例组合,每个案例之间能找到其联系,这样才能更加贴近企业实际。例如,企业的报销业务,从原始凭证的获取和审核,到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再到现金的支付和确认,最后到现金盘点和出具报表,这些前后之间都要有密切关联,要贴近企业实际。这样学生在使用的过程中才能更容易理解。
三、教学过程要和实践相结合
现行大部分教材操作题以文字的形式展示一项经济业务;而在实际操作中,会计人员对于经济业务的处理是从原始凭证开始的。两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学生虽然经过教材的学习,再接触到实际的原始凭证时,还是不知从何下手,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目的。例如,企业提取现金的业务,在教材中的体现方式为:某月某日,出纳从银行提取现金1000元。学生在接触到此题时,通常为写出会计分录,然后填制相应的会计凭证。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是从现金支票的填制开始的,等取回现金后,会计再根据相应的单据填制凭证。两者的处理过程是有所区别的,后者更加符合企业的实际操作。所以,案例的展示应是以原始凭证的方式来实现。
教学案例库建立完毕之后,要在教学中组织实施。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一)学生准备阶段
根据教学进度,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会计电算化案例任务,并给出一系列的思考题;同时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岗位,例如出纳、会计、主管等。学生根据自己担任的岗位,参考相应的书籍和材料,对案例的内容尤其是原始凭证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分析。
(二)小组谈论阶段
学生准备完毕后,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应包括出纳、会计、主管等岗位。小组成员讨论案例内容,分清自己岗位的工作内容和流程,以及自身与其他岗位之前的关联,并完成相应的分析和评价报告。
(三)教师总结阶段
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分析和评价报告,阐述本小组对于案例的认识和看法,然后教师归纳总结,指出会计电算化案例的重、难点,并对学生评价报告中的优点和缺点加以分析,做出恰如其分的评判。还可以提出更加深入的问题,让学生做进一步的分析。
(四)应用操作阶段
会计案例是企业在日常业务中的典型化表现,能将某一类业务的特点体现出来。那么针对这一类业务,在企业中的实际操作是如何的,要落实到实践中,不能盲目的从理论中联想。学生将案例在会计电算化实验室中,利用财务软件进行实际操作,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达到最终的学习目的。
案例教学法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是最终目的,学生通过案例的学习达到这一目的。学生通过一个个案例的学习,洞悉这一类业务的具体操作过程,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新课改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理念。在案例教学中,从分析案例、讨论案例、到实际操作,都是由学生动手来完成。教师的作用仅仅为引导和总结。再次,能促进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传统的教学只告诉学生怎么做,却没有操作实践,并且乏味无趣,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案例教学不会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而是要学生自己去思考,这不仅使枯燥乏味的学习变得活泼生动,并且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案例教学法是会计电算化教学中众多教学法中的一种,是促进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形式。须与其他教学法相辅相成,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