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 者:李 云 (贵州省都匀市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558000)

摘   要: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和以往的教学模式不同,它非常重视课堂讨论,能够较好的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们积极的参与进来。本文阐述了对分课堂教学的相关概念,分析了目前中学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划分对分小组、讲课阶段、内化吸收阶段、课堂讨论阶段几个方面详细探讨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今后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中学化学;问题;应用研究

一、对分课堂教学的相关概念
(一)对分课堂教学的内涵
对分课堂教学这一教学模式是复旦大学心理系张老师提出的。对分课堂主要是指教师将上课时间一分为二,一半时间用于课堂上讲课,一半时间用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讨论。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以往的教学模式,重视课堂讨论,这样有助于学生可以及时的内化吸收教学内容。
(二)对分课堂教学的优点
采用对分课堂教学这种模式能够较好的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们积极的参与进来,这样有助于减轻教师的压力。对分课堂上,学生能够在教师传授之后,掌握课时内容的基本构架,能够及时解决重点和难点内容,使得课后的内化吸收效果非常好、效率非常高。尤为重要的是,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特点来分配学习时间,进而能够更好的巩固课堂内容,然后在下次课堂讨论中能够有备而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对分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
对分课堂主要包括讲授、内化吸收以及讨论三个阶段
(1)讲授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教师的授业阶段,教师阐述章节内容的基本框架、概念以及理论逻辑等等,重点讲解重点和难点,但是并不传授全部内容,主要是为学生的课后自主学习和内化吸收留有余地。
(2)内化吸收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在课后完成,通常情况下,两堂课之间的一周左右时间为内化吸收阶段,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和能力,查找相关资料,认真进行研究,完成课后作业,并且进行拓展和延伸,为下堂课讨论打下良好的基础。
(3)讨论阶段
这一阶段,学生对课堂上的内容进行分组讨论,每个小组派出相应的代表,针对上堂课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学习心得同班级的同学以及任课教师进行深入的讨论和交流,进而达到答疑解惑的效果。
总之,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根据获取个体知识的心理认知规律而研究出来的教学过程的三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非常的重要,各个环节必须配合好,只有这样才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
二、目前中学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化学是学生的一门很重要的课程,教好中学化学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难题,本文以中学化学的实验为例,探究目前中学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详细如下:
(一)学生预习比较浅显
很多同学在做预习报告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是把课本上的实验原理、目的以及过程等原封不动的摘抄下来,基本上都是临时赶出来的,这就导致他们根本没有彻底理解本次实验的内容,致使预习的质量不高,进而达不到教学目的。
(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在实验教学时,教师一直在讲授,是其主要的工作方式,学生基本都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尽管这样能够让学生顺利完成实验,但是无法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和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没有得到提升,探索创新思维也没有得到发散。
(三)学生的积极性不足
学生被动的听老师讲课,然后对照教材重复操作一遍。此外,教材中的实验被验证过的,只要学生按照教材认真的操作,就基本不会出现问题,但是这样学生就没有了主观能动性以及探究问题的意识,很难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评价手段不够丰富
在考核化学实验课程的成绩方面,基本都是通过实验报告来判断,将实验数据的好坏作为考核的根据。这样就会影响学生们巩固和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基本都把精力用在写实验报告方面,很多时候可能会为了完成实验报告胡乱编造数据,这样就和化学实验的根本目的相违背,也达不到教学目标。
三、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上五个问题都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导致的,而使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恰恰能够解决以上这些问题。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过程如下:
(一)小组划分
根据化学实验课程的人数进行划分,为了公平起见,随机抽取学号,让3-5人一组。
(二)讲授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教师参照中学化学教材向大家讲解化学实验的原理、目的以及过程,让学生了解每个实验器材的作用和操作流程,对于一些重点器材、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然后的时间由每个对分小组的成员进行实验操作,可以讨论,保证每个对分小组最终顺利完成实验。课后化学教师布置一些高于教材难度的作业,主要是为学生的课后自主学习和内化吸收留有余地,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探索创新思维。
(三)内化吸收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在课后完成,学生有一周的时间内化吸收当堂化学实验课程,然后进行自主学习,查找相关资料,认真进行研究,完成化学实验课后作业,并且进行拓展和延伸,为下堂课讨论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 讨论阶段
(1)讨论的形式
讨论阶段主要是学生对上堂课的内容进行分组讨论,"对分课堂" 讨论的形式可以有很多种,可以根据化学实验的理论进行对分,也可以针对某一个化学实验操作来进行对分,当然也可以针对某一个实验装置来进行对分,或者也可以针对化学实验的结果、讨论来进行对分等,具体可根据实验内容的难易或时间长短选择对哪一块知识点进行对分讲授。
(2)开始讨论
然后每个小组派出相应的代表,进行讨论和交流,讲1到2点就可,如果学生讲的好,可以适当多给点时间,如果讲得不好,当即打断,让学生坐下,转换到其他组的学生,不要浪费全班时间。
针对学生提出较好的问题,可以让别的学生来回答,不但可以增加学生的互动,还可以督促全班同学认真听讲。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认真观察,找出不认真参与的学生,适当让他们发言,这样可以让他们更好的参与进来,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讨论阶段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之后,教师可以让大家自由发言,解决遗留问题。
(3)教师总结
这个阶段教师进行简单的总结,查缺补漏。
四、结语
由于每种教学内容学生都会有不同的课程要求,每种教学阶段下教学目标也有所不同,一定要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宋建平,王红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 文山学院学报,2016(3).
[2]李欣,对分课堂:有中国特色的大学教学新方法[J],学周刊,2016(10).
[3]宋益善,盛洁,康永锋,王朝瑾, "对分课堂"在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广东化工,2016(18) .
[4]王世革,黄明贤,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与大学化学教学[J], 广州化工,2016(5) .
[5]于金涛,缪春宝,姜艳,成江, 对分课堂在安全工程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 广州化工,2016(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