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用丰富的游戏对幼儿园小学化倾向说不

用丰富的游戏对幼儿园小学化倾向说不

作 者:余 峰 ( 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幼儿园 645350 )

《指南》颁布实施4年多了,幼儿教师开始认识到"幼儿的学习是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重要性。游戏活动逐步成为幼儿的主要学习形式。
但是很多幼儿园,特别是乡镇一级幼儿园还有私立幼儿园,面对招生的压力和部分家长的要求,还是在大规模开展写拼音、写汉字、写数字、做加减法,有的幼儿园甚至提前使用小学一年级教材,完全按照小学上午4堂课,下午2堂课的课堂教育模式上课,认为小学知识学得越多越好。
这种"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它可能迎合了部分家长的意愿,却完全忘了维护孩子的学习权利,违背了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我们的教育是要把人培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像和创造的身心全面协调发展的人才。
那如何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以游戏为载体在幼儿园开展保教活动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教师树立正确的游戏观,用科学的观念影响家长
作为幼儿教师,不仅必须自身秉承正确的教育思想,具备科学的教育理念并坚持执行。还要引领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让家长理解3-6岁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是这个阶段孩子学习的主要方式,从而理解游戏和日常生活对孩子学习与发展的重要作用。
做好家长的培训、宣传工作,争取让家长成为保教工作的支持者。例如当部分家长提出幼儿园教孩子写拼音、写复杂汉字的时候,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家长做培训宣传:告诉家长,一、从身体发展规律来说,要完成正确的书写行为,基本自如地控制笔,需要孩子的小指肌肉群发育到一定的阶段,医学研究结果是这个年龄大概在六岁到七岁之间。如过早要求书写,孩子对笔的控制力度不够,久而久之就养成不正确的书写姿势,难以纠正;二、孩子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为辅的,机械重复的书写,只是一种模仿,没有实际意义。三、幼儿园也在开展书写的游戏。比如在沙盘上练习简单的汉字书写笔顺,用简笔画的方式书写拼音:"o"用画泡泡来练习、"e"用给绵羊画羊毛等等。这样既不会发生书写疲劳,又保护了孩子手的发育。
二、以有效的游戏活动,作为转变家长的"突破口"
(一)从活动组织形式上去幼儿园教学小学化,凸显环境在幼儿学习与发展中的作用
支持幼儿学习与发展首先可以从规划活动室的环境开始。教师要从幼儿的角度出发设计班级的空间,而不是从利于教师管理幼儿的角度规划空间。如:利用教室的墙体、储物柜、其他间隔物把各个不同的游戏区域划分出来,把幼儿的课桌椅摆放进区域,一桌多用,方便幼儿游戏,让他们对活动室拥有控制权,增强自主意识。
(二)保证幼儿游戏活动的时间
要科学安排教学活动,除集中教学时间以外,要给区域游戏、户外游戏和教师组织的游戏留够时间,不能随意挪占幼儿的游戏时间。
(三)凸显游戏活动的目的性和渐进性,并和阶段教学主题紧密相连
教师在设置班级的游戏区域、预设游戏活动时要有目标意识,除了要和教学主题相联系,还要让所预设的目标具有连续性和渐进性,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入手让幼儿的各项能力得到发展和提升。
(四)注重对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行为的观察,及时做好反思和分析,并适时调整游戏
教师除了为幼儿创设游戏区域、引导幼儿游戏之外,更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观察幼儿,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分析解读幼儿的游戏行为,提炼出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的发展或者不足之处,以此作为现实依据对孩子做出科学的评价,同时也对游戏活动是否有效提供了评价标准,便于自己及时调整游戏活动,引领幼儿往更高层次发展。
三、开展多样的活动,让家长认识游戏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指南》宣传,让家长、社会各界加深对《指南》的认识。发放《指南》宣传单、开展《指南》知识有奖竞猜、进行《指南》宣传周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更多家长知道《指南》、认识《指南》、学习《指南》,接受最新的幼儿教育理念。
(二)开展有关"幼儿园游戏活动"、"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危害性"的家长专题讲座。通过专家引领让家长从科学角度认识游戏活动开展的重要意义以及过早进行小学化教学的危害。
(三)请家长观摩学校"游戏现场"活动,亲临现场感知自己孩子在游戏中的表现,并结合教师对游戏活动和幼儿表现的科学解读,让家长认识到游戏活动的魅力所在,对比认识到小学化倾向的危害。
总之,坚持在幼儿园开展以游戏为载体的科学保教活动,坚决杜绝"小学化倾向",是我们应该长期坚持的道路。让我们用丰富的游戏对幼儿园"小学化倾向"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