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个孩子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认识在多年的学校教育中基本形成,有些甚至会根深蒂固。学校教育最主要的关系是师生关系,我国师生之间的关系也由传统的“师道尊严”转变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无疑是教育的巨大进步,是师生关系发展的方向。但是,最近有关“不和谐”师生关系的报道屡见不鲜,使本该其乐融融的师生关系,爆出了许多“不和谐”的音符,影响教育水平的提高和质量的提升。探索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要素,完善师生关系是今后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班主任;师生关系;和谐;要素
一、构建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重要意义
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学校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班主任与学生相处和谐才是保证教育良性循环的基础条件。建立班主任与学生的和谐关系是班主任与学生的共同需求,也是共同的期待。
1.1有益于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构建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为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提供了全面的服务,因此,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不仅是保证了学生现阶段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更是有利于学生终生的发展。
1.2有利于成绩较差学生的进步
成绩较差学生因为与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差距容易导致自卑心理,在学习上容易焦虑,比一般学生的压力也就更大。因此,这些学生更加需要来自班主任的更多的关注、关心以及关爱。如果班主任与每个学生之间都能够建立和谐的、民主的、良好的、友爱的师生关系,能够提升成绩较差学生的自信心,进而一步步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
1.3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保证学生全身心投人学习的重要条件。在一个班级中,班主任作为管理学生、教育学生的主体,对于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建立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是整个班级学习环境的基本保障。在和谐的班主任与学生关系中,班主任是学生学习的好伙伴,彼此之间是平等的、互相学习、成长的关系。
二、影响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建立的要素分析
2.1交流不足产生隔阂
部分地区受到教育资源的限制, 大班制教学依然存在, 导致教师难以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 各种师生矛盾的背后都隐藏着师生相互不理解的因素, 这同样是导致师生不和谐因素的重要原因。快速的生活节奏, 导致教师忙于完成教学任务, 家长忙于工作, 教师与家长之间交流的机会很少, 家长对教师工作和学生的在校表现不了解, 容易造成家长在处理师生矛盾时的偏颇, 造成不良影响。
2.2班主任不能“一视同仁”
班主任对于学生的认识较为片面,认为好学生的评价标准就是学习好,对于个人素质、品行等方面的关注较少,有时对学生还差别对待,这样极易引起学生的不满,认为班主任对待学生有“远近亲疏”之别,导致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恶化。例如:据笔者了解到的有一个班主任对于不同学生的态度往往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在这位班主任正在上课时,张某(该学生学习成绩优异)迟到了,班主任态度和蔼的提醒该生下次注意,赶紧到座位上听课,别耽误学习,这时李某(该学生学习成绩较差)也迟到了,这时大发雷霆,并让该生站着听讲。李某不敢违逆,乖乖的地站在自己位置上。事后才得知李某是身体不舒服才迟到的,但是由于班主任的武断行事,导致李某对班主任的关系日益恶化,学习成绩也直线下降,最后办理了转学。
2.3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
教师法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不允许教师对学生进行任何形式的体罚和变相体罚, 这意味着教师对学生只有说服教育的权利。然而, 在现实的学校生活和教学过程中, 教师对经常干扰教学秩序且说服教育无效的学生, 往往束手无策, 打不得、骂不得。往往也是对这些学生的管理导致师生关系不和谐, 甚至出现所谓的 “体罚”现象,使教师在舆论上处于被动的地位, 继而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三、构建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要素
3.1实施班级事务人本管理
实施班级事务人本管理即是以学生为根本,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出发点,人性化管理教育学生,并不是传统以“罚、管、卡”为主的教育管理方式,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尽力创造一种和谐、平等、宽松、民主的班级环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每一个人都有基本的需求,且个体需求差异性较大,其基本需求是否能够获得尊重,对于个人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影响。
因此,班主任必须充分理解学生的思想情感、尊重学生的人格、宽容学生的过失,尊重学生的个性,同时为培养学生个性提供一个表现的场所和机会 ;在班级管理中,若单纯靠班主任的力量管理班级往往是力不从心,班级事务应该进行集体讨论,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不得搞一言堂,应该扮演一个参谋的角色,赋予学生充足的自主管理权限,班级内的全部事务都
要征求班级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的情感。
3.2学会赏识学生
赏识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使得学生无忧无虑地成长是构建班主任同学生和谐关系的前提条件,发现和赏识优秀学生的闪光点比较容易,然而赏识和发现问题学生的闪光点就比较困难。大多数班主任对待问题学生常常采取挖苦讽刺和粗暴批评的教育方法,这一做法导致师生关系进一步恶化,学生不愿意同班主任进行沟通,甚至有的学生完全封闭自己。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必须学会赏识学生,尤其是要赏识那些问题学生。对于问题学生应该进行纵向对比,留意他们微小的进步,放大他们的闪光点,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到被人认可和关注的成就感。例如在检查学生周记时,教师对学生的行为、思想微小的进步进行赞赏,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必然会激发学生积极进取之心,使得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健康成长。
3.3真实地面对学生
班主任也是一个普通的人,并不是书本上美化的圣贤,虽然不是很完美,但是每一个学生更愿意同真实的班主任相处。如果教师充分展现自己真实的一面,不仅能够很好地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更能够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班主任经常组织开展“说说我班的事”活动,让每个学生寻找、发现本班的故事,让每个学生共同创作班歌,演唱班歌,共同参与班级公约的撰写与讨论,让学生与兄弟班开展辩论赛、拔河比赛、篮球比赛等,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让一滴水回归大海。只有真实地面对学生,用心关爱,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够更好地构建。
四、结束语
目前班主任与学生关系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和谐或紧张,这不是新课改的失败,而是新课改意识下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是学生主体意识与传统的“师道”之间的矛盾。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学生坦诚相见,多方面的评价学生。将来的师生关系一定是这样的:师生互为朋友,师生互为听众,乐于沟通、善于沟通、平等、理性、科学、和谐。
参考文献
[1]樊明亮.浅析中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构建[J].华夏教师,2016,01,90.
[2]孙殿双.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赤子(上中旬),2016,15: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