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对小学生口语交际总的要求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个目标体现了现代社会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新要求。新课标适应新要求,把听和说整合为一个整体,使听和说的目的性更强,并落实到口语交际上。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一、创设交际情境,激发交际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实践中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只要话题适合,都很有交际的欲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了生动、活泼、有趣的交际环境,营造民主、和谐、融合的交际气氛,让学生产生强烈的交流欲望,乐于交际,善于交流,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只有充分创设交际的环境,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无约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才能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1.关注日常生活,创设交际情境
口语交际是一项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活动,是现代生活必备的生活技能。所以口语交际训练要经常化,应设计多种多样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调动学生生活感知、生活积累,使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说得具体,说得真实,说得有趣,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学生的日常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教师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学生就会感到亲切,乐于表达。比如可设计日常会话、礼貌用语、问路、劝阻、找人、接电话、购物等多种多样的生活情境。对于“购物”,还可以具体设计去“购书中心买书”的情境,去“超市买水果”的情境,去“百货商场买玩具”的情境等等。学生在这些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不仅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而且学会了交易和适应市场经济等生活技能,还丰富了学生生活经验,为“学会生存”奠定了基础。
小学生观察事物往往比较粗略,正像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在大多数情况下,小学生完全不会观察,可以这样认为,他们的眼睛已经不用来看,耳朵不用来听。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他们学会看、听、感觉。”因此,在教低年级小学生说话时,要教会他们观察。直观形象的实物展示,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益于学生观察。如可开展“爱吃的水果”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把自己最喜欢吃的水果带来学校,这样把实物(水果)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个个眼前一亮,随着老师的相机点拨,就会踊跃发言,气氛非常热烈。再如还可开展“夸夸你喜爱的玩具” 口语交际活动,活动中学生会兴趣盎然,争着在同学面前举着自己的玩具,乐陶陶地介绍。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
2.设计主题活动,创设交际情境
古代教育家朱熹说过:教人不见情趣,必不乐学。因此,教师应经常设计一些主题鲜明、有趣的活动,让学生相互间进行交流,使他们能在特定的情境中,围绕主题,无约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同时在与外界接触的过程中,观察、想像及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在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可以带孩子们走出教室去看春天。看春天金灿烂的迎春花,粉嘟嘟的桃花,绿盈盈的草和迎风飘扬的柳条上的小嫩芽。阳光下,花丛中,孩子们尽情地想像着,欢笑着,美好的言语就会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自然风光的熏陶与感染,启发了学生的心智,发展了学生的个性,解除了学生的约束,使他们的言语变得绚丽多彩。最后,还可以请孩子们把春天画下来。同学们对与这些亲眼所见,亲手所画的景物,觉得有话可说、有情可表,从而使口语交际真实、有趣,达到一种较为完美的境界。
3.巧妙布置作业,创设交际情境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一方面,提醒家长重视对孩子进行早期的口语交际训练,做孩子的忠实听众,及时纠正孩子口语的毛病。另一方面,布置一些口语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庭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如,学了《小熊住山洞》后,可请孩子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和他们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母亲节到了,可让孩子做张爱心卡,并说几句祝福的话给妈妈听。班级新转来一位小朋友,可让孩子把他介绍给爸爸妈妈认识。这样的作业,学生乐做,又感兴趣,更重要的是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
二、深入发掘教材,拓展交际空间
课文是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和扩展知识的好范例。除此之外,课文还应成为学生说话的内容,是培养和提高口语交际的好“教材”。教师要很好地活用这一源泉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服务。教师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得深入发掘教材,对课文内容进行创新性的扩展和延伸。如:课文《新型玻璃》,这是一篇说明性的课文,主要介绍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教师在让学生理解文意、写作方法和进行必要的作业训练之外,就觉得没有可以利用了。其实不然,笔者教学这篇课文时就进行了这样的延伸:“同学们,如果你是新型玻璃厂的专职推销员,你怎样向顾客介绍‘新型玻璃’呢?”一会儿,学生兴味盎然,纷纷要求扮演“推销员”。笔者趁机让学生进行讨论,适当指导。然后,让学生逐个上讲台介绍。其中,一位学生是这样介绍的:“各位顾客,你们好!欢迎你们到新型玻璃厂来参观。我是推销员小王,希望通过我的介绍能让大家比较清楚地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下面我先向大家介绍第一种新型的夹丝网防盗玻璃,这种玻璃里面有一层极细的金属丝网,金属线网接通电源,跟自动报警器相连。罪犯划破玻璃,碰着了金属丝网,警报就响起来了,真是很棒,省了安装报警的费用。这种玻璃博物馆可以采用,银行可以采用,珠宝店可以采用,存放重要图纸、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我的介绍完了,谢谢大家!欢迎大家选购,我们有一流的服务,希望我们合作愉快!”其余的学生都聚精会神地倾听并且还以商人的身份与销售员签约合同。从学生洋洋得意、头头是道的介绍中,我们可以完全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以及语言交际能力的水平。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让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在丰富、有趣、活泼的教学活动中得到指导、训练、学习、提高。在各个年级的教材里,类似这样的课文还有很多,我们教师都可以进行类似的创新。如教学:《黄山奇石》,可以让学生扮演导游逐个介绍黄山的各处景点;教学《蛇与庄稼》,可以让学生充当农技员向农民介绍有关的知识;教学《詹天佑》,可以让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扮演詹天佑在会议上向各位工程师和同事讲述自己的施工方案,且接受同事的质询等等。只要教师在思想上树立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观念,深入发掘教材,找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切入点,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创造性地说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一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三、组织实践活动,强化交际训练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大量的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因此,除了通过课堂教学加强口语交际训练外,还需要引导、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例如:①考察活动。组织参观、访问、调查等活动。每次活动前,教师都要和学生一起商议如何把口语交际渗透在这些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需求,从学生讨论中再提出要求,学生乐于接受,能主动积极在参观访问活动中与周围的人进行口语交际,并把交际延伸到活动后的主题班队会活动中。②体验活动。如:走进超市购物、到菜场买菜、绿色小天使、走进演播室等,学生在这些体验活动中深入生活,接触社会,学会和各种人进行交际,这些社会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口语交际的丰富空间及展示交际才华的多彩舞台,也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进行的交际活动打下基础,从而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
总之,在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为跟随课程改革的步伐,口语交际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语文教师,只有不断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多联系生活实际,多提供交际的机会,勤拓展交际的渠道,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时也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