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职业素质提升路径探讨

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职业素质提升路径探讨

作 者:朱 笋 (河南省信阳市息县图书馆 464300)

摘   要: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关系着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网络信息资源迅猛发展的今天,提升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是图书资料管理建设的需要,也是推进图书资料管理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将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职业素质的提升作为探讨对象,阐述了提升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职业素质的必要性,分析了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职业素质现状,提出了提升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职业素质的路径。
关键词: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职业素质;优化

当今时代是高科技发达的时代。新的时代背景、新的科学技术,为图书资料管理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发展的新契机,但也对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带来了新的挑战。图书资料管理员作为图书馆的重要管理人员,对图书馆未来的发展和对社会的贡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图书馆的未来发展与建设主要靠图书资料管理人员来鼎力相助与配合,因此,提升他们的职业素质显得极为重要。就目前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职业素质的现状来看,仍存在着一些弊端,图书馆要想充分发挥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有作用,就必须从根本出发,切实提高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提升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职业素质的必要性
1.1网络服务模式的需要
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网络公共资源和数据被规范有序地共享着,这已经成为当前图书管理工作的主要趋势。在一个现代化的图书馆里,利用网络,可以轻松地检索网络数据中的馆藏书目,进行知识导航、咨询参考、网上远程授课和培训等工作,也可以通过网络的辅助进行文本或视频的阅读和查询,利用网络技术,将图书馆有限的数据资料联络成一个庞大而规范有序的知识体系,更加方便读者有目的地阅读,进而实现有限馆藏数据资源的无限服务。这就要求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网络组织管理能力、综合能力、研究能力和适应社会需求的各项职业技能,以适应当今时代不同读者差异性和个性化的不同需求。
1.2公众服务模式的需要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深化和实现,城乡图书资源共享的局面也在逐步完善,这就更加要求图书馆的服务体系也要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城乡图书资源共享局面的实现不仅要求在公共设施的建立( 城乡图书馆) ,更要求图书资料管理工作要做好理念建设、制度建设、服务模式、内部管理、社会合作等方面工作,在硬件设施和软性服务体系上两方面拓展,从而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逐步构建令读者轻松、愉悦、自由的图书阅读环境。这亦要求图书资料管理人员提升职业素质,以应对公众服务模式的需要。
 1.3图书馆事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图书馆一直是社会信息、人文知识、文学名著储存和扩散的重要机构之一,它在古代产生一直延续到现在,已存在数千年。但近些年,随着网络和现代化通信技术的普及,人们可以轻松方便地获得信息,正因如此,图书馆的功能不断被削弱,社会地位也在不断下降。要想重振图书馆事业,必须在引进先进的技术的同时,提升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提高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管理人员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强化自身技能,才能适应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求。
1.4图书馆形象维护的需要
图书馆是信息资源的集结之地,是知识的海洋圣地,它是知识文化与文明的窗口。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对于图书馆的发展与建设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图书馆未来建设的好坏与发展是否顺利直接取决于图书资料管人员职业素质的好坏。可以说,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职业素质提升的好坏,直接体现了图书馆形象的好坏。作为图书馆资料的管理者,其职业素质是体现图书馆形象的一个缩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读者会通过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的好坏来评价一个图书馆的好坏,甚至用来推断图书馆是否有未来的发展潜力。因此,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必须不断强化与提高,才能让图书馆在现代社会中立足。
二、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职业素质现状
2.1 职业感弱化,缺乏敬业精神
在传统思想理念的影响之下,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更多强调以藏书管理为主体,弱化了主动服务意识的培养。因循守旧的工作模式,职业的社会认可感不强,逐渐弱化了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职业感,工作消极怠慢、缺乏敬业精神。工作简单、枯燥,表现出“重管轻用”的工作状态。工作的竞争性不强、压力不大等工作现状,让很大部分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在思想上形成了安于现状的消极情绪,敬业精神的欠缺无疑对图书资料管理事业的发展带来直接影响。
2.2知识能力滞后,落后于社会发展需求
在新的历史时期,图书资料管理的工作环境、时代背景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仅强调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在职业精神上要保持端正的思想态度,在知识能力上也有了更高要求。 当前,图书资料管理队伍普遍存在“学历低、知识水平不足”的现实问题。一部分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并非科班出身,而是基于工作需要,半路出家从事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对于一些计算机等高科技的应用掌握的不是很熟练,没有经过专业的图书馆学、档案学以及计算机学等相关知识的训练,专业知识欠缺、职业认同感缺乏,这都显然无法满足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发展要求,滞后于社会文化建设的发展步伐。
2.3再教育不足,管理工作缺乏创新意识
再教育是提高职业能力、提升职业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再教育的不足,对于提升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图书资料管理队伍建设不到位,专业化的高素质队伍比较缺乏,工作按部就班,墨守成规的工作态度,不利于图书资料管理事业的发展;其次,工作中的创新意识比较薄弱,处于被动工作状态的管理模式,显然无法依托创新驱动优化图书资料的服务管理。
三、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职业素质提升路径
3.1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图书馆未来的发展与建设,要加强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教育,从而增强他们的服务精神。在工作中提倡他们多参加一些有助于提升职业道德素养的活动。例如,参加整顿工作作风、政治学习活动等等,通过这样的活动,才能在工作中树立为读者服务的理念,才能想读者所想,急读者所急,工作中能积极主动,不互相攀比,全心全意的为工作着想。同时,在学习道德职业素养教育活动中,还要增强他们的微笑服务、讲文明、工作热情等,要求每一位图书资料管理人员都要站在读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尽量满足读者的需求,始终保持图书资料管理人员与读者之间的愉悦感。
3.2 强化事业心
无论从事什么行业,工作人员对自己的工作具有热情,有明确的追求,才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来。图书资料管理人员事业心的强弱,对于其工作质量高低有着直接的影响。要成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图书资料管理人员,需要具有强大的事业心,具有工作责任心,正确认识自己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管理者需要引导图书资料管理人员正确认识与评价自己的资料管理工作,将个人发展与图书馆的整体发展进行联系,把工作视为毕生事业认真对待。强化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事业心,有助于图书资料管理者认真对待工作,有助于提高其职业素质,实现工作质量的提高。
3.3提高技能水平
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是优化其职业素质的有效途径,它是图书馆资料管理人员职业素质的重要基础。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职业技能就是对各项信息、资源、资料进行搜集、处理,然后根据用户和读者的需求进行有选择性的服务。在新的时代环境之下,图书资料管理逐步朝着信息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强调管理人员应具备与时俱进的业务能力,才能更好地胜任工作岗位。因此,要抓好职业教育培训这一提升路径,通过专业能力知识的再教育,及时弥补专业知识的不足;通过计算机、信息化等方面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能力,更好地满足当前的工作要求;建立学术交流机制,让管理人员走出去、又走进来,不断地丰富与提高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实现图书资料管理事业的创新性发展。
3.4提升文化素养和信息意识
一方面,一个好的图书资料管理人员,首先必备的就是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掌握专业的知识文化是做好此项工作的前提条件之一。图书馆资料管理工作是一门具有多学科性质的工作,而当今的社会又是一个多元化发展的社会,因此在服务读者的过程中承担的角色需要不同的转变。面对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只有具备丰厚的文化知识,才能承担起这个载体,所以说,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必须深厚,在服务读者的过程中才能有针对性。另一方面,具备极强的信息意识。图书馆是文化、科学知识集结的圣地,在科技信息发达的今天,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必须掌握并具备较强的信息意识,才能更好地体现服务效果。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图书资料管理人员文化素养和信息意识的高低,良好的素质、广泛的知识、丰富的经验、优良的专业技术是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必备的条件。一个优秀的图书资料管理人员不仅需要熟练掌握图书资料管理的业务技术,还必须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在知识方面,要见多识广;在能力方面,要做到一专多能。
3.5提升驾驭语言的能力
互联网技术的使用,要求图书管理员应具有一定的驾驭语言的能力,包括网络语言和英语的应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对网上信息进行分类标引,准确地辨别信息的价值,并知晓到什么地方,以何种检索手段获取所需信息。
3.6强化创新意识
一个优秀的图书资料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高尚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较强的业务能力,而且还要具备技术上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同时也是一个人不断进步的前提,图书资料管理人员也是如此,在图书资料管理技能上不断创新,不仅能提高自我的工作效率,而且也加快了整个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进步。作为最基层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人员,如何创新出更快捷、更方便、更准确的服务读者的方式,提升图书资料管理的专业技能,是其工作的首要职责。特别是网络时代对信息更换的加速,就要求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要主动完成信息获取能力的自我培养,除了应有的图书资料管理的专业知识,还应积极主动地涉猎新的知识和技能,并勇于创新,将最先进的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应用到现代化图书资料管理过程之中。
3.7树立形象意识
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形象意识树立是提升其职业素质的首要前提,也是提升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自身形象的关键所在。图书资料管理人员是为广大读者群服务的,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仪容仪表、服务态度、技术水平、职业道德、文化素养等都是会在读者面前产生映象的,它直接影响了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形象。所以要求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要树立一定的形象意识,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采取措施针对自身的仪容仪表、服务态度等进行有效改进,建立良好的形象,以优化综合的职业素质,形成良好的图书资料管理氛围。
结语
总而言之,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提升对当今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合格的图书资料管理者,要认识到职业素质提升的必要性,全面把握职业素质提升的重要性和意义,并结合图书资料管理的实际情况,将自身的职业素质提升到一定的层次,进而为现代社会提供更为优质的图书馆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倩.信息时代如何提高图书管理员的素质和技能[j]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3(4).
[2]刘香琴.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职业素质优化路径分析[j].办公室业务,2015(2).
[3]赵静.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路径探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5).
[4]侯进.如何提高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素质[j].黑龙江科学,2016(8).
[5]徐晶.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素质的分析和研究[j]. “决策论坛——经营管理决策的应用与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