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指出:“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习近平同志这一重要论述,高屋建瓴,寓意深远。这深刻说明了,搞好党的作风建设,切实解决党的作风问题,进一步改进和维护党的形象,关系到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样,各行各业特别是“窗口”行业都是直接与人民群众打交道、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窗口形象至关重要。它与工作作风有着密切的关系,共同塑造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因此,作为窗口行业,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新形势下,就更加需要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和窗口形象。这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客观要求,是现实对我们提出的严峻课题,也是人民群众对我们寄予的殷切希望。
一、工作作风与窗口形象是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
工作作风是指某一职业的人员在职业活动中所表现的一贯态度和言行。优良的工作作风,不仅能促进职业活动目的顺利实现,而且还能感召和鼓舞人们团结奋斗、与时俱进。工作作风是无形的,但又是可以品味评判的,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外在反映,是每个工作人员自身作风的凝聚。窗口形象是直观的,但内涵是无限丰富的,既是广大干部职工群体形象的集合和升华,也蕴涵着人民群众对我们工作作风的认识、评价和期望。
工作作风是窗口形象的基础和前提,窗口形象是工作作风的具体体现。它们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有什么样的工作作风,就会有什么样的窗口形象。同时,良好的窗口形象又能鼓舞和鞭策工作人员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塑造更加良好的窗口形象。
就窗口行业来说,工作作风与窗口形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决定着我们的事业的兴衰存亡。优良的工作作风是制定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保证,还直接影响着我们能否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决定着人心的向背。要使人民群众信任我们、拥护我们,就必须有好的作风,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二、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窗口形象是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
从国际形势来看,全球经济一体化、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都对我们的作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和窗口形象。如果一个人对作风问题、形象问题漠然视之,认为与己无关,这是政治上的麻木;而怨天尤人、丧失信心,就是政治上的动摇;至于那些肆意败坏作风与形象的人,那更是政治上的背叛。改进作风,维护形象,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的重大政治责任,是优化经济环境、提高自身素质的必然要求。
从我国改革发展的现实来看,我们的作风建设还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近年来,?我国改革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复杂,已进入攻坚阶段。不可否认,十八大以来我们在不断加强作风建设并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比较突出的问题依然存在,从建国初期的刘青山、张子善,到薄熙来、令计划、徐才厚、周永康,到现在还不时有“老虎”落马,少数干部腐化堕落,由功臣变为罪犯,由公仆变为公敌,不正是从作风上被打开缺口,进而蜕化变质的吗?现实中也有不少同志因工作作风不正,做事只图虚名、务虚功;不作为、不担当;遇到问题绕着走、碰到矛盾躲着走、看见难点低头走,这些现象不仅导致了个人形象不佳,而且损害了整体的声誉和形象。所有这些,如果长此以往,我们又怎么能指望工作作风从根本上得到好转呢?其实,细微之处最能显示一个人的灵魂,细节决定成败,许多人犯错误,都是始于小节、小事,我们应该以此为戒,做到慎微、慎独,警钟长鸣,始终保持良好的作风和形象。
从我们窗口行业的性质和任务来看,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窗口形象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作为窗口单位,窗口的形象如何,与每个工作人员的作风密不可分的,工作人员的言行都不同程度地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十八大以来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要求越来越严,以前某些窗口行业存在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得到了改善,但随之又产生了某些部门门好进、脸好看,但事却更难办的现象,还美其名曰依法依规依程序办事,故意刁难群众、工作质量差的问题。还有的同志对作风不正、形象不佳问题说起来义愤填膺,做起来无动于衷,对别人马列主义,对自己自由主义,这些工作作风上的问题,势必影响我们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势必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与威信,必须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三、改进工作作风、树立窗口形象要在四个“必须”上下功夫
改进工作作风,树立窗口形象,必须以党中央颁布的“八项规定”作为行动指南, 一定要认真对照检查我们的工作和作风,符合的就毫不动摇地坚持,不符合的就勇于纠正,使我们的工作作风得到切实改进,自觉为群众服务、对群众负责、受群众监督。
改进工作作风,树立窗口形象,必须痛下决心,狠煞歪风,切实解决在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目前,群众反映最大的两个问题,一是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二是官僚主义,高高在上。这两股歪风,已成为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温床,是我们党的祸害,也是我们工作中的祸害。坚决煞住和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直接关系党群、干群关系,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推进。要努力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创造性地做好工作,想群众之所虑,急群众之所难,谋群众之所求,扎扎实实地解决好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和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种紧迫问题,以改进工作作风的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改进工作作风,树立窗口形象,必须从领导干部做起,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能否改进我们的作风,关键在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务实的作风,力戒虚名、漂浮、空谈和“形式”,注重实际、实践、实干和实效。作风不扎实,其结果是抓工作只追求轰动效应,有哗众取宠之心,无实事求是之意。我们在工作中要注重实际,调查研究,这也是代表和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也要求我们想问题、抓工作、办事情,多考虑群众需要不需要;定计划、交任务、提要求,多考虑群众同意不同意。凡事只有脚踏实地、老老实实地去做,面对群众许多需要解决的难题,多办实事、办好实事,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只有这样,才能将“实”字贯穿工作的始终,做一名实干家,才能真正把为人民谋利益落到实处,不至于成为“空谈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改进工作作风,树立窗口形象,还必须在完善和落实制度上下功夫。改进工作作风,从根本上来说,要靠制度和制度的严格落实来保障,有时制度的不执行比没有制度危害性更大。要严格落实“两个责任”,以便更有效地防止和纠正各种不良作风,对因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等“四风”问题造成严重危害和影响的人和事,必须严肃处理,追究相关领导和责任人的党纪、政纪和法律责任。同时,要始终坚持政务公开、行风评议和作风整顿,这是纠正行业不正之风、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治本措施。要进一步推行办事制度的公开、增强办事制度和办事程序的透明度,防止工作中拖、卡、压等情况的发生,从而促使办事人员的工作作风得到切实的改进,窗口形象得到有力的维护。
事实告诉我们,作风建设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又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工作,我们永远在路上,必须下大力气抓紧抓好,把中央“八项规定”要求落到实处,大力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增强窗口意识,牢记宗旨,消除安于现状、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思想,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的、实践的、发展的观点,从严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为树立良好的窗口形象增光添彩。好作风、好形象犹如鲜明的旗帜,能产生无穷的创造力,形成巨大的凝聚力,造就无坚不摧的战斗力,只有这样,群众才能更加信任我们,我们的事业才能更加兴旺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