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从不同方面,对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通信原理;教学改革
通信原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基础课,是通信工程等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必修课,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我校通信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开展,对通信原理课程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一、重视通信原理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地位,把握教学内容
通信原理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也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在强调通信原理专业基础地位的同时,好好把握相关的教学内容,而不只是局限于教授教材的内容。
通信技术分四大部分:传输、复用、交换和网络,其中传输和复用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技术,它解决的是点到点之间的通信问题。而通信原理课程讲的就是传输和复用这两大问题,因此,通信原理对信息类的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一门课程。首先,它要用到如电路、模电、数电、信号与系统、高频、锁相技术等前修课程的结论,并对相关知识进行延伸和应用,同时它又要为后续的移动通信、光纤通信、3G/4G通信、交换技术、计算机通信网等课程提供理论基础。可以说,通信原理在通信工程等专业课程体系当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跟其他课程的联系非常紧密,值得重视。
教学内容方面,应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当前通信系统的热点和发展趋势,注意介绍较新的知识、新的概念、新的方法和新的技术。同时多关注通信行业发展情况,多跟通信行业的企业和从业人员接触,听取他们反馈的专业信息和就业需求,使课程的教学能更好地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在教学中还应该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概念,应该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使学生对通信原理课程有很大的兴趣,促进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二、重视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建立科学的考核方法
目前的考核方式: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的60%,平时成绩15%,实验成绩10%,期中考试15%。其中平时成绩主要用来考勤;期中考试基本以一次随堂测验为主,甚至用作业替代,如果是小学期授课,不进行期中考试;实验环节很重要,一般安排8到10个实验,但遗憾的是,实验成绩只占总评成绩的10%,而且实验成绩是根据实验报告的平均成绩来,并不是实验的测试成绩。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课堂教学,而没有抓好课外。课堂之外,学生的预习环节有没有,复习巩固环节执行的如何,都是未知数。当然,因为要存档,作业学生都会交,但是,作业到底是如何完成的,就不好说了,毕竟现在的复习资料、指导书太多太全,况且还有强大的网络做后盾,完成作业简直就是分分钟的事情,还可以完全不经过大脑。课堂教学,存在满堂灌现象,因为随着智能手机的全面普及,随着各种APP的功能升级,越来越多的学生,被手机所吸引,甚至产生了手机依赖症,导致人在课堂,心系手机,老师讲的什么,一脸茫然,加之我们目前都是合班上课,人多干扰大不能顾及每个人,坐在后面几排的,存在听不清看不清的现象,这些因素或多或少地导致无法进行良好的课堂互动,影响教学效果。
要想提高教学效果,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都动起来,都能好好地进行学习,我认为我们应该重视学习的整个过程,从单班上课到教室布置手机袋、从课堂到实验、从作业到考试,各个教学环节都应该好好地抓起来。要想得到预期的效果,我认为应该有一套科学的考核方法:注重学习过程的考核,淡化期末考试,把考核和培养过程紧密结合起来,避免临时抱佛脚。考核可以包含闭卷考试、开卷考试、课堂测试、实验测试、纪律考核、作业考查或写小论文,通过全程考核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是逼迫一些不喜欢学习的学生来学习,进而全面考核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提高学习效果。
在具体实施中,首先,保证单班上课,减少课堂人数,降低滥竽充数的概率,同时建议每个教室都由学校统一配备手机袋,上课之前,手机入袋,排除杂念。其次,调整总评成绩的构成比例,如平时成绩比例提高到40%左右,实验成绩比例提高到20%左右,期末考试占40%左右。平时成绩中,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学生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答辩、随堂小测验、课堂纪律、作业完成情况等活动的考核,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促使学生必须进行相关的思考,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课堂教学效果。实验考核,结合平时实验态度、实验动手情况、实验结果、实验分析、实验报告评定成绩,甚至是安排一次实验测试,进行综合考核。
三、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通信原理课程,既讲究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求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通信原理的教学过程,应该是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辅相成。理论指导实验,实验验证理论,并通过实验,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相关理论,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实验内容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
在实验投入方面,2015年底更新了通信原理实验室,淘汰了使用十年之久的老旧实验箱,新购了一批模块化、可以进行二次开发的新实验箱。随着新实验箱投入使用,相信以后学生可以更好的进行相关实验,提升实验能力。
基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实验室还有其他课程实验设备和实验安排,对于因各种原因需要补做实验,或是想加强实验的学生,建议在实验室之外,建立开放的专业实验室,把通信专业各课程的各种实验设备都放几套进来,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同学有条件进行通信专业相关课程的综合性实验、开发性实验、拓展性实验,提高他们的实验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设计能力和专业实验素养,也可以让未完成实验的同学有机会补做实验,从而提高所有学生的实验能力。
然而,固定的实验箱毕竟能力有限,开出的实验项目少,而且电路、参数大多固定,不能完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验需求。因此,在固有实验箱之外,建议建立虚拟实验室,通过强大的仿真软件,来完成仿真实验。鉴于实验室的电脑都是现成的,学生个人也都有电脑,因此把通信原理实验模块用Matlab/Simulink等软件进行建模、仿真,投入的成本并不大。既可以上课的时候进行实验结果的展示,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点,又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实验,如自行设计实验内容、设置不同的参数看不同的实验结果等,全面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让师生多跟企业、通信行业从业人员联系,到企业参观学习、实地考察,增加对相关知识的感知,提高学习兴趣。
四、结束语
通信原理是通信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的讲授与学习,对后续课程有重要影响,该课程的讲授与学习方法,至关重要,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
基金项目:
九江学院校级教改课题(编号8400074),九江学院校级课题(编号8500225)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李晓妮,女,江西九江学院电子工程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工程,软件开发